环卫工作者王海霞16岁拿起扫帚一握23年 |
给女儿做顿饭夙愿难圆 |
|
|
|
王海霞在认真地修剪冬青。 |
|

|
|
无论酷暑或严寒,在兴华路、繁荣路、人民路、府前街等路段,都有一个挥舞着扫帚、奋力清扫着路面的身影,豆大的汗珠顺着刘海一直往下滴,也未伸手擦一下,棉袄湿透了,也未换一件,她就是诸城环卫清洁工人——王海霞。 勤奋努力的她有着强大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她曾先后被评为诸城市劳动模范和潍坊市劳动模范。9月5日,记者来到岔道口公园采访了正在忙碌工作的王海霞。 经历 初入行觉丢人低头扫街 初见王海霞,高大的身材,爽朗的笑容给人一种真诚的亲切感,她放下手头的工作与记者攀谈起来。 王海霞告诉记者,她1974年出生在舜王街道,家中排行老三,还有两个姐姐,1990年初中毕业后,年仅16岁的她就来到环卫处做起了环卫清洁工人。“我参加环卫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她自豪地说。 在那样一个花季的年龄,拿着扫帚满大街的扫,不光辛苦,在别人看来更是“没面子”。王海霞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我都低着头扫地,怕碰到熟人。那个时候村民都早起赶山,都用牛马拉着车子,路上就有很多的牛粪马粪。我当时就怕碰到村里人,让人家一看我在这扫地,而且还扫着臭烘烘的牛粪,多丢人。”在人来人往中,低着头扫了一个月的大街的王海霞突然想通了:“这有什么好丢人的,我又不是偷又不是抢,诚实劳动不丢人。从此以后,我就抬着头,昂首阔步地扫大街。”幽默开朗的王海霞骨子里透着股坚韧劲儿。 夏天,凌晨4点半就得出来打扫道路;冬天,天还没亮,当大多人还沉浸在温暖的被窝时,她就已经拿起扫帚开始工作了,凛冽的西北风呼啸着灌进她的衣服,她从来没有过一次抱怨或是偷懒。 后来从事管理工作的王海霞也一直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除了做好管理工作外,有时也与环卫工人一起打扫卫生。“记得有一年冬天,天下着大雪,还夹着雨水,为尽快疏通道路,我就跟去铲雪,身上雪水汗水一块流,把棉袄都湿透了,一挤都能挤出水来。”王海霞说沿街门店的老板看了不忍心,主动提出给她烘干棉袄。 现在主要负责管理岔道口公园环卫保洁的王海霞,时常与工作人员一起修整公园,坚守“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工作信念,为市民呈现一个美丽轻松的休闲场所。 敬业 一心扑在工作上,顾不上家庭 王海霞在环卫工作上一干就是23个年头,尽职负责的她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当中,而对于自己的家庭和女儿,却顾及的很少。 在创建卫生城市期间,王海霞为了工作都患上了忧郁症。由于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王海霞每天晚上都辗转难眠。王海霞曾先后到市区两家医院看过病,并吃了九十多副汤药,服了近三个月的安神药。 如今,诸城市面临争创园林绿化城市,王海霞更是没日没夜的坚守在工作岗位的第一线。虽然有自己的办公室,但是王海霞却极少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不是在指导环卫工人工作,就是奔劳在公园中扫地除草,忙碌的工作一直未停歇过。 “孩子今年上初二了,十几岁了我都没怎么照顾过她,多数是她爸爸在照看。”王海霞面带愧疚的对记者说。女儿很小的时候,为了不耽误工作,她便让姐姐把女儿抱到路上,蹲在路边给孩子喂奶。后来,从事管理工作了,为了督促环卫工人按时到岗,王海霞总是提前十分钟到岗,中午查岗一查就得一个半小时,时常得到午后两点才能吃上午饭。因此,给女儿做顿饭、陪女儿吃顿饭更是难圆的夙愿。今年年初,一场大雪降临,女儿耐不住严寒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女儿非常渴望妈妈能陪在身边,但是为了清除路面积雪,让更多的人出行方便,王海霞虽心有不忍,却硬是狠下心,毅然决然地奔向了工作。 王海霞告诉记者:“人干一份工作久了,就不想离开这个岗位,就更有感情。”“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理念让她倾注了23年最美的青春年华,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为了让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加优美,王海霞舍弃了小家,奉献了大家。 心态 荣誉是肯定,批评让干劲儿更足 正是因为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她的成绩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她的付出感动了其所负责清扫的街道两边的沿街门店工作人员和市民。王海霞曾获得过不少的荣誉:1996年被市政府授予“环卫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诸城市城管局授予“十佳标兵”称号;紧接着2007年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8年诸城市人民政府又授予她“诸城市劳动模范”称号;2013年4月底,她的先进事迹脱颖而出,被评了为“潍坊市劳动模范”。 现在的王海霞在当地已是一名“劳动名人”,然而她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荣誉称号而沾沾自喜过,只是把它们当成是对自己辛勤工作的一种肯定与见证。对于王海霞来说,她看中的不是头上的“名”,而是身体力行的“劳”。褪去身上耀眼的荣誉光环,她依然还是当初那个一心为公、尽职尽责的普通环卫人员。 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王海霞颇有感触地说:“那时候如果工作稍有差错就会挨批,我都是把别人的批评看作是自己前进的动力,越是受到批评,我的干劲儿越足。”王海霞并不认为受批评是一件“丢人”的事,她总把它看作是自己不断奋斗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提高。她这样告诉记者:“批评是好事,说明你还有进步的空间。” 沿街门店一位老板曾这样称赞23年来兢兢业业如一日的王海霞:“她这个劳模是真真实实干出来的,她是位真正的劳动模范。”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岳锡玉 实习生 张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