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以房养老”有望明年推行
2013年09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房养老”有望明年推行
◎国务院明确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今年年底试点“以房养老”,另外提出“医养结合”任务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一届政府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采取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填补服务业发展“短板”、拉动消费、扩大就业的一举多得之策。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促养老服务业发展
  中国政府网13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意见明确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六项主要任务: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解决民办机构难题
  “政策一大堆,落实难到位”,是不少民资养老机构在创立、运行中面临的窘境。民资介入养老机构不但饱受土地难寻的困扰,中央和地方都有明文规定的水、电、煤、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也难见落实。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国务院此次出台的意见,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的土地、税收、补贴等关键要素上都实现了突破。
  在缓解“用地难”方面,意见还责成国土资源部尽快“制定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土地政策”。对于如何避免企业利用优惠的土地政策“以办养老为名、行房地产之实”,詹成付表示,民政部正在与国土资源部制定相关政策,防止此类情况发生。
探索“公建民营”之路
  在目前现有的全国4万多家社会养老机构中,公办养老机构约有3.15万家,约占养老机构总数的75%。然而,不少公办养老机构效率较低,管理不善,亟待改革。
  此次出台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积极稳妥地把专门面向社会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床位应逐步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管理运营,积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
  根据意见,各地公办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要实用适用,避免铺张豪华。
亮点
“以房养老”试点明年初出台政策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表示,《意见》的首个亮点就是提出了要完善养老服务业的投融资政策。《意见》指出“金融机构要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的信贷需求……逐步放宽限制,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以房养老”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在国外较为普遍,但在国内发展还刚刚起步。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相当于老年人将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从金融机构领取养老费用。
  詹成付表示,这次《意见》以试点形式写了进来,对于老年人、对于保险公司都是利好消息,如果试点成功的话,对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资金问题、盘活已有房屋资源、扩大保险公司业务都有积极意义。詹成付透露,关于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等问题,计划于2014年1季度出台具体措施。今年年底前,会选择一些省市进行试点。
“医养结合”解决老年人就医难题
  《意见》中提出的几大主要任务中,备受关注的“医养结合”成为第六大任务。
  《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卫生管理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
  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同时,“完善医保报销制度,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
◎新闻背景
养老服务市场 蕴藏“朝阳”前景
  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在2013年底突破2亿,但另一方面,截至2012年底,我国建成的各类老年服务机构为4.4万个,拥有床位416.5万张。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
  供需悬殊的现状,预示“夕阳”市场蕴藏着“朝阳”前景。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王素英介绍说,到2020年,我国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将显著提升,每千名老年人养老机构床位数将达到35张至40张,养老服务设施将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乡镇和60%以上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就业岗位将超过1000万个,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由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编写的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根据推算,居家养老服务业中上门做家务和“老年饭桌”的年销售额有望分别由2015年的992亿元和645亿元,增加到2050年的3261亿元和2121亿元。
  王素英表示,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报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报道
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意见明确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意见确定主要任务:
(一)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
(二)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三)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
(四)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
(五)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
(六)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