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老汉说来讨工钱,谁认识他
◎事发北宫西街与清平路交叉口附近 ◎老人当场身亡,小孩受了惊吓
2013年09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汉说来讨工钱,谁认识他
  目前暂住在市救助管理站的李义光。



◎老家聊城的李义光在城区的一家养鸭场看大门一年多 ◎称老板少给一半工钱于是回来讨要,却不知具体位置
  老家聊城今年68岁的李义光在潍坊城区的一家养鸭场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应得工钱一万多元,但他表示老板只给了5000多元,于是回潍坊讨要工钱,却不慎丢了手机,由于他根本不记得工作过的养鸭场的路,如今被民警护送到了市救助管理站暂住。
在城区打工想返乡治眼病,到家后发现工钱少发一半
  9月14日上午,记者在潍坊市救助管理站见到了李义光。据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9月13日晚8时许,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宝通街派出所的民警将其送到市救助管理站进行求助。“当时老人看上去精神疲惫,表情非常焦急。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我们给他拿来了吃的和水,等他吃完后再交流。”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李义光今年68岁,老家是聊城市冠县贾镇刘家岭上村。李义光告诉记者,自从女儿出嫁后,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为了维持生计,他开始到处打工,先后去过济南、东营等地。由于自己老实能干,老板对他都不错,每次干完活,都准时结清工钱,并给他买上返乡的车票。正因为如此,每次老板给了他钱后,他从来不数,但每次都不差一分钱。
  一年多前,李义光再次来潍坊城区打工,刚下车就被一个介绍工作的人给拉到了一家养鸭场。跟养鸭场的老板商量后,他干起了看大门的活,每月工资一千元。
  李义光跟记者说,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的视力越来越模糊,就想回家看看病,跟老板提出了辞职。老板给了他一沓钱,他以为给够了工钱,跟往常一样没数就装进口袋坐车返回了聊城老家。可回家后才发现,一沓钱只有5000多元,还有一半工钱没给。因为走的时候没留老板的电话,他只好又坐车来潍坊讨要剩下的工钱。
回来讨工钱却丢了手机,不知养鸭场的路暂住救助站
  来到潍坊后,李义光打算乘车去找养鸭场,可一摸口袋却发现自己的手机和钱全都没了。身上没有钱,只能徒步去找打工的养鸭场。李义光说:“由于当时的工作就是看大门,平常我基本不出门,也不知道工作的地方是哪里,凭着自己的印象,转了一天,什么也没找到。”
  李义光告诉记者,没找到养鸭场,身上又没有钱,又累又饿的他只能露宿街头。幸好路边有一家人看他可怜,问了他情况后让他到家里吃了饭,然后报了警,后来他就被派出所的民警送到了市救助管理站。
  记者看到,李义光的右眼已出现了变形。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询问过李义光的意见,但他不愿意回家,还是想继续去找老板要工钱。“为帮助他,我们也跟他沟通,让他想想打工的养鸭场有没有什么名称,或者附近有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可是他只知道大门口是一条刚修的路。当时坐车去养鸭场时是往北走的,坐了大约半小时。”工作人员说,他们又尝试着引导李义光回忆老板的电话,但他说的号码打过去是空号。“我们想帮他联系家人,但手机号码都在丢失的手机里,他自己也记不住。”
  “假如有市民认识李义光,或知道他所说的养鸭场在哪个位置,希望能联系我们,一起帮他讨回工资帮他回家。”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呼吁。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本报见习记者 刘梅花 本报通讯员 樊东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