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下次给“老妈”带轮椅来
跟朋友KTV里唱歌 趁黑偷两部苹果手机
2013年09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余名鸢都义工昨看望杨福兰老人,送去中秋祝福
下次给“老妈”带轮椅来
  鸢都义工给“老妈”(右二)送去月饼及礼物。本报记者 张驰



  本报9月5日以《家有亲娘又捡了个“老妈”,这一伺候就是24年》为题报道了上世纪80年代,寒亭马占浩夫妇收养了村中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人一事。不少爱心市民纷纷前往马占浩夫妇家中慰问帮扶。9月17日,鸢都义工十余人带着中秋礼品来到了寒亭街道隅里村,将中秋的问候送到90岁“老妈”杨福兰的身边。

给“老妈”送中秋礼品
  9月17日上午9时许,记者随同鸢都义工来到了寒亭区寒亭街道隅里村马占浩夫妇家中,“老妈”杨福兰正在屋里休息。“老妈,她们是来看你的。”马占浩妻子张希华对杨福兰说道。
  看着桌子上义工们带来的山鸡蛋、水果、月饼等,“老妈”眼中流露出感动。义工常东玲坐在“老妈”身边,轻轻握着她的手。“老妈”笑着和义工们拉起呱。
  “这月饼很软,老人应该能咬动。”义工们打开带来的月饼,端到“老妈”面前,喂她吃月饼。看着精美的月饼,“老妈”的眼角湿润了。
  看到义工们亲切地围在“老妈”身边,和“老妈”聊天说话,马占浩夫妇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老妈,你要使劲活,你看,这么多人都关心着你。”马占浩向“老妈”说道。
  90岁的“老妈”耳朵已有点聋,义工们和她说话,都是马占浩夫妇进行二次转达。“我们说话她基本都懂,她根据口型就大体知道我们在说什么。”张希华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老妈”和亲娘健健康康的。“老人身体健康,比什么都好。”
帮助他人感到很充实
  看着“老妈”颤抖的双手和弯曲的后背,义工们表示:“下次来的时候给咱‘老妈’带个轮椅过来。”
  一些义工走到院子里帮忙打扫起卫生。“马占浩夫妇是好人,把老人照顾得这么好,换作其他人,恐怕很难有毅力坚持这么多年。”“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看到他们在一起,也知道为什么老人不愿去敬老院了。”“好人有好报,将来马占浩的孩子们也会像他们照顾老人一样去照顾马占浩夫妇的。”……前来看望“老妈”的义工们纷纷感叹道。
  “能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我感到心里很充实,暖暖的。”做义工做了7年的王立新告诉记者,在帮助他人的时候自己也会收获很多,受到很多启发。         本报见习记者 李早花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