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诸城读本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泉水虽甜 取水不安
学生减负考验老师
2013年09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减负考验老师
◎“减负十条”再征民意,老师家长各抒己见◎如何让孩子消化知识促使老师提高能力
  孩子们轻松地走在放学路上。



  9月5日,教育部在对《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反馈意见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对十条规定进行了修改,并再次向社会征求意见。9月16日,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老师和家长,老师们纷纷表示要提高教学能力应对“减负”,而更多家长希望“减负”别减孩子学习效果。

比较
争议大的地方有改动

  记者比较两轮征求意见稿看到,一些在第一轮征求意见中争议较大的表述有了明显改动。首先,第一稿中“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改为“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
  其次,第一稿中“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一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改为“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每学期可举行一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
家长
“减负”怕减学习效果

  对于小学生不再有英语考试的规定,很多家长表示担心:小学阶段英语不考试是不是会直接影响初中英语成绩。密州路小学一年级学生张雅雯的家长说,雅雯早在一年前就在校外的培训机构学习英语,由于小学是在三年级才开始英语课程,所以他认为学校如果不再进行英语考试,那只能是在校外再加把劲。
  “听说小学阶段要取消英语统考后,我有些担心,怕孩子会因此忽视了这门课,所以专门为孩子报了双语学习班,想让孩子提前紧张起来,以后中考、高考时才能考得更好一些。”小学学生家长张先生表示,他赞同为小学生减负,但他更希望减负后,孩子的学习效果不要下降。
老师
提高能力应对“减负”

  对此,学校的老师们都“倍感压力”,大家认为政策虽好,但落实起来会因人而异。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要做到完成作业统一时间很难。
  诸城实验小学的王老师谈到减负新十条时说,少留甚至不留作业并不是不可行,很多家长觉得不留作业孩子回家无所适从,其实,家长应该改变这种观念。如何在不留作业的前提下确保学生消化知识,很大程度上是在要求老师提高教学能力,学校也应通过课研来强化老师业务素质,优化课堂教学。但如此一来,老师的压力自然就会加大。
  诸城市文化路小学的张老师表示,对作业的具体要求,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教学不足和学生接受知识的不足,然后调整教学策略。”张老师说,“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这些都可以通过要求校内完成书面作业来达到效果。”      文/图 本报记者 吕凯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