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夏令热线”的部分报道。 |
|

|
|
开通俩月来成为市民与相关部门沟通的桥梁 为倾听和反映市民在夏季遇到的各类难点、热点问题,7月26日,潍坊晚报开通“夏令热线”18853600110,联合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质监局、市市政局等20余个政府部门和单位,共同帮市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事、烦心事。该热线号码由潍坊移动友情提供,运行两个月以来,收到数百条线索。在参与部门的积极协调下,市民反映的问题大部分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夏令热线”也成了市民与职能部门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和潍坊晚报服务民生的优质品牌。 在市民中引起广泛反响 7月26日,潍坊晚报“夏令热线”开通,同时公布了20余个部门和单位的监督服务电话,方便市民咨询和提供线索。热线开通首日,市民拨打电话非常踊跃,接到热线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并将具体情况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沟通。 7月27日,本报第一篇夏令热线报道《十几栋楼频断电,业主叫苦》出炉,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困扰经济开发区祥瑞家园小区居民的用电问题。 8月16日,本报刊发了寒亭区通亭街与渤海路交叉口西北角一大型建筑工地夜间施工扰民的报道,寒亭区城管执法部门了解情况后,及时向工地下达了禁止夜间施工的通知,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反映这一问题的寒亭市民刘先生对记者说,“夏令热线”还真办事,工地停止夜间施工后,外出租房住的老婆和孩子也及时回家了,一家人的生活恢复了正常。 诸多相关报道在市民中引起了广泛反响,不少职能部门也纷纷表示,热线电话反映的情况弥补了日常工作中的疏漏。两个月来,“夏令热线”成了市民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 本报记者上阵答疑解惑 樱园小区邓先生家中的电话坏了,他拨打夏令热线电话,本报记者帮他联系了通信公司客服,及时接通了电话。 昌邑陈女士有一位94岁的亲戚,家庭条件不好,想问问是否能领补贴,本报记者详细了解了她的实际情况,告诉她可以向民政部门或老龄办咨询。后来,陈女士向本报反馈,她已问过昌邑有关部门,明白了相关政策。 也有读者发短信咨询高端奶、放心早餐等方面的问题,本报记者也都一一作了详细解答。 热点难点可继续反映 “为民服务,一直以来都是各个职能部门和单位遵循和倡导的宗旨,但在实际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各窗口单位与市民之间总会或多或少因为沟通渠道的不通畅而产生一些矛盾和误会,需要一个合理的渠道去妥善解决。”参与“夏令热线”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有了潍坊晚报“夏令热线”这一平台,可以有效地增加沟通,共建和谐。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徐友礼表示,潍坊晚报“夏令热线”的开通,为市民和各部门之间构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可以敦促各部门和服务对象加强联系,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虽然潍坊晚报“夏令热线”栏目即将宣告结束,但潍坊晚报对市民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还将一如既往地予以关注。 文/图 本报记者 戴江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