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义务教老人书法,七年不辍
2013年09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义务教老人书法,七年不辍
  郭强(左四)为樱园社区的老人们教授书法。



◎奎文区文化馆副馆长郭强为樱园社区办老年书法班 ◎每周四都出现在课堂上,2006年至今已有百余学员
  每个星期四,奎文区梨园街道樱园社区的老年人都特别开心,因为有一位书法老师每逢周四都会来免费教老人们学习书法。记者了解到,这位书法老师叫郭强,是奎文区文化馆副馆长,自2006年至今,郭强分文不取义务为樱园社区的老年人开办了三期书法班,教授了100余名学员。
  师生互动气氛活跃
学员大多六七十岁

  9月19日中秋节上午,奎文区梨园街道樱园社区文化活动室里,二三十名老人早早地赶来,铺好宣纸、研好墨,为即将开始的书法课做准备。活动室中央一个大案几上摆上了笔墨纸砚,老人们围在一位老师身旁,虚心地学习请教。老师边写边讲解,用通俗的语言将一个个书法要领解释给老人们听。
  因为正值中秋节,身穿条纹T恤的书法老师写了一幅与中秋有关的对联,上联“金钟响玉兔归光照九重”,然后请学员们思考下联。“九重”对什么呢?“五洲”还是“四海”?学员们纷纷说道,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写完对联,书法老师将宣纸悬挂起来,供学员们临摹。二三十名白发老人,在案台前认真地写起了毛笔字。
  记者了解到,这位坚持近七年义务为樱园社区的老年人教授书法的老师叫郭强,今年51岁,在奎文区文化馆担任副馆长,是中国书协会员。郭强告诉记者,自2006年开始,奎文区文化馆开展文化干部进社区活动,他便与樱园社区的老年人结缘,每个周四上午都来给老人们培训书法。如今已经为樱园社区的老年人开办了三期书法培训班,教授了100余名学生。
  “我原来一点也不会,就是想学书法,后来郭老师耐心细致地教我,现在已经能写好几种字体了。”75岁的学员毕女士说,刚参加书法班时,自己连握笔都不会,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写得已经有模有样。记者了解到,学员中像毕女士这样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占到一半。郭强培训过的学员中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也年过六旬。
坚持近七年风雨无阻
免费授课生活有价值

  郭强说,他教的学员大部分没有书法基础,因此他先教老人们从临帖开始。字帖有的是自己精心挑选的,有的是自己在课堂上即兴写的。基本功练得差不多了,他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增加一些创作内容。
  自2006年开始,每个星期四郭强都风雨无阻地出现在樱园社区的文化活动室里。几年前,郭强的父亲去世,处理完父亲的后事,第二天他又如往常一样出现在文化活动室内。后来母亲住院,为了周四能够给老人们上课,他给母亲请了护工,还是如约来到书法教室。
  谈到自己为什么坚持了近七年,“因为老人们盼望我去,他们需要我。”郭强告诉记者,很多学员对自己说,一想到周四上午上课,周三晚上就兴奋得睡不着觉。他深深理解,老年人把子女抚养成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非常空虚寂寞,有的老人亲人不在身边,如果无事可做,每天就会被孤独感和寂寞感所包围。“有个兴趣爱好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不是没想过放弃,但如果哪天我不去了,他们会非常失落。”郭强说。
  除了正常工作之外,又增加了一项义务教学内容,郭强说:“不累是假的,但文化干部就应该走向社会,走向基层,为群众服务。”
  从六七岁开始练习书法,1989年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如今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拿出一点经验来为老人们授课,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郭强觉得这样生活有价值。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晓源

人物小档案
  郭强,51岁,奎文区文化馆副馆长,中国书协会员。从六七岁开始练习书法,1989年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自2006年开始,每个星期四都风雨无阻地出现在樱园社区的文化活动室里,义务教授老年人书法。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