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 |
|

|
|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乐观进取,志在拼搏。”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9月29日,四年一届的潍坊市残疾人运动会闭幕,来自我市各县市区、市聋校、市盲校的14支代表队的355名残疾人运动员,用他们残缺的躯体追求完美,用不屈的精神诠释了坚强的真正内涵。
寿光代表团总分第一 持续三天的潍坊市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于9月29日下午闭幕。本届运动会共有来自各县市区、潍坊市属开发区以及潍坊市聋校、盲校14支代表队的355名残疾人运动员参赛,共设置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象棋、乒乓球、盲人柔道、羽毛球等12个大项91个小项。残疾人运动类别分为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三大类。 据悉,市残疾人运动会已成功举办过八届,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多次参加世界残奥会、“远南”残运会、中国残运会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获得了390多枚奖牌,为我市我省争得了荣誉。 本次运动会寿光市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临朐县代表队获得第二名,奎文区代表队夺第三名。寿光市代表队、安丘市代表队、坊子区代表队等8个代表队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 潍坊市残联党委书记孙克森称,潍坊市残疾人体育事业有着优良的传统,多年来为省和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残疾人运动员。 轮椅上的微笑者 在本次残运会昌邑市代表队中,有一名坐在轮椅上始终面带微笑的棋手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看过上一届市残运会的人对他一定不陌生,他就是上一届象棋比赛的冠军,35岁的脑瘫患者夏怀增。“他需要冷静思考,不能被打扰。”母亲于彩云用轮椅推着儿子进了赛场,比赛开始后,于彩云则退在比赛大厅门外等着。说起自己的儿子,于彩云很自豪,夏怀增一直梦想着能夺得更多的冠军,但是荣誉的背后却是他艰辛的付出。“没办法上学,就在家学习下棋解闷。”于彩云说,儿子出生时候患有脑瘫,语言行动能力有限,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学,他12岁时候,家里人就教他下象棋,没想到他这一学就上了瘾。 尽管命运对他有些不公,但夏怀增却从来没有放弃。他每天坚持早起去市场摆地摊卖干果、调味品,由于沟通上的障碍,记者听不清他的表达,但是从他的微笑当中,可以感受到他是个懂得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人。 ◎记者手记 插上隐形的翅膀追逐梦想 记者有幸观看了潍坊市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精彩的赛事让记者一刻都不能闲停,田径场上、游泳馆内,运动员们用行动证明着他们的实力,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令人热血澎湃,也让我们对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有了新的理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肢体的残缺不应该是美好生命的阻碍,肢体的残缺并不可怕,精神缺钙才最可怕。始终怀揣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让生命无限精彩的关键。 每个人都有平等追求梦想的权利,残疾人也需要更多更广阔的平台来展示他们,证明自己,愿每个残疾人都能插上隐形的翅膀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本报见习记者 刘梅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