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07版:青州读本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偶园街上瞧瞧七旬翁捏面人
2013年09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偶园街上瞧瞧七旬翁捏面人
祝永清自学成才练就精湛手艺,“古城游”摆摊迎四方来客
  祝永清展示刚刚捏好的“孙悟空”。
  祝永清捏的西游记人物面人造型可爱、活灵活现。
  小朋友盯着祝永清捏的面人不愿离去。



  捏面人,如今已变成留存在很多人记忆中的东西,以前手艺人们背着箱子、条案,走街串户吆喝做买卖,现在已经很难看到这个场景了。9月28日,记者在偶园商业街“古城游”中,巧遇了一位捏面人的老者。原来,这位老人叫祝永清,今年74岁。对于这项传统技艺,老人是自学成才,并希望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报上看到面人想自学 埋头研究数月找到配方
  “我捏面人的手艺不是祖传的,是退休后自己慢慢钻研学会的。”祝永清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在山东齿轮厂工作,1994年退休,退休后在家,空余时间多了就养成了每日读书看报的习惯。退休那年的夏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记者对济南面人艺术家的专访,产生了兴趣,自此便开始自学。
  通过报纸提供的配方,祝永清开始研究捏面人的材料,但经过十几次实验,配出的材料始终过软不能成型。倔强的祝永清认为,可能是报纸提供的配方不准,便放弃使用报纸上的配方,转而通过其他方法寻找合适的配方,随后的两个多月祝永清几乎吃住在书房中,天天研究。
  “面人的材料和人的骨头一样重要,如果材料不行捏出来的面人样子肯定不会好看。”这是祝永清提到最多的一句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8月29日,在翻阅了家中存放的近2000本书后,祝永清在一本杂志上找到了捏面人的详细配方,经过试配后的材料软硬度刚刚合适做面人。配方的问题解决了,晚上祝永清特意喝了一杯白酒庆贺了一番,在酒劲儿的作用下,两个多月来,祝永清第一次踏踏实实的睡了一晚。
第一次上街手抖活慢 卖了4个面人挣了3块5
  在面人材料问题解决后,祝永清从商店里买来了摆摊用的木头盒,并对自行车的车筐进行了改装后就准备上街卖面人。然而第一次上街卖面人的过程却成为祝永清难以忘却的记忆。
  “第一天上街应该是1994年9月初的一天,我骑着自行车到青州的孟七大集去卖面人,但是一天才买了4个面人挣了3块5毛钱。”祝永清告诉记者,在集上看到很多人都在买东西自己非常紧张,之前在脑中存着的孙悟空的做法都想不起来了,所以当天捏面人的速度比在家练习时慢了很多。据祝永清回忆,面人1块钱一个,当天一共卖掉4个面人挣了3块5毛钱。
  “1块钱一个,四个面人应该是4块呀,那5毛钱哪去了?”记者问道。祝永清笑着说:“不怕你笑话当时看到那么多人我心里没底,捏面人的速度非常慢,大约2个小时才能做出一个面人,并且第一个面人捏坏了,‘孙悟空’的神态和模样都不好看,当天一共做了三个面人,就剩这个最丑的一直都没卖出去。天黑前一个抱孩子的母亲让我便宜点卖掉她要拿回家哄孩子。3块5毛钱中的5毛就是这么来的。”
练习后捏面人快又好 幼儿园门口孩子围着买
  “第一次卖面人不太成功,但是我觉得只要认真干,捏面人的速度和质量肯定会有所提升的。”祝永清告诉记者,卖面人挣3块5毛钱的事他一直没忘,从那开始每逢青州有大集他就去集上捏面人,到1995年年初自己捏面人的速度就提高到10分钟一个了,面人的种类也由孙悟空变为西游记中的更多人物。后来为了提高面人的销量,祝永清就将自己的面人摊摆到了幼儿园附近。
  祝永清回忆说当时自己的面人非常畅销,“幼儿园门口很多孩子都会围着我要面人,有时候骑着车子在路上走,有人看到车子上插的面人都会把我叫下车给捏一个。”
  “卖的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到120块钱,直到快天黑了才能回家,记得有一年八月十五卖面人和赏月的人特别多,我在路灯下一直忙到黑天,等回到家才知道已经8点半多了,家人坐在桌上只等我一个人,之前做好的饭菜都凉了。”在祝永清看来,八月十五让家人等他吃团圆饭虽然有些不合适,但面人的畅销却使他心里美滋滋的。
塑料玩具兴起占市场 面人生意惨淡心灰意冷
  然而祝永清红火的面人生意并没有长久下去。2000年前后由于塑料玩具开始逐渐占有市场,加之2003年城市管理逐步规范,街道旁无法随意摆摊。祝永清的面人生意便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祝永清告诉记者,当时商场里摆满了塑料、毛绒玩具。传统的面人与这些新生玩具比起来,无论是样子还是可玩性都不占优势,来买面人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了。
  据祝永清回忆,在2003年8月的一天,自己去铝箔纸厂宿舍附近卖面人,一天一共才卖掉了3个面人挣了10块钱。不巧的是当天傍晚青州又下起了大雨,路面很暗不好走,一不小心自己就摔到了路边的污泥中,费了好大劲才爬起来。看到撒在泥水中的面人,祝永清坐在路边哭了起来。
  从雨中回家祝永清病了一场,休息了一个礼拜身体才恢复。之后祝永清也出去卖过几次面人,但前来选购的人依然很少。2003年底祝永清停下了外出卖面人的脚步。
受邀来“古城游”设摊位 重拾捏面人手艺乐开花
  暂停了外出捏面人,祝永清开始培养一些别的爱好,比如说画画、书法、扎风筝。去年祝永清随从青州风筝代表队在潍坊国际风筝会上取得了名次。但捏面人、卖面人的回忆还是在祝永清的脑中挥之不去。
  时间来到了2013年。9月12日,一位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祝永清的家中。“祝老,找了好久才找到您,听说您原来在捏面人方面的造诣比较深,现在青州准备开发古城游,想请您去偶园街摆摊捏面人,不知道您愿意去吗?”听到了工作人员的邀请,祝永清马上答道:“愿意愿意”。了解了在偶园街摆摊的规定后,祝永清便将面人摊摆在了规定的地方。
  “在我小的时候北关是整个青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当时做什么买卖的都有,我很希望北关能够恢复到之前的样子。面人虽小但也是北关商业街的一部分,前来参加古城游的人很多,对面人这个手艺也是个宣传。”祝永清告诉记者,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将捏面人的手艺向更多市民展示,也希望这项传统技艺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把这项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