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国庆生活秀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在一些旅游景点,经常会有游客随意扔下包装袋、泡面盒等垃圾,还有人在名胜古迹上留下难以清除的痕迹,这些不文明行为既破坏了景区环境,又影响了其他游客游玩的心情。10月1日起施行的新旅游法明确提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同时,旅游法还指出,导游和领队应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在旅游法实施后的首个黄金周,记者走访我市部分景点发现,游客不文明的痼疾仍然存在,但是因为旅游法没有实施细则及相关的处罚措施,旅行社只能尽到提醒义务,而景区没有执法权,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游客,还是以劝离为主。 记者探访 不文明现象处处见 10月2日上午,记者在金宝乐园内看到,十多个小孩在几棵树的藤条上荡来荡去,旁边的家长并没有阻止,而是随意让孩子在藤条上踩踏。不仅如此,还有家长帮小朋友将树上的枝叶摘下,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 “看孩子玩得挺开心的,我就没管。难得放假,就让孩子玩得开心。”旁边一位妈妈解释道。 在景区的一些草坪上,尽管旁边有“请勿践踏草坪”的提醒牌,但是很多家长都抱着孩子在草坪上玩耍,拍照留念。 10月2日下午,在富华游乐园门口附近,游客随意乱丢的垃圾随处可见,一些游客甚至对身旁的垃圾桶视而不见,直接将果皮、塑料袋丢在地上。“我没看着那边有垃圾桶,所以就扔在了地上。再说不是有清洁人员吗?”一名游客面对记者的提问,如此回答。在门口的喷泉周围,一些游客直接踩在了石台上拍照留念。还有的家长无视旁边的厕所,直接让孩子在墙根下小便。 10月3日,在安丘青云山景区内,两名家长扶着孩子在一个石制动物景观上玩耍,旁边就是景区内硕大的“请勿攀爬”的提醒牌。而在景区内竹林里,在竹竿上刻字的游客也随处可见。 旅行社表态 在合同中提示禁止乱涂乱画 面对游客不文明现象,很多旅行社表示很无奈。山东嘉华文化国际旅游社潍坊分公司导游王子沫告诉记者,每次接团前,旅行社都会要求导游特别向游客强调不要乱涂乱画、乱扔垃圾。 “旅行社要求我们每到一个景点前,就要向游客强调一次。”王子沫说,有的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中,会在注意事项中新增不要乱涂乱画的提示。“虽然旅游法中对游客不文明现象有了约束,但是没有具体细则,作为服务方的我们,只能尽到提醒的义务。因为每批游客的文化素质水平各不相同,很多游客不听劝阻,依然会乱刻乱画、随意攀爬,面对这些不文明现象,我们也很无奈。” 记者随机对30名游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对于旅游法中游客不文明现象的约束并不知情,但对在文物和名胜古迹上乱写乱刻的行为均表示应该严处。“修复这些乱写乱画的地方会消耗很多人的时间和公共财力,应当严处。”多名游客表示。 景区声音 没执法权只能提醒 虽然旅游法对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禁止,却没有相关的处罚方式,还是在沿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管理办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刻画、涂污或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名胜古迹等行为,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遇到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只能制止,没有处罚权。”城区周边的多个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对此也很无奈,只能通过广播提醒和口头劝阻,给游客一些小建议,但不能去执法。 因此,业内人士呼吁尽快出台关于旅游法的细则,明确责任主体,如发现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应当进行相关处罚。 本版文/图 殷梦(署名除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