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最后的小脚老太太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国庆生活秀
 
标题导航
一双解放脚仍买不着小鞋
2013年10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秀美:
一双解放脚仍买不着小鞋
  刘秀美与老伴在一起。



  今年86岁的刘秀美家住青州市谭坊镇老鸦村,8岁时母亲就强迫她裹脚,听到“放脚”的消息后便不再裹脚。到了11岁觉得自己的大脚丑又主动要求裹脚。如今刘秀美老人已经裹了75年的脚了,两只脚已经严重变形。“裹了一辈子脚早适应了裹脚的生活,就是现在的小鞋不好买了,以前都是自己做,现在人老了,也做不了了,穿鞋成了麻烦事。”9月20日,记者采访刘秀美时,她表示,寻找一双合适的鞋子成了她最大的烦恼。

小时候母亲强制自己裹脚
  当天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刘秀美老人家中,老人的头发虽然有些花白,但看起来十分精神。老人的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小鞋,她的脚比女子手掌大些,约20厘米长,脚尖很尖,只有大脚趾是伸直的,余下四个脚趾都被裹向脚掌心,脚掌严重变形。
  刘秀美告诉记者,以前人的思想比较落后,父母的话大过于天,只要父母说的谁也不敢说“不”。在她8岁时,她的母亲就开始给她裹脚。“谁都知道裹脚很疼,谁都不愿意裹,但是谁也不敢说不裹。”刘秀美说,刚开始裹脚时,母亲心疼她,把裹脚布缠得不是很紧,但是也让她觉得生疼。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她经常背着母亲偷偷地拆裹脚布,被母亲发现后很严厉地批评了她。从此以后,母亲每次给她缠裹脚布都缠得很紧,并把裹脚布缝起来,让她拆不开。“缠裹脚布时,一层一层的,能缠上十几层,每天都裹一次,把脚裹得严严实实的,硬是把四个脚趾头别在脚掌下,那种撕心裂肺的疼,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刘秀美说。
  在刘秀美坚持裹脚一两个月后,村里突然传来了要“放开脚”的传闻。“大家都传共产党要来了,不让再裹脚了,要求大家都放开脚,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高兴坏了,纷纷不缠裹脚布了。”刘秀美说,听到传闻后,部分人不再裹脚了,她便也放开了脚。
找对象结婚首要看脚大小
  虽说有放开脚的传闻,但谁也没有接到正式的通知,村里大多数姑娘们还是继续裹脚。刘秀美转眼间到了11岁,11岁的她开始懂事了,出门看到别的女孩都是小脚,只有她自己是大脚,大家都笑话她长了个大脚,以后找不到婆家,没有哪个男人敢要大脚的女人。
  “我懂事后自己也觉得长着个大脚怪丢人的,觉得大脚不如人家的小脚好看,毕竟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那样的,没办法,我又重新开始裹脚。”刘秀美说,那个时候,她就算大姑娘了,开始自己裹脚,不再需要母亲帮忙了。
  刘秀美回忆说,第二次裹脚后,她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脚裹得小小的,看起来漂漂亮亮的,不再让村里的姑娘们笑话她。为了让自己的脚裹到最小,刘秀美每天咬着牙给自己的脚缠裹脚布条。“每缠一道疼得大叫一声,但也坚持着缠,直到把自己的脚缠得走不动道了。”刘秀美说,每天都觉得脚疼得发热。到了冬天,晚上睡觉脚不敢盖被子,都是把脚放在被子外,因为外边冷,让脚冻冻就没有那么疼。
  “在那个年代,女人是不能出门的,在家做饭、绣花。”刘秀美说,她11岁裹脚时每天忍着疼痛坐在家里的床上绣花、做鞋。到了13岁时,她的脚已经裹得差不多了,她一个人能支着两个鏊子摊煎饼,晚上累得脚疼睡不着觉。
  由于刘秀美裹脚比较晚,脚比“三寸小金莲”要大,而在那个年代脚大的女人不好嫁人。“当时找对象,人家首先就要看你的脚,脚大的没人要。”刘秀美说。幸运的是19岁那年,她找上了婆家。
  “当时找对象,两个人是不用见面的,双方父母就能把婚事定了。”刘秀美说,她找上婆家以后,村里又传闻说,以后出嫁不让用轿了,村里和她差不多大的姑娘都急着出嫁。20岁那年,她结婚了。她还记得结婚那天,村里的人都来看新媳妇,与其说是看新媳妇,不如说是看新媳妇的脚。“当时的人都盯着你下轿的脚看,脚大的人家就笑话,让婆家人觉得没面子,虽然我的脚裹得大点,好在人家还没笑话我。”刘秀美说。
  刘秀美结婚后,村里接到通知取消裹脚,所有裹脚的妇女和姑娘都放开。但此时,她的脚已经严重变形了,脚趾头都断了。“有些裹得晚的人的脚都放开了,还有些比我岁数小的,赶上了好时候,不用裹脚了。”刘秀美说,她当时裹脚时脚就没有裹成“三寸小金莲”,从放开脚到现在65年了,她的脚指头已经断了,一直放不开,双脚却比原来大了很多。
买小鞋子穿成了一大难题
  刘秀美穿着一双黑色布鞋,鞋头已经被磨破。“这双鞋是前几年我自己做的,我的脚大,就做得大了些,现在穿着更大了,凑合着穿吧,现在很少有卖这种鞋子的了。”刘秀美说,前几年,她还能从镇上的大集上买到适合自己穿的鞋,从去年开始,在大集上买不到了。如今,她只能穿自己前几年做的鞋子。
  “春秋的鞋子还好说,冬天的棉鞋很难买,自己做的话也很费劲,人老了,眼睛也看不见了,做不了针线活。”刘秀美说,年轻的时候她的鞋都是自己做的,不光做鞋,就连鞋面上的花都是自己绣。
  刘秀美向记者介绍,做一双绣花鞋要费不少功夫,首先需要四层布料,其中两层破布要用浆糊粘在一起放在中间,比较柔软的白布要用在鞋子最里面一层,黑色或者青色的布则用在最外面一层。做出鞋子形状后,用纸剪一个花,贴在鞋子前段表面上,再用不同颜色的细线密密麻麻将纸包起来,绣成一朵花的形状,绣花鞋这才大功告成。
  “当时很多人穿绣花小鞋,年纪大的穿黑色或深色的绣花鞋 ,年轻人则穿红色的绣花鞋。”刘秀美说,而今她也买不到小鞋了,只能穿以前买的鞋子,以后的穿鞋问题是个大难题。由于不方便,再加上年龄大了,她基本在家坐着或者躺在床上,很少出去溜达。
        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