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闻晚报》报道 不少消费者在上网了解相关产品品牌信息时,网上各种版本的“十大品牌”,往往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十大品牌”究竟是谁评的?有多少权威性?其背后隐藏怎样猫腻?记者在北京、济南等地进行了调查。 记者近日在北京、济南等多个家居建材市场暗访时发现,“十大品牌”已成为商家们招揽顾客的金字招牌。一家曾获得多个“十大品牌”,并在网站上称“二十八省市消协监测环保性远优国标”的地板企业,曾在去年曝出甲醛超标的问题。 据了解,给出“十大品牌”称号的单位并不一样,评选单位包括某建材家居研究中心、某装饰协会、某卫浴榜组委会等。有业内人士称,“只要给钱,都能评上‘十大品牌’”。有些企业刚评上“十大品牌”没过几年就倒闭了。 一自称地板“行业第一门户”的网站已连续5年组织地板行业“十大品牌”等评选。网站一位“十佳服务专员”告诉记者:“评选会优先考虑和我们合作的客户。”根据该工作人员提示,记者发现,这家网站合作客户分为高级VIP会员和战略VIP会员,年费分别为6800元和18000元。据了解,“十大品牌”评选乱象,不仅在家居建材行业,奶粉、服装、家电、汽车等也都在“十大品牌”的光环下“熠熠生辉”。 专家建议,应该由政府制定出行业规则和标准,对违反规则的机构和企业加以处罚,由市场自由竞争形成一个或几个企业和消费者都信得过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来发布具有指导意义的品牌评选榜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