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除杂草砌护栏,老槐获新生
2013年10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除杂草砌护栏,老槐获新生
  9日,杜松亮(右)和杜松明在老槐树下转了又转。



◎看到老槐树周边环境得到改善,主人杜家兄弟终于笑了 ◎据回忆这棵树已经陪伴杜家五代人,树龄在两百年左右
  老一辈的潍坊人几乎都记得东关北下河处的老槐树,这棵生长在北下河西四平街(旧称)上的老槐树据称得有200年历史了。9月28日、10月7日本报两次围绕着这棵老槐树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10月7日的报道刊发后,市园林部门为了后期保护工作的开展先对生长在树内的马蜂进行了清理,并当天就对老槐树展开了相关保护措施。9日,记者与老槐树主人杜姓人家的后人又到了老槐树现场。

记者探访
老槐树有了护栏

  10月8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城区福寿东街白浪河桥东侧的杜家老槐树处,远远地望见原先杂草和垃圾遍地的树底已经清理干净,临近老槐树周围遍生的杂树也不见了,除了护栏外墙还有部分墙面没有竣工外,其他的保护措施已经落实到位。
  据市园林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日,在消防部门的帮助下,他们清理完毕老槐树中空树干里的马蜂后当日就对老槐树周围的垃圾、杂草、侧生杂树进行了清理。“我们将老槐树下的土层挖掘了近50厘米,换上了绿化专用的营养土。”工作人员说,同时围绕这棵树在周边设立了半米高的防护栏,防护栏里为了保证老树土层的透气性,还安装了透气孔和浇水灌溉装置。接下来,还将会对老槐树枯死的枝干进行修剪,并对中空的树干进行处理,令它保持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杜家兄弟
欣喜地看了又看

  “六七年前我们家从这里搬走后,这棵老槐树的日常浇水、保护成了一家人的愁事,现在好了,相关部门对它进行了保护,我们非常高兴!”杜家老三82岁的杜松明说,如今自己最小的弟弟也已经71岁了,已没有精力养护老槐树,但老槐树在那些困难的年月里都存活了下来,现在更不应该出现毁坏现象。
  9日上午,得知有关部门已经对老槐树进行了相关保护后,杜松明和弟弟杜松亮跟着记者一起来到老槐树旁,两人看到眼前的场景后非常激动。“这下好了,放心了!”兄弟俩不住地说,围着老槐树转了又转。杜松明摘下眼镜,隔着护栏抚摸着老槐树沧桑的树皮,就像见到了常年在外漂泊回到家的孩子。他对园林部门的保护措施非常满意。
  “这棵老树是老潍县东关北下河历史的见证,我们都应该树立起保护大树古树的意识,为它们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让它古老的生命更加枝繁叶茂。”两位老人说。
寻找古树名木
  历史文化遗产有“古籍”传承,城市发展遗产有“古建”发扬,绿色生态遗产有“古树”延续。古树名木是“活文物”、“绿色文物”,是一座城市历史的见证,以其特有的风姿承载了城市的人文和历史。“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为发掘这些古树名木背后所经历的沧桑风雨故事、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背景、民间传说等,本报现开辟专栏面向广大市民征求我市境内古树名木线索。
  热线电话:18853600110
15653611375
  回忆
为破“小门脸”而栽
  8日上午,在颐园小区4号楼杜松亮老人家中,老人将对老槐树的记忆娓娓道来。
  “据我的爷爷讲,这棵树到我们这一代已经传了五代人了,当年就生长在我家老房子的门前。”杜松亮说,自从六七年前北下河开发拆迁后,他们一家人就搬离了这个地方,离开时这棵树的管理养护问题困扰了他们很长时间,期间杜松亮到相关部门咨询过老槐树的后期管理养护问题,但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搬离后,老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来到树前看看,在树边上坐会。
  据了解,75岁的杜松亮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还有一个姐姐。在他的记忆中,几十年前东关区域内还有几棵与这棵差不多年代的老槐树,自己家的这棵算年轻的,也已经是200年左右的树龄。
  据杜松明回忆,当年祖辈栽种这棵树是源于自家的门脸小,而与家门一路之隔的对面开着一家油坊,门脸有4米大小。祖辈担心“大门吃小门”,挡住自家的人气和财路,于是栽种了这棵老槐树。他年幼时门前的老槐树就差不多像现在这般粗细了,只不过比现在更加苍翠、茂盛。
曾差点被日军砍掉
  “有两件发生在老槐树身上的事情令我记忆犹新。”杜松明说,一是侵华日军来到潍县后要在家门前的西四平街等三条街道上安装路灯,老槐树差点被砍;二是解放后因树冠遮挡了电线线路被清理部分后,从另一侧生出了更加旺盛的枝干。
  1938年,侵华日军侵占潍县城,要在东关的几条街道上安装路灯,杜家门前的西四平街就是其中一条街道。据杜松明回忆,当时栽种在路边的老槐树及其硕大的树冠影响了线杆和电线线路,日本人要求将树伐掉,是父亲花了些钱买通了干活的工人才将这棵树保留了下来。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初期,旺盛的枝叶遇上大风经常会碰上路灯电线,出于安全考虑,有关部门对靠近电线一侧的树枝砍去不少。但接下来的两三年,老槐树远离线路一侧的枝干长出了两三米长的新枝叶,伸向家门口,枝叶郁郁葱葱。
  据杜松明讲,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年白浪河发大水,河中出现不少从上游冲下来的石头。兄弟几人挑了两根2米多长、40厘米见方的条石运回家给老槐树安上了台阶。
老东关人都喜欢它
  记者在现场遇见了正在白浪河沿岸游玩的孔先生,孔先生今年60岁,家住老槐树东侧的世纪花苑小区。当记者向孔先生提起这棵老槐树时,孔先生言语中充满了对老槐树的情感。
  “小的时候,这棵树和后门街那棵,还有白浪河边都是我们玩耍的乐园,爬树、游泳这些儿时玩耍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孔先生说,他小的时候,这棵老槐树就已经像现在这般粗细了,一个大人抱不过来。
  由于老槐树的存在,左邻右舍闲暇时就会到树下聚会,拉家常、交流情感,邻里关系相处得极为融洽。杜松亮说,小时候,他和哥哥们抢着为邻居们挑水成了放学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时还会争个面红耳赤,要是争论没有结果,就一同挑水送到各家各户。“那个时候,把水倒进邻里家的水缸里,听到主人家夸一句,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杜松亮面带笑容,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去年,杜松亮和杜松明与多年前从这里迁走的同龄人进行聚会,饭桌上话题基本围绕着老槐树展开,这棵老槐树凝集着他们太多的共同记忆。文/图 本报记者 戴江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