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现代教育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中国式MOOCs试水
2013年10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式MOOCs试水



◎北大清华等名校率先尝试MOOCs课程 ◎校外人士上北大网络公开课后可获证书
  9月23日,北京大学的《民俗学》、《世界文化地理》、《电子线路》和《20世纪西方音乐》4门课程在edX(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创建的免费在线课程项目)上线,成为第一批尝试在国际在线教育平台发布课程的国内高校课程。而根据清华官网发布的消息,清华大学也将配备高水平教学团队与edX对接,前期将选择4门课程上线,面向全球开放。MOOC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俗称慕课)的到来让国内高校感受到了危机和挑战。
  中国式MOOCs的探索
  三年前,网易就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很多人对网络课程的体验就一点点被改变。在谢利·卡根的《死亡》课程渐渐成为文艺青年谈资的同时,人们对这种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形式,产生了巨大的热情。
  输入网络公开课,网络会告诉你N个不同的开设机构,从单纯的公开课到大规模的线上课程;各种网络教育推手也频出新意思,从录播到推现场。不管你有没有关注它,在被称为“慕课时代”的当下,它已经悄悄让我们的学习生活,甚至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
  “在线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将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重大变革,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如此表示。
  毫无疑问,MOOCs的到来让国内高校感受到了危机和挑战。但国内高校的“试水”收获如何还有待考验。对于不少英语水平较好的大学生而言,要让他们在清华、北大和哈佛、MIT之间做出选择,意味着国内高校还得在课程内容、质量等方面多花心思。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国内高校也在努力尝试着中国式MOOCs的探索,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是上海高校联合成立的高校课程中心。
  “为了应对国外网络的免费课程对中国高校的教学挑战,在上海市教委的牵头下,30多所上海的高校联合成立了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委员会,推动各个学校优质的课程向其他的高校学生开放。参加的学校包括986、211的大部分的市属高校,还有部分民办高校。从运行情况来讲,第一学期运行有2400多名学生在7门课上进行了学习,而现在第二学期的课程量翻了一倍,达到14门,选课人数将近三千人”,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教授介绍。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学生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使得课堂越变越大,而优质高等教育的要求却是课堂越来越小,使学生能有更多的讨论,这才是大学学习的方式。
  因而,在高校课程中心推出的共享课程里,课堂讨论是课程设计和质量考核中都重点关注的内容,与传统MOOCs相比,上海高校的中国式MOOCs希望通过混合教学模式真正助力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
校外学生注册学习后可获证书
  近日,记者通过注册,登录edX网站,体验了由北大中文系副教授王娟讲授的《民俗学》。王娟以灰姑娘的故事开篇。继而提到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讲述同样的故事,民俗学便由此引出。预告片中,动画、视频、图片全面运用,整体风格轻松、有趣。
  “《民俗学》这门课程我开了近20年,也做过很多网络课程。”王娟说,这次课程被选为北大首批全球网络公开课,是教学方法的一次新尝试。
  王娟表示,网络授课和平时上课有较大区别。平时讲课随机性大一些,要考虑学生的反应。网络授课看不到学生,要严格按计划来,每小节课控制在15分钟以内,教师提供一些知识重点,如果不能全部展开,就要提供阅读材料链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以前网络公开课都是三四十分钟的连续视频,跟讲座似的。‘慕课’则是根据知识点把视频进行分割,视频时长符合学生的记忆曲线。再在其中插入练习和讨论,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北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开放课工作组成员冯雪松老师指出,由于网络开放课程刚起步,教师要按照“慕课”的特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将知识点打散,再进行串联。
  据了解,北大edX平台的网络开放课程每门课将一周更新一节,持续一个学期。每门课都有作业、期末考试等考核方式。在校生可通过校内的选课系统选修这些课程,通过考核能获得相应学分,而校外人士通过网络平台注册学习后,可获得北大MOOC统一证书。

◎专家观点
高校要改变传统思想观念
  陆昉,复旦大学副校长
  要迎接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改变传统观念。
  第一、优质课程的组织。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平台目前依托每个高校来组织一些优秀课程,以后希望能联合各校的特点、特长,打造出一些精品课程。第二,更新观念。教师也要改变观念,不仅承担着教学任务,更多承担着教育任务,学生也需要从被动学习改成主动学习。第三,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
网络教学要实现教育功能
  陆靖,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第一,从知识传递来讲,网络教学也可实现。但教育第一位的是情感交流,用MOOCs这样的形式时,怎样能更好地实现或保持教育功能,这是需要思考的。第二、对共享课程而言,在组织教学时,组织讨论的老师,很可能不是网络上的教师本人,甚至不和上课者本人在一个学校,这时,如何实现网络教学与课堂组织讨论之间的流畅性,也需要解决。第三、对于研讨式教学,如何真正让课堂动起来,也值得琢磨。讨论是要组织的,讨论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老师无法事先准备答案的,这很考验人。

在线上名校遭遇文凭门槛
  熊丙奇,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从本世纪初起,我国网络教育发展迅猛,随之就遭遇教育质量和贩卖文凭的质疑。如果我国打破国家承认学历体系,变学校自主招生、自主教育、自授学位文凭,学校根据学生选择在线课程学习的情况,结合本校的质量标准,给予在线学习者学分并授予文凭,至于文凭的含金量如何,完全由专业机构认证,这才会把在线上名校变为一种可能。
 据《新京报》、《钱江晚报》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