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生活在养老院的人们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重阳晚照明
 
标题导航
百岁老寿星穿针引线
2013年10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守英:
百岁老寿星穿针引线
  鸢都义工们到敬老院看望徐守英。
  徐守英在穿针。



  今年103岁的徐守英老人,家住离潍北农场不远的寒亭区固堤街道的高庄村。丈夫去世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75岁的徐守英改嫁给潍北农场一位姓郭的工人。但命运多舛,徐守英改嫁的第3年,老伴因病去世。从此,老人孤身一人生活。2011年12月20日,在鸢都义工的帮助下,老人住进了潍城区爱馨敬老院。鸢都义工们亲切地称呼老人为“徐奶奶”。为了照顾老人,100名鸢都义工轮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并固定每周六上午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如今的徐守英老人在敬老院工作人员和鸢都义工的照顾下,身体状况良好。

有好吃的东西总给义工留着点
  10月7日下午3时许,记者跟随鸢都义工来到潍城区爱馨敬老院,103岁的徐守英老人正坐在床上和同屋的室友们聊着天,爽朗的笑声穿透整个敬老院。老人上身穿着红黑格子相间的上衣,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裤子。虽然老人的头发已经花白,但看上去仍精神奕奕。
  看到鸢都义工们的到来,老人显得格外兴奋,热情地和他们打着招呼,并给他们让座让其坐下。“我的好孩子们,又来看我了,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还有这么多人关心我。”徐守英拉着鸢都义工高女士的手,满脸笑容。当天,高女士和她9岁的女儿邹维佳一起来看望老人。高女士从包里拿出一小盒巧克力糖递到徐守英的手里,老人瞧着手里的红色巧克力盒觉得很新鲜,笑着问高女士:“孩子,这是什么啊,我都没见过。”当高女士告诉老人,这是她和女儿给她带的糖时,老人责怪高女士乱花钱,还嘱咐她要攒着钱供女儿读书。
  高女士打开糖盒拿出一颗巧克力放到老人嘴里,老人高兴地说:“好吃,好吃,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糖。”吃完糖后,老人将糖盒递给高女士,并示意把糖给女儿。高女士告诉她,这是专门给她带的糖。老人一边摆手,一边摇着头说:“我吃一颗就好了,留着给家里的孩子吃。”见高女士不接糖,老人表面上非常生气地说:“就当是我给孩子的。”
  “徐奶奶就是这样,不管给她带多少吃的,她都是只留一点,剩余的让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吃。”高女士说,今年中秋节前,老人的侄子和侄女来敬老院看望她,并给她带了中秋月饼,老人舍不得吃,都给义工们留着。“中秋节那天,我们来看徐奶奶,她高兴地拿出月饼,我们说不吃,她就很不高兴。”高女士说,只要老人有好吃的,都会留着给义工,由于每周都有不少鸢都义工来看望她,所以她每天都坐在床上等着。
自己动手穿针引线现场缝扣子
  记者看到,徐守英老人裹着小脚,坐在床上,床头边摆放着一双黑色的三寸金莲鞋。“这是我自己做的一双鞋,自从我的腿下不了床后就没穿过,现在脚胖了,穿不上了,前几天刚把鞋口这放开。”徐守英说着就将鞋穿在了脚上,并示意义工们扶她下床,由于老人的腿脚年轻时留下了病根,现在年龄大了站不起来了,在试了好几次后,义工们把老人扶上床休息。
  可能是扶老人时义工肖学军太用力,马甲上的一颗扣子掉到了地上,徐守英老人见状后,要求肖学军将马甲脱下来,她要亲手给他缝扣子。肖学军担心老人太累,执拗了几次后,见老人一直坚持,肖学军便脱下马甲。老人接过马甲,从抽屉里拿出针线,很轻松地把线穿在针上,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把一颗扣子钉好了。“现在年龄大了,眼睛不大好使了,穿针有点费劲,我年轻那会眼睛好,经常晚上熬夜给家里人做鞋,一晚上能做十双。”徐守英说。
  爱馨敬老院院长周建敏告诉记者,徐守英老人虽然腿脚不好,但是眼睛、耳朵都非常好,经常自己缝衣服,还帮着同屋的室友缝袜子、衣服等。“几乎每周都有社会上的好心人来看望徐奶奶,到了换季的时候就给她带衣服,碰到衣服开个线头什么的,都是老人自己缝。”周建敏说。

孤苦老人无人照料住进敬老院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徐守英老人原先家在离潍北农场不远的寒亭区固堤街道的高庄村,有个儿子,后来丈夫儿子相继去世。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75岁的徐守英孤身一人,改嫁到现在的潍北农场,嫁给了一位姓郭的工人。但命运多舛,徐守英改嫁过来的第3年,老伴也因病去世了。从此,老人孤身一人生活。
  徐守英老人告诉记者,自己还有儿媳妇、两个孙子、两个孙女,他们都在离此不远的寒亭区固堤街道的高庄村居住,但是自从自己改嫁后,跟那边就很少联系了。
  徐守英当初改嫁到潍北农场时并没有办户口迁移,现在老人户口所在地仍是寒亭区固堤街道的高庄村,近两年村里每年会给徐守英400元的生活补助,但这些钱远远不能满足老人的生活。另外,因老人还有孙子孙女,达不到入住敬老院的条件。前两年老人身体还行,还能自己种点粮食、自己做饭,但现在老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甚至连饭都吃不上热的。
  老人的状况让义工们非常担心,仅靠邻居接济也不是长久之计,大家商议后,在征求老人同意的前提下,把老人接到敬老院,在敬老院里生活起居还有人照料,还能按时吃饭。2011年12月20日,在鸢都义工的帮助下,老人住进了潍城区爱馨敬老院。
  “每周六上午都会组织义工到敬老院看望徐奶奶,多则十几个,少则五六个,平时我们100名义工轮流去看望老人,一般是谁有空或者路过敬老院就去看看老人,给她带点吃的,用的。”鸢都义工工会联合主席孙志达说。
  据了解,徐守英老人在爱馨敬老院每年的费用为14400元,得知老人情况特殊,敬老院院长周建敏给老人减免了三分之一的费用,市里每月发给徐守英百岁老人补助,其余的费用均有鸢都义工捐赠。另外,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也经常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周建敏告诉记者,徐守英老人在爱馨敬老院居住两年多了,刚接到敬老院时老人的腿脚就不好,除了腿脚外,老人的身体状况都挺好。老人的牙口也特别好,特别爱吃水果等甜食。“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了,只要老人提出来的要求,我们都会尽力满足。”周建敏说,目前,爱心敬老院居住了近40个老人,为了照顾老人,敬老院的护工24小时轮流上班。
  文/本报记者 刘燕
  图/本报记者 张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