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法制晚报》报道 10月14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1%,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创7个月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6%。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释说,食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既有中秋、国庆节因素,也有季节性影响因素,还与部分地区旱涝灾害有关。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1%。1-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均值比去年同期上涨2.5%。 据记者梳理发现,自今年2月份出现3.2%同比涨幅后,9月份的CPI创7个月来新高,重新返回“3时代”。余秋梅解读说,9月份新涨价因素增加较多,是CPI同比涨幅扩大的直接原因。 从发布的数据看,9月份CPI同比涨幅中的新涨价因素为2.3个百分点,比8月份增加了0.8个百分点;翘尾因素为0.8个百分点,比8月份减少了0.3个百分点。由于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增减抵消后净增加了0.5个百分点,因此9月份的CPI同比涨幅比8月份扩大了0.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在统计的八大类消费品中,除烟酒及用品价格与交通和通信价格出现同比下跌外,其余六大类上涨。在八大类消费品中,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最高,为6.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98个百分点,这其中又属鲜菜价格上涨最高,鲜菜价格上涨18.9%。而猪肉价格上涨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