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记者社区快乐行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九旬老太太坐着轮椅看演出
2013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旬老太太坐着轮椅看演出
◎“记者社区快乐行”第11站走进孙吕家涧头院社区 ◎市民唱歌跳舞来助兴,演出精彩便民服务更是贴心
  爱乐合唱团的老人们带来舞蹈《春天的芭蕾》。



  10月15日,唱响中国梦·喜迎十艺节——潍坊第四届社区文化节、奎文区第七届群众文化艺术节、“记者社区快乐行”活动第11站走进奎文经济开发区孙吕家涧头院社区。记者在现场设立咨询台与市民零距离交流,各类便民服务台为市民答疑解惑,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让人大饱眼福,都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活动现场
市民来自好几个社区

  15日,天气有些寒冷,但这丝毫没有挡住“记者社区快乐行”工作人员的脚步,他们来到了奎文经济开发区孙吕家涧头院社区。
  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社区快乐行”活动开始,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民康医药、潍坊阿胶养生堂、泰康人寿等志愿单位在现场免费为居民提供服务。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记者咨询台,居民们纷纷把自己遇到的烦心事向记者反映,本报记者现场接受市民的咨询和投诉,并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协调。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潍坊报业集团主办,奎文区委宣传部、奎文区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局、潍坊晚报承办,世纪环球中心、中信银行潍坊分行、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民康医药协办。
  当日下午2时许,文艺演出还没开始,就有不少居民来到活动现场等待。64岁的孙传让用轮椅推着90岁的老母亲唐素贞早早地来了。“母亲今年90岁了,听力、视力都不好,但听说今天社区里有演出,就让我推她出来看看。”孙传让说。记者还了解到,早早来到现场的还有附近刘西社区、武家社区等几个社区的居民。
服务台前排队量血压
  当日下午2时许,不少老年朋友聚集在民康医药的服务台前,有的咨询用药知识,有的排着长队等待测量血压。“我以前身体一直不错,两年没量过血压了,刚才量了一下,高压到143了,医生建议我饮食要清淡些。”社区居民李女士对记者说,“老年人身体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毛病,孩子们忙顾不上,还是得自己多注意身体,免得给孩子添不必要的麻烦。”
  民康医药的工作人员建议李女士定期去医院查体,这样能做到及早预防。
  “这几天天气降温,风比较大,老人和小孩容易患上感冒,怎样合理、有效地对症用药很关键。”民康医药工作人员说,“秋冬季节感冒分很多类型,不同的感冒类型应选择不同的药物,不能到药店随意买一种就服用,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服药。”
 文艺演出 社区居民自编自演三场扇子舞
  当日下午3时许,由爱乐合唱团表演的舞蹈《春天的芭蕾》拉开了本次“记者社区快乐行”演出的序幕。演出接连不断,高潮迭起,孙吕家涧头院社区居民自编自演的3场扇子舞,引得现场观众拍手叫好。演出在小品《邻里之间》中达到了高潮。
  爱乐合唱团此次带来了8个不同类型的节目,夺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爱乐合唱团的负责人韩玉梅告诉记者,她今年已经59岁了,是特地来为本次演出助兴的。“我们都是业余音乐爱好者,退休之后在家没事干,就自发组织老年人一起娱乐。”韩玉梅说,爱乐合唱团的成员们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其中,年龄最大的张效萍今年已经67岁了,参加合唱团也已经有7年了,她的老伴朗益瑶也是合唱团的骨干。“刚建团的时候我们俩就来了,她是唱歌、跳舞都行,我喜欢弄弄音响、编编曲。退休后为了丰富老年生活,所以就一起来合唱团了。”朗益瑶说。
  由王云峰等人带来的小品《邻里之间》笑点不断,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但欢笑之余又引人思考。68岁的王云峰告诉记者:“这个小品主要取材于居民的日常生活,社区居民邻里之间应该和谐相处,有矛盾要相互谅解,尽力化解,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样生活才有意义。”他还表示,退休后的老年人不光要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为,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演出中,由孙吕家涧头院社区居民带来的3场扇子舞让现场观众拍手叫绝。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孙庆春说:“我们社区组建自己的艺术队已经有10年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因此除了要谋经济发展之外,我们更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咱们农村的老百姓不光会种地,唱歌跳舞也一样行。”
  最后,演出在小品《买手机》中圆满结束,演员们惟妙惟肖地真实再现了现实生活的情景,也向社区居民传达了谨防上当受骗的观念。
  10月17日,本报“记者社区快乐行”将走进奎文区潍州路街道北王社区,来自医疗、法律等多行业的相关负责人将现场为居民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关链接
  建村五百多年
如今面貌一新

  据了解,孙吕家涧头院社区隶属奎文经济开发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整村移民迁往现住址的。该社区南邻坊子区,西邻白浪河水库,北邻湿地公园,位于奎文区西南角,地理位置优越,现有居民1340人,土地1100亩,13个居民小组。
  “我们社区是明朝年间建村,至今已有500余年。建国后在上级政府的扶持下,村情得到很大改善。现在成立了100余人的文艺宣传队,有舞龙、秧歌等节目,曾多次到有关部门演出。”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孙庆春说,近年村情发展迅速,2011年投资80万元硬化南北大街及出村路7000平方米;2012年投资45万元硬化东西大街出村路4300平方米,投资50万元硬化文体广场4100平方米等;2013年投资10万元建造占地10余亩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院墙,投资35万元建造农田排水沟等,并取得奎文区文明单位、先进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文/图 本报记者 陈静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