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搭乘自动扶梯时“左急行,右站立”是一种国际惯例,同样是城市文明的一种体现,如今在不少大中城市已经开始推行。然而,近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潍坊市民对这一惯例不太了解,手挽手、肩并肩上扶梯的现象比比皆是。 10月16日10时至13时,记者走访了市内的多家大型超市,正值人流高峰期,自动扶梯上乘客摩肩接踵,几乎都是两人并排而立。有的或是推着手推车站在中间,或是小情侣手挽手并排站,还有一些小朋友在自动扶梯上左摇右晃。 就搭乘自动扶梯靠右边站这一惯例,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多数人表示不知道有这个惯例,靠右边站立的市民也是因为日常习惯。“说真的,还真不知道有这个惯例。”在沃尔玛超市购物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以为上的电梯往上走,下的电梯往下走,站在哪都行。“以前都是随便站在上面就行,没考虑太多,更没想到上电梯还有规范。” “自动扶梯那么窄,顶多能排着站两个人,还要空出一个位置来?”家住中学街的王大爷对搭乘自动扶梯要靠右边站这一规范不是很理解。记者随后给他解释,乘客搭乘扶梯时,没有急事靠右站立,将左侧通道留给有急事的乘客通行,让着急赶时间的乘客快步通过。王大爷恍然大悟:“还有这么个说法,以后会多注意这个的。” 记者见到刘女士搭乘自动扶梯的时候是站在右边,于是上前询问,结果被告知并不知道“左急行,右站立”的规定,只是日常走路的时候都是靠右边,走上扶梯之后不由自主地靠右了。 记者随后以市民的身份拨打多个超市的客服电话,反映目前市民搭乘自动扶梯没秩序的情况,并建议是不是可以制作相应的警示牌放在自动扶梯旁边或者贴在市民平视可以看到的墙上加以引导,同时加强公众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您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会把它记录下来,提交给我们领导看看。”沃尔玛超市的客服方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遇到这样的事情,遇到急事经常被堵,不能快速上下,非常不便。 (记者 李廷辉) 鸢都义工掏工资 买新书送给孩子 本报讯 本报开展“唤醒沉睡的图书”公益活动以来,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10月18日,记者与鸢都义工将1000余册图书送到临朐县五井镇下五井小学,并建立起第三个“潍坊晚报·爱心书屋”。同时,本活动将继续进行,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10月18日上午9时左右,记者来到下五井小学,孩子们早已站在教室门前,等待期盼已久的课外图书。当孩子们见到热心市民和鸢都义工们捐送的1000余册图书后,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小脸上露出了可爱的笑容。在孩子们的帮助下,这些图书很快被放置到了刚刚建立起的图书室,标志着本报自开展“唤醒沉睡的图书”公益活动后,成功建立起第三个爱心书屋。另外,当天上午,21名鸢都义工来到该学校,建立起第一个“鸢梦·流动图书室”。“我们还要在其他学校建立几个图书室,让这些捐送的图书流动起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鸢都义工的负责人孙志达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鸢都义工纷纷拿出工资或生活费买来了图书。鸢都义工张学民得知有捐书活动时,立即从工资里拿出300元买了20本新书。“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知识能改变他们的人生。我们平时可以少花点钱,可孩子们不能少学知识”。 (记者 邓永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