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记者社区快乐行”第十三站走进奎文区中和园社区 ◎保健品咨询备受追捧,歌舞和杂技表演让大家过足瘾 10月18日,唱响中国梦·喜迎十艺节——潍坊第四届社区文化节、奎文区第七届群众文化艺术节、“记者社区快乐行”活动第十三站在奎文区东关街道中和园社区进行,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让社区居民一饱眼福。本报记者走进社区,面对面倾听居民反映的社区各种民生问题,帮助居民排忧解难。 服务上门 每人领到两只海参 “记者社区快乐行”由潍坊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潍坊报业集团主办,奎文区委宣传部、奎文区文化旅游出版局、潍坊晚报承办,世纪环球中心、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民康医药、泰康人寿潍坊中心支公司协办,中和园社区是活动的第十三站。 18日下午1时许,现场陆续来了不少市民,便民服务台尤其是保健品咨询备受追捧。社区居民刘桂凤告诉记者,她来参加活动除了想看演出,还想了解一下东阿阿胶,她以前没有接触过东阿阿胶,但是知道食用东阿阿胶有很多益处,便决定来了解一下。 57岁的闫女士带着刚满七个月的孙女来看演出,她的儿媳生孩子前就有些贫血,生完孩子之后一直都吃着阿胶。在活动现场她看到有卖东阿阿胶的就帮儿媳咨询了一下,如果好的话再买些。 不仅东阿阿胶,海参也很受欢迎。一品康海参经理周伟告诉记者,刚到活动现场就卖出一袋。“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养生。”周伟说,自己刚将海参摆出来就吸引了众多市民,一位市民拿起海参看了看,二话没说就买了一袋。当天到现场的观众每人都免费领到两只海参。 “我们现在每个月都有退休金,除了正常的生活开支还能剩下一部分。每次我两个孙子到家里来,我都给他们准备一些好吃的,比如核桃、海参之类的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品。”64岁的王先生说,金钱都是身外之物,健康和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嘉宾助阵 独轮车表演夺眼球 下午2时许,主持人话音刚刚落下,一群身着黄色舞裙、手捧粉色花朵的阿姨走上舞台,优美的舞姿顿时吸引了现场的所有观众。记者了解到,这些“舞者”都来自春晖艺术团,而这段开场舞《感谢春天》刚刚在我市老龄委组织的重阳节歌舞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这段舞蹈是去年宋祖英在河北春节晚会上演唱的伴舞。当时看着特别好看,尤其是大花很漂亮。我们排练了大约两个多月才基本完成。”副团长孙锦莹告诉记者。 在本次活动中,本报还特别邀请了我市杂技达人刘凤江。刘凤江从62岁开始正式学习杂技,五年来练就了各种各样的绝活,参与多种节目演出,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最近这几年,刘凤江还参加了包括《湖南春晚》、《快乐向前冲》、《夕阳红》、《中华达人》等节目,精彩的杂技演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当天的演出中,刘凤江的独轮车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好、好、好。太牛了,他的这些绝活对很多身体健壮的年轻人来说都是望尘莫及的啊!”不少现场观众心生敬佩。刘凤江说,自从接触杂技之后,就一直想找一些挑战性的项目,最后选中了独轮车。刚开始接触独轮车的时候潍坊还没有销售的,后来他就琢磨着制作了一个。现在,他能骑着独轮车走7.5公里。 市民交心 跟记者说说委屈事 当天的演出结束后,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轻轻的拉住了记者的手,“闺女,我有点事儿想跟你说”。老人看起来表情有些羞怯,像是非常为难的样子。 “哎,我这个事儿发生在三年前的9月份。当时我从市人民公园那边乘坐62路车,上车之后发现没有空座,但是旁边有个座位上放着一个羽毛球拍。我腿脚不好,不能长时间站立,于是我就把那个拍子拿起来坐下了。可当时我一不小心把球拍掉在了地上,这时,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子便开始破口大骂。”这位老奶奶告诉记者,直到自己下车的时候那位中年女子还在咒骂自己。 老人告诉记者,自己这么大年纪,被一个年轻人骂了,心里一直特别委屈,感觉内心受到了伤害。“回到家之后,我跟儿女只字未提。只是对他们说以后坐公交车要是遇到老年人,一定要懂得礼让、尊重他人。” “虽然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但是一想起来还是很难受。这个事儿我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起过,今天见到你,突然想跟你说说心里话。”老奶奶对记者说,希望媒体能够呼吁一下市民尊老爱幼,不要轻易伤害老年人的自尊心。
◎相关链接 中和园努力打造 “十个不出社区” 奎文区东关街道中和园社区位于潍州路以西、四平路以东、胜利东街以北、东风东街以南。2008年7月成立,是一个集商贸、金融、文化、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型老社区。 近年来,中和园社区以发扬民主自治、完善社区服务为重点,突出“大网格管理,小网格服务”,努力打造就医、托幼、养老、购物、休闲、健身、救助、调解等“十个不出社区”。2008年,创办“慈善超市”,成功打造了“奉献在社区、共建中和园”特色品牌。2009年,成功打造了“党群之家”党建工作特色品牌。2010年,搭建了“中和舞台”,给广大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文艺风采的文化娱乐场所。自主研发了社区“以房管人”信息化平台,探索出一条“五管一登”的自治管理工作模式。2011年,成立社区“联盟艺术团”,打造了“阳光中和、清廉家园”廉政文化品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社区家庭、邻里之间的和睦。 社区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文明社区、山东省廉政文化示范点、潍坊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社区、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文明和谐社区、充分就业和谐社区、十佳书香社区等荣誉称号。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叶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