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诸城读本·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标题导航
理发师迷茂腔,唱醉戏迷
昔日修鞋匠今朝慈善家
2013年10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发师迷茂腔,唱醉戏迷
  参加茂腔表演的臧传晔(中间抚琴者)。



业务茂腔演员臧传晔工作之余潜心钻研传承茂腔
  他是一名美发师,却从小热爱茂腔;他不是科班出身,却对茂腔几近痴狂。舞台下他是一名时尚的美发师,舞台上他是一名业余的戏曲演员,他既能享受舞台的绚烂,又能经得起生活的平淡。茂腔陪伴他一路同行,已近不惑之年的他,每当听到那铿锵有力的茂腔,依然会激情澎湃,产生无尽的感想。他就是39岁、身高185厘米的帅哥美发师、业余茂腔演员——臧传晔。

少年时
受姑姑影响迷上茂腔

  臧传晔的姑姑臧运凤,年轻时是当时林家村公社文艺宣传队的当家花旦。臧传晔从小受姑姑的影响喜欢茂腔,但是真正开始登台表演是在三年前。当时,他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诸城戏剧家协会招演员,心想着替姑姑报名,让二十多年没有再登过台的姑姑过把茂腔瘾,顺便他也报个名测试下自己的茂腔唱功,还可以趁机结识一些茂腔界的朋友。
  臧传晔就抱着玩和试试看的心态前去报名面试,一曲唱罢,竟惊艳全场。2010年,臧传晔正式加入戏剧家协会,自此他与戏剧舞台结下不解之缘。
  臧传晔告诉记者,他奶奶也很爱听茂腔,觉得茂腔的声调和伴奏都有独到之处。自己受姑姑的影响很深,包括用报纸将化妆笔收起来的习惯也是从姑姑那里耳濡目染得到的。4管颜料,4支笔是他自己买的化妆工具,每次演出前他的化妆时间都要半个多小时,他就是用这些简单的工具绘出了一张张与戏曲角色相对应的脸谱。
空闲时
脑海中全是茂腔身段

  与专业茂腔演员不一样,臧传晔没有过多的时间练习唱茂腔,但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哼哼几句,脑子里过几遍身段。由于臧传晔个子比较高,戏团没钱有适合他的衣服,他便自己掏了3000多元买了几件唱茂腔的服装。他的多数戏服是“小生”穿的衣服,也有戏曲中状元穿的“蟒袍”。
  臧传晔告诉记者,他的嗓音天生比较好,适合唱茂腔,可是唱好茂腔不仅需要一副好嗓子,茂腔的身段表演也极为讲究。
  臧传晔工作的理发店晚上9时30分关门,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每天都是在店里学习两三个小时戏剧表演,不仅是茂腔,还有京剧等其它剧种。
  臧传晔说京剧是国粹,唱腔和表演都极为讲究,长期观摩京剧大师的表演让他受益匪浅,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习得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不仅如此,每当理完发闲下来的时候,他也会用电脑看视频手舞足蹈的跟着模仿起来。甚至走路,脑子里也全都是茂腔身段的一招一式。
舞台上
三个月从配角变主角

  臧传晔正式加入到戏剧家协会之后,第一次登台是饰演《梁祝》中的马文才这一配角。后来,他感觉自己的唱腔因为天赋较好,基本不会阻碍自己的进步,唯有身段较名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姑姑,每当戏剧家协会下乡演出的时候,他都让自己的姑姑到现场观看自己的演出,演出结束后,让姑姑指出自己表演中的不足。
  臧传晔的姑姑也被他这股痴迷茂腔的劲所感动,每次演出都到现场观看,看到臧传晔的不足都会以身示范,手把手地把每个动作的要领传授给他。
  之后,在茂腔名家李树梅、董砚秀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不断刻苦训练,臧传晔更是如鱼得水,进步速度之快令人称奇。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便从配角一跃成为《张郎休妻》中的主角。
  臧传晔在演出中不断积累经验,加上前辈们的提点,很快便在诸城戏剧界崭露头角,茂腔名家祁艳君第一次看他演出就赞誉有加,李树梅老师更是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关于诸城茂腔的音像资料交给他保管,让他学习。臧传晔对这份珍贵的礼物也是十分珍惜,也更加深了他对茂腔文化的热爱。
生活中
用行动弘扬茂腔文化

  臧传晔潜心钻研茂腔的努力和为传承茂腔所做的贡献得到了认可,2012年他被诸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文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而至,但他并不骄傲,商业性的演出他往往都拒绝参加。但老戏迷自己组织的娱乐活动,但凡邀请他,他都会欣然接受,从不拒绝。
  在今年9月份茂腔文化节《孝闻天下》首场演出中,臧传晔饰演舜帝。
  臧传晔介绍,从拿到剧本到正式演出3个多月的时间,他寝食难安,排练之余自己潜心琢磨。每句台词对应的表情都一想再想,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臧传晔将大舜宽容、不计前嫌、孝行天下的美好品格演绎得颇为到位,获得了业内人士和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戏曲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美的感受,还有很深的教育意义,礼义廉耻、精忠报国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能在一方小小的舞台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元素会在无形中影响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让人得到启发和感悟。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好好看一出戏,肯定会爱上它。”臧传晔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认可茂腔。
         文/图 本报记者 吕凯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