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家药店的货架上摆着婴幼儿奶粉。 |
|

|
|
价格无优势还不能刷医保卡购买,市民兴趣不大 今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试行药店专柜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婴幼儿配方奶粉在我国部分省市的药店开始陆续上架,在诸城市部分药店的货架上也摆上了婴幼儿奶粉。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却似乎并不买账。 药店 一个月卖不了十桶奶粉 10月20日,记者走访诸城多家药店发现,只有个别大型连锁药店里销售婴幼儿奶粉,多数药店暂不销售奶粉。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仅销售奶粉的药店少,而且销售的品牌更少。在和平街和繁荣路交界处的福寿堂大型连锁药店里,琳琅满目的护肤品、生活用品、营养品等非药品几乎占去了药店面积的三分之一,记者在一个货架上发现了伊利、贝因美、金顶冠三个品牌奶粉的身影,价格在150元一桶到350元一桶不等,该药店的店员吕炜告诉记者,药店出售的奶粉获得了相关部门的审批,奶粉是由公司统一进货配送,由于不在医保范围内,不能刷医保卡购买。 吕炜告诉记者,他们药店的这些奶粉摆上货架销售已经2个月了,但是购买者寥寥无几。“很少有市民来购买奶粉,一个月卖不了10桶,基本上很少有人会知道药店也卖奶粉的事。”吕炜分析说。 原因 价格无优势市民没习惯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药店婴儿奶粉的销售情况明显遇冷,价格无优势、销售渠道不专业以及短期内消费者消费习惯难改变等,都是造成奶粉药店销售遇冷的原因。 该药店的张姓经理说:“奶粉进入药店才几个月,大部分市民不了解也还不习惯药店这个购买渠道,另外,一些药店对销售奶粉也不积极,造成药店奶粉市场整体比较冷淡。而到母婴店可以一站式购物,吃喝玩乐用,什么都有,店面一般开在小区附近,所以附近的妈妈都比较习惯到那里购买奶粉。” 另外,张经理表示,一些品牌奶粉对药店渠道并不重视,导致药店的进货价、零售价和其他渠道相比并无优势。而且,药店卖奶粉属于“试水”,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市民 有的支持有的不看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这次奶粉初步“试水”进药店销售,市民对此意见不一。 已是准妈妈的李晓丽近日开始对奶粉格外关注,她表示,销售渠道并不是决定奶粉质量的关键因素。“买奶粉一看品种是否丰富,二看价格是否便宜,三得必须保证是正品。只要能满足这些要求,多一条渠道购买也是好事。”李晓丽说,她觉得药品销售的环节把关较严,奶粉进入药店,相对于一般的销售渠道来说,应该能有效阻止劣质奶粉以合法身份流入市场。 市民李浩也表示,他买奶粉更看重奶粉的质量和安全,“如果在药店买奶粉能刷医保卡的话,我会感兴趣。但是如果是用现金,且药店的奶粉价格与其它卖场差别不大甚至更高的话,那我不会选择从药店买。毕竟习惯了去商场和超市买奶粉,而且质量是一样的。” 市民杨明超分析说:“从销售量和销售渠道来看,药店的覆盖面不如超市和母婴店多,销量少,渠道相对集中。所以奶粉在药店能不能赢得消费者信赖,占领市场的一席之地还有待进一步观望。” 对奶粉了解很深的隋湘燕女士,对药店卖奶粉不是很看好,“如果奶粉还是那些奶粉,质量也还是原来的质量,只是换一个地方销售,那么市民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不会恢复。”隋湘燕说。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隋炜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