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欠雨水,今年的地瓜没长大
2013年10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欠雨水,今年的地瓜没长大
  周丽珍拿着这些小地瓜很无奈。
  村民们将地瓜装进袋子里。



◎临朐县辛寨镇岳庄村的地瓜产量比往年减少了约六成 ◎减产主因是八九月份正值“膨大期”的地瓜没有“喝饱”
  每到这个季节,就是地瓜收获的时候,但是瓜农们今年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由于今年八九月份雨水少,让正值“膨大期”的地瓜没有得到及时的水分,所以今年的地瓜个头小、成品瓜少、产量比往年减少了约六成。虽然产量降低了,但是部分品种的地瓜价格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10月24日,记者来到临朐县辛寨镇岳庄村附近的地瓜地里看到,不少村民对着又小又少的地瓜唉声叹气。

记者探访
  地瓜减产,村民很无奈
  “你看看这些地瓜,个头这么小根本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了,真是疼人啊。”24日上午9时,记者在辛寨镇岳庄村南头的地瓜地里见到了唉声叹气的村民周丽珍。她告诉记者,自己从记事起,家里就一直种着地瓜。“俺们这里是丘陵,就种地瓜、花生啥的”。
  记者看到,周丽珍一边用锄刨着瓜秧,一边把地瓜拾起来,拍拍地瓜上的泥土,然后扔进身后的袋子里。走了大概20米的距离,她也没刨出几个像样的地瓜,大部分个头都比较小,最小的只有拇指粗细,而且很多瓜秧上面只结了一个瓜。“往年的时候,每棵瓜秧上能有两三个瓜,而且个头都比较大。你看看今年,每棵瓜秧上也就一个瓜,大部分都跟小萝卜头一样。”周丽珍无奈地说道。
  周丽珍告诉记者,跟往年比较,今年的收成减少了有六成。“我记得去年和前年每亩地能产五六千斤地瓜,今年每亩地也就两千多斤吧!”周丽珍种着近10亩的地瓜,算起来能减产三四万斤。一下子少了一大半的收成,让周丽珍很是无法接受。

业内人士
  种普通瓜,瓜农赔大了
  临朐县辛寨镇意合甘薯合作社理事长马谦利告诉记者,地瓜品种不同,收购价也不同。“拿好一点的紫薯来说,去年的收购价是0.8元多一斤,今年涨到1.7元,算是地瓜里面上涨的最多的。”
  尽管紫薯价格上涨,马谦利还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去年0.8元一斤算,一亩地6000斤能卖4800元。今年1.7元一斤,一亩地2000斤只能卖3400元,一亩地还是亏损了1000多元。”而且今年的地瓜很多都个头小不属于“成品瓜”,收购价格也就在0.8元一斤,这样算来,利润会更低。
  而对于一些普通的地瓜品种,马谦利表示,种植户今年可能连个瓜秧肥料钱都挣不回来。去年普通地瓜品种收购价格在0.3元一斤左右,今年价格并未有明显上涨。按一亩地产2000斤算,就收入600元。“早期瓜农投入的瓜秧钱和肥料钱就800多元,加上平时人工耗费,这部分瓜农是赔大了。”马谦利说。
原因探析
  “膨大期”,雨水不给力
  据潍坊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郑以宏介绍,由于市内较平缓的地区大部分都种植了小麦和蔬菜,所以只有在一些山地才会种植地瓜。由于山地地形特殊,灌溉水源无法及时补充,所以今年整个潍坊市内的地瓜都出现了大幅减产的现象。
  郑以宏告诉记者,今年地瓜生长环境的确非常“特殊”。由于七月份降水较多,导致了光照条件不好,气温较低,地瓜在生长初期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育。到了八九月份,地瓜在“膨大期”没有得到充足的水分,没有水分的输送,地瓜就无法吸收太多肥料,导致了整个地瓜的减产。
  此外,周丽珍向记者表示,除了气象原因外,由于当地处丘陵地区,路面起伏不平,所以无法及时补充灌溉用水,也是地瓜今年收成不高的一个原因。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