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04版:青州读本·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三年按压“渐冻”丈夫5000万次
2013年10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年按压“渐冻”丈夫5000万次
  马来亚生前拍摄的全家福。
  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陈青春抑制不住流泪。



公益微电影《马来亚的青春》上线,网友大赞马来亚的妻子陈青春
  为维系丈夫的生命,青州市渐冻病人马来亚的妻子陈青春三年来昼夜不停为丈夫按压胸部,直到今年3月7日马来亚离开人世。10月20日,取材自这个真实故事的公益微电影《马来亚的青春》在视频网站上线,引起社会各界对“渐冻症”的关注,陈青春面对绝症爱人马来亚依然不离不弃直至爱人最后一刻的故事也感动了万千观众。10月23日,记者来到青州市云门山街道西牟社区采访了陈青春,听她讲述了她和马来亚的故事。
  三年来
给丈夫按压5000万次

  10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青州市云门山街道西牟社区。距离将军山路不远,一排整齐的杨树前面四间新建的平房,就是陈青春和女儿马姿懿栖身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马来亚在世时陈青春一家借住在陈青春姐姐家的房子里,后来房子拆迁了,今年夏天她和女儿刚搬到这个新家。  “这所房子是去年年底开始建设的,还未建成马来亚就走了。他光受罪了,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他却没有机会享福了。”回忆起以前的时光,陈青春的眼中泛起了泪花。她翻出一本影集,向记者讲述了她和马来亚的故事。
  马来亚与陈青春是大学同学,毕业结婚后,他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在2009年初春的一天,马来亚的身体突然被“冻”住了,从此这个家庭的所有幸福和希望也被彻底冰封。
  “那时候我们的生活刚有起色,正准备买房安家。”陈青春讲述,马来亚是辽宁省铁岭市鸡冠乡人,他们相识于沈阳一所大学,2003年两人在青州结了婚。2006年,陈青春和马来亚先后在东营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他收入高,一个月六七千,”陈青春说,那时两个人加起来一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
  后来,马来亚的父母相继去世,他俩还上欠款后又积攒了七八万元钱,准备再攒一点钱买套房子正式安顿下来。那段时间马来亚工作稳定且时间充裕,每天下了班便拉着同事去看房子,但是好日子刚过了一年多,马来亚便生病了。
  后来,马来亚的病情发展到只能在医院里靠呼吸机生存。在历经一年的寻医问药最终无果后,陈青春带马来亚回到青州。为了辅助马来亚呼吸,延长他的生命,陈青春开始用双手每隔两秒钟为马来亚按压胸部,这一按就是整整3年。
  3年时间陈青春整整按压了近5000万下,而在这3年当中,她每天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每天至少重复按压3万余次。如果隔20秒不按,马来亚的生命随时可能终止。陈青春说,她坚持是因为爱情,也因为女儿,有丈夫在,家就在,她不想女儿一放学推开家门,就再也看不到爸爸了……
难过时
翻看照片回忆美好时光

  马来亚去世后,原来挂在他病床前的大幅全家福照片被陈青春收藏到了衣橱中。睹物思人,虽然现在马来亚去世半年多了,每次想起他陈青春仍抑制不住流泪。
  陈青春拿出收藏在衣橱中的全家福告诉记者,这张全家福是马来亚生病之后照的,那时候他们的女儿已经好几岁了。
  记者看到,照片上的马来亚还没有被病魔击倒,精神帅气,陈青春穿着洁白的婚纱,可爱的女儿露出幸福的笑容。
  “结婚的时候经济条件不好,就只领了结婚证,没拍婚纱照。”陈青春回忆道,2009年,马来亚查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之后,他提议去补拍结婚照,于是一家三口就拍了这一组照片。
  陈青春告诉记者,丈夫刚病倒的时候,她的精神高度紧张。“有一段时间我们住在辽宁马来亚的姐姐家里,一家人睡在一个大炕上。有时候半夜醒来,看见旁边没有人给他按压,便条件反射地跳起来按压,经常按错人,把他姐姐家的小孩当成马来亚。”陈青春说。
  陈青春告诉记者,过去的三年她虽然非常辛苦,可是从来没想过放弃。每次觉得辛苦便抬头看看墙上的照片,回忆曾经美好的点滴。
  “为了丈夫能活着,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陈青春眼中仍然能看到当时的坚持。陈青春说,她每隔两秒就用双手为马来亚按压胸部,每天至少重复按压3万余次,如果丈夫能够活过来,就算每天为丈夫24小时按压,她都无怨无悔。
  在陈青春眼中,马来亚是个重感情、有责任感、有才华的人。“我们都是学焊接工艺的,工作后他做了焊接工,而我做了机械设计,而他机械设计也精通,我工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就会问他,”陈青春说,“马来亚对自己的家人也非常好,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嫁给马来亚!”
下决心
做志愿者帮助困难家庭

  记者了解到,陈青春的女儿马姿懿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好也非常懂事。
  陈青春原来的同事帮她联系了一家企业,做焊接工。“马来亚生病的这几年,学校为女儿申请了特困生补助,如果找到工作,下一年就不再申请了。”陈青春说。
  三年前,青州的志愿者通过媒体了解到陈青春和马来亚的故事,便开始对他们一家进行帮助。有一次马来亚病重需要送急诊,因为不能停止按压,陈青春只好坐在担架上,几名志愿者用担架抬着他们两个人走上较为陡峭的台阶。“一位杨会长已经60多岁了,也在前面抬担架,”陈青春说,她十分感激那些一直帮助他们的人。
  陈青春说,她有一个心愿,等自己找到工作后她要去看看那些志愿者,当面感谢他们,并且她也要做志愿者,帮助那些正在受苦的人,尤其是那些有渐冻症病人的家庭。
◎相关链接
  《马来亚的青春》
引起“渐冻”反响

  公益微电影《马来亚的青春》自10月20日在视频网站上线后引起很大反响,很多观众被陈青春面对绝症爱人马来亚依然不离不弃的精神所感动,观众纷纷表示,陈青春身上不仅蕴含着中国女性特有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女性正能量的代言人。
  网友大树在电影评论中说:“陈青春就是一个活菩萨,没有她为马来亚争分夺秒按压胸部帮助其呼吸,马来亚根本挺不到2013年的3月”;网友郑龙说:“陈青春理应获得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同时她也给人们出了一个命题,就是当我们的另一半身患绝症,我们是放弃还是不离不弃?坚持是为了希望,为绝望的坚持到底是因为责任还是爱……”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秘书长王志力在首映式上就明确表示,像“渐冻症”这样的不治之症,民政部门和慈善部门未来也会建立相应的帮助机制,中国的公益与慈善正有序地走向健康,像“渐冻症”这样的顽症,未来一定会得到国家卫生部门的重视。
  “渐冻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因为特征表现是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症”,由于目前没有特效药,而与癌症、艾滋病等疾病并列为世界五大顽症,渐冻症患者不分年龄段,不分性别,防不胜防,目前在中国约有20万的渐冻症患者挣扎在死亡边缘。
  卜青文导演谈到创作拍摄这部微电影的初衷时表示,他除了被陈青春的事迹所感动外,更重要的是他想发挥传媒人的力量,让人们真正了解渐冻症群体。“一个家庭有一个人被‘渐冻’,整个家庭的幸福也随之被冰冻,所以说,‘渐冻病’不是个体的渐冻,而是涉及整个家庭。”卜青文说。
  卜青文表示,如果以后有能通过微电影来向大家宣传一些绝症的病理知识的题材他还会继续拍,《马来亚的青春》仅仅是一个开始。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晓源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