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暴力伤医,一周连发三次 |
◎医患矛盾再引关注,沟通不畅互不信任是主因 ◎没有职业安全感,近八成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 |
|
|
28日上午,数百名来自温岭医疗系统的医务人员举行抗议,期望当地市政府领导关注医护人员人身安全,杜绝医院内出现医疗暴力。
28日,家属和同事护送王云杰遗体上车。 |
|

|
|
浙江温岭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被刺事件尘埃未定,江西南昌又发生持刀劫持护士事件,再次将公众视线集中到医患矛盾纠纷。对于近期接连发生的患者及家属打砸医院恶性事件,医护界纷纷发声:“真没有职业安全感!”最新医师执业状况调查显示,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在加配保安的同时,社会各界该如何有效缓解医患冲突恶化,为医院良好秩序和医护人员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调查 医院年伤医事件27次 据统计,10月份全国已发生3起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向医生行凶的事件,2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内,一名患者家属因医生未能救活患者而将两名医生打伤;25日的温岭杀医血案;27日的南昌持刀劫持护士事件,这些再次将医患关系推上风口浪尖。医患曾是社会里最亲密也是最有人情味的关系之一,为何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变得如此脆弱甚至可怕? 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中国医师协会2011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78%的受访医生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穿上白大褂。 上海一位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感慨,“这样下去,必然是医患两败俱伤,患者很难得到医生最全力的救治,因为在医疗水平的限制下,最全力的救治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风险,而更高的风险在目前对一个医生就意味着可能的医疗纠纷甚至人身威胁,医疗从业者救治患者之外还要顾及自己的人身安危。”这位临床一线神经外科医生还表示,现在的医学生生源和十多年前比,已有下降。 探因 问诊时间短沟通不畅 近年来发生的恶性伤医事件,大多出现在大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血管外科张强医生说,大医院天天人满为患,医生劳动强度超负荷。和欧美医生每天十来个病人的接诊量相比,中国很多医生每天要面对五六十甚至更多的病人。平均到每个病人,只能给予五六分钟,如此短暂的时间,医患沟通如何能做到充分? 一位心理医生说,有研究显示,中国医生工作压力大、自杀率高,已属于最不健康的职业之一了,而现在部分病人对医生的不理解、不信任情绪更令这份职业成为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医生作为救人者,自己的生命安全应该首先得到保障。如果带着恐惧感上班,医生容易出于自我保护对病人过度检查,而外科医生遇到手术风险较大的病人,容易倾向选择不开刀。 纵使有医患纠纷、医疗事故,也绝不该以这种方式泄愤。其实医患关系的基础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律师 患者家属负法律责任 上海盛沃律师事务所臧高韵律师说,患者去医院看病,是与医院建立医疗关系,而不是与医生个人直接建立相应的医疗法律关系,医生看病属于职务行为。如果患者对医疗结果不满并产生矛盾,应直接找医院,而不应将不满直接发泄到医生个人身上。 医闹事件,如果涉嫌在医院所在的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扰乱正常医疗秩序,达到严重程序,公安部门可追究其寻衅滋事罪直至判处其刑事责任。若涉及人身伤害,构成轻微伤以上,则可能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患者和家属来说,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因看病过程中发生纠纷的法律关系主体是与医院建立的。任何过激的行为对处理医患纠纷都有害无益。如果确实发生了医疗纠纷,应向医院所在专门处理医患纠纷的投诉调解部门投诉,如果经投诉并协商仍然无法得到满意结果,也可向法院起诉,在此期间需注意保留相关证据、采取封存病历等。
浙江温岭伤医事件 10月25日,浙江温岭发生患者杀医致1死2伤事件,33岁的嫌疑人连某某,因对手术不满意持刀行凶,医生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另外2人还在观察治疗。其中一名重伤医生心包被刺伤、纵隔穿透伤;另一名伤者右上胸被刺伤。 27日,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遇害医生王云杰的遗体在医院解剖后,院方未征得死者遗属同意,试图擅自将王云杰遗体送往殡仪馆火化,遭死者家属及医护人员阻拦,温岭警方出动警车赴现场维持秩序。经与家属协商沟通,征得家属同意后,王云杰医生的遗体在家人和同事的陪同下,于28日早上送往温岭市殡仪馆,将于近日召开追悼会。 据连某某妹妹说,连某某被诊断出患有“持久妄想症障碍”,10月15日才出院。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 南昌女护士遭劫持 10月27日下午5时许,南昌市第一医院内,一名男子持刀劫持了一名护士,后被警察制服。据称,该男子是因家庭原因,产生要找人垫背的想法。 劫持护士的男子为南昌市本地人,今年23岁,据被劫持者万护士回忆称,该男子当时向她借手机报警,他认为哥哥要害他,希望与母亲取得联系。万护士称,后来她趁机打掉了男子的水果刀并大喊一声,守候在门口的民警听到叫声冲进去控制住了劫持者。万护士脖子和左手受了伤,脖子上缝了两针。 据南昌警方介绍,目前已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尿检,结果显示为阳性。这名犯罪嫌疑人可能吸食过毒品,因而产生幻觉,挟持了被害人。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声音 少了位医生就少了份医疗资源 面对医护人员频频遭遇人身安全事件,医护人员纷纷在微博、微信上声援希望公众尊重医生这一职业。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张鸿褀主任的一封《给患者及家属的信》在网上流传甚广。 “作为一名从业将近20年的外科医生,我成功救治过无数的患者,也碰到过无数让我心寒的家属和患者,”张主任在文中说,“当然我也有不成功的病例,或者是有并发症的病例,我会和你们一样伤心、气馁、不思茶饭,甚至抱头痛哭。每一次的失败对我们都是一次不亚于您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最近发生的令人发指的恶性伤医事件让我陷入深深的彷徨,我是不是还要继续我的工作?!”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治医师王颖婵呼吁,“不要再做任何伤害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的事了。少了位医生,病人不就少了份医疗资源?医生时时面对繁忙的工作和科研压力,但没有什么比起生命安全来说更重要。”王颖婵医师说,医生也有家人和孩子。
化解 和睦家设“黄色按钮”保护医生 美式管理的北京和睦家医院,对病人的服务以周到著称,但同样也会遇到病人不满或发生医患矛盾的情况。北京和睦家医院血管外科张强医生介绍,该院有一个员工保护机制。在医院大部分电话上有一个黄色快捷键按钮,如果有人对医护人员等医院员工使用了语言或肢体暴力,任何人都可通过黄色按钮求救。一般在几分钟内,楼层经理和保安就会赶到现场,化解危机。通常一些医患矛盾尚在语言暴力阶段就被处理掉了。 除黄色按钮外,一些国外的医院也会使用蓝色按钮或绿色按钮等来起到类似作用。此外,在保护医生人身安全的同时,这些按钮还有一个功能:当病人在电梯、楼梯、楼道里晕倒时,任何人都可立刻按按钮求救。 小小一个报警按钮,不仅能带给医生一定的安全感,更能看出一家医院对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视程度。
建议 应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医院“聘用足够的保安员,确保安全防范力量满足工作需要”。保安员数量应当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的3‰的标准配备。 有专家建议,可以把医院的安全管理机制纳入医院评审,在发达国家,员工安全保护机制是评审一家医院的重要指标,如果医院无法保证医生的人身安全,可能连开张的执照都拿不到。一位曾担任医院医疗纠纷调节委员会主任的资深医师表示,“是否可以设定一个类似‘发言人’的中间角色,这个发言人懂政策、懂法、又懂医,能把深奥的医疗程序通过浅显的解释为患者做个‘翻译’,为老百姓做好解读工作,有利于医患双方沟通。” 据《新闻晚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