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美国监听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打响攻“监”反击战
2013年10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响攻“监”反击战
◎丑闻持续发酵,北京上海等在监听之列 ◎多国纷纷出台反制措施,加强通讯保密
  当地时间10月29日,在美国华盛顿,抗议者旁听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左一)在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上的发言。        CFP供图



  6月16日
  美被曝在G20会议上监听俄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的电话
  9月1日
  美国安局被曝监听巴西总统罗塞夫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
  10月23日
  《镜报》称默克尔的手机遭到美国安局窃听十余年
  10月30日
  《明镜》周刊称,北京上海成都等被美列为监听城市

  尽管美国一再辩解,却没能挡住“监听门”的一再升级,如今被惹怒的欧洲多国,纷纷出台反制监控的措施。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29日声称,媒体关于国安局搜集数以百万计欧洲公民情报的报道“错误”,这些情报由欧洲情报机构搜集,秘密提供给美方。奥巴马声称对监控盟国领导人一事并不知情,但遭到情报官员反驳。

  最新爆料
  被指在京沪设监听站
  据德国《明镜》周刊引述美国国家安全局文件指出,美国在全球约80个地点设有特殊情报搜集部(SCS),该刊网站发布的短片显示,北京、上海、成都、台北、香港等城市榜上有名,美国在东亚两个盟友韩国与日本则不在名单之上。根据《明镜》此前报道,SCS专门监控所在地区政府部门的通讯。
  此外,报道称美国情报部门在美驻柏林使馆房顶设置了监听站。该监听站可截收微波、毫米波、移动和无线网络信号,可能在窃听默克尔手机上发挥重要作用。据悉,对美驻德使馆的热成像扫描也证实了这一点,屋顶温度明显高于建筑物其他区域。
  情报共享
  信息由欧洲提供给美
  亚历山大当天在国会听证会上说,根据长期情报协议,这些信息由欧洲提供给美方。
  亚历山大告诉国会议员,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披露的特殊文件,其中提及的数据既非由国安局搜集,也非由美国其他情报机构搜集,并不包括某些欧洲国家境内的通话记录。
  亚历山大说,外国情报机构在战区和境外其他地区搜集电话记录,然后提供给美国国安局,而这种做法被法国和西班牙媒体误解,以为美国国安局在他们的国家内从事监听活动。
  他说,得出美国搜集这些情报的“结论错误。这些情报针对欧洲公民而搜集也错误。两者都不是”。

  盟友默认
  美国把他们给“涮”了
  法国官员拒绝回应亚历山大的说法。
  意大利驻美大使馆没有立即回复《华尔街日报》有关亚历山大证词的采访要求。
  一名西班牙官员说,西班牙与美国的情报合作仅限于马里和阿富汗战区,以及某些针对极端组织的国际行动;《世界报》报道的遭窃听通话是在上述行动中搜集,并非发生在西班牙境内。
  有关通话数据由欧洲情报机构搜集的说法,可能令对美国横加指责的欧洲盟友脸面无光。美国前国务院官员詹姆斯·刘易斯声称,美国的行为并未脱离国际规范,“恰是惯例”。
  美国之所以能够做到监控悄无声息,大大受益于与其盟友的情报共享以及情报收集上的配合。只是在与美国共享情报的同时,盟友却同时在被美国监控,可以说是美国把他们“涮了一把”。

国际观察
监听丑闻凸显美网络信息“技术霸权”
  自“揭秘者”斯诺登曝光美国“棱镜门”计划以来,美国情报机构的监听丑闻持续发酵。继法国、德国、西班牙近期被曝遭监听之后,事件又蔓延到了意大利。
  路透社29日消息称,一家解密网站透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在2012年12月10日至2013年1月8日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对意大利4600万次通话的原数据实施监听。另外,美国对意大利的电信网络、政府、公司也都分别进行了监控。其“间谍”行为触怒昔日盟友,各国纷纷表态要求美国做出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卫东认为,美国之所以会投入巨额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全球范围的监听,原因之一是美政府在内政上不自信。刘卫东解释说,“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一直面临反恐压力,如果再有恐怖袭击,其政府形象和党派政治会遭受很大冲击,以至危急总统连任,所以美国会想法设法阻止类似事情发生。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的霸权主义,主要表现在技术上的霸权”,刘卫东在接受采访中表示,美国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领域有着绝对的技术优势,它利用这种优势窃取信息,在国际行动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将技术优势转为战略优势,谋求实际利益。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看来,监听事件主要对欧美间的盟国信任造成了影响。但欧美的同盟关系是由双方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等多项因素构成,“如果这种关系占100分,监听丑闻造成的损失可能还不到10分”。事件可能会造成短期效应,比如欧洲国家会提高警惕,加强数据安全方面的防范措施,但从长期来看,二者间共同的战略利益更为重要,合作才是欧美着眼的大局。可以说,“监听门”爆发后,欧洲各国“雷声大雨点小”的反应是预料之中的,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美国的技术霸权。
  在谈到如何防范和应对他国监听时,两位专家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技术才是硬道理。刘卫东指出,互联网领域基本处于完全的无政府状态,技术水平高的一方会占有绝对的主导权,技术水平低的国家自然处在被动局面。“监听门”带来的最现实结论就是,各国必须大力推动网络技术发展和管理,不能任由一国或几国为所欲为。
  法、德两国此前曾提议建立互联网安全方面的合作规则,冯仲平对此评论说,订立安全规则的标准很难确定,很难取得公认的结果,美国仍然可以通过技术优势左右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以保障其既得利益。
  从现阶段看来,监听丑闻还将进一步发酵,欧美也面临着危机处理的考验。随着受牵连国家范围的不断扩大,美国可能会做出表面上的让步,但很难有实质性的决策变化。各国除加强网络技术发展外,还可以通过本国立法来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从技术、法律两个角度进行防范。
  如何实施
  五个级别监听全球
  美国如何悄无声息地监控全球?又是怎么暗箱操作的?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称,根据爆料者斯诺登披露的文件,美国有着一整套“情报监控目标系统”,将各国从最高等级(红)到最低等级(蓝)分了五个级别,而且从经贸到科技,各国都有着不同的“监控重点”。
  有关人员“底儿掉式”复制电脑硬盘内文件以及在传真机等电子通信装备上安装窃听器,包括动用间谍卫星、配备常规或红外线镜头的无人机,利用黑客技术窃取境外电脑终端信息等。
  国安局借助美国政府官员的配合,获得他国政治或军事领导人的多项联系方式,包括直线电话、传真、家庭电话和手机等。
  各国反制
  多从手机安全下手
  如今被惹怒的欧洲多国,纷纷出台反制监控的措施。
  德国买入一批搭载特别安全装置的黑莓Z10手机。法国则为高官打造加密手机。
  普京办公室沿用前苏联时期的“古典造型”,通常不用拨号,只有各种神秘字母。
  英国军情六处总部三层玻璃能防止窃听和电子干扰。
  比利时首相请部长们不要携带智能手机参加政府会议。
  此外,据俄罗斯RT电视台网站报道,德国、法国等21个国家正在商讨达成一项联合决议,对针对外国领土的、“不分青红皂白”的监听行为进行谴责。
  总统发声
  对此表示并不知情
  美国监控欧洲盟国政要及民众通讯,这一风波令总统奥巴马内外交困。除了导致外交关系紧张之外,还引起了情报官员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内斗”。奥巴马声称对监控盟国领导人一事并不知情,但遭到情报官员反驳。
  美国针对欧洲盟友的“窃听门”风波快速发酵。德国、法国等国政府已要求奥巴马政府作出解释。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称,国会应考虑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彻查美国监控外国领袖事件,并确认总统对监控的了解程度及何时知情。
  据英国《卫报》报道,奥巴马早前委任高层专家小组,就美国监控计划曝光对政府公信力及美国外交关系的影响作评估,并向白宫建议可行的改革方案。报告部分内容会解密向公众公开,料于12月中旬完成。知情高级官员称,中期报告料于11月中旬呈交奥巴马。   本报综合新华社、央视、《法制晚报》、《新闻晚报》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