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奎文区虞新街上几名市民在菜摊前选购蔬菜。 |
|

|
|
◎记者走访城区菜市场及超市发现,多数蔬菜两三元钱一斤 ◎批发价高零售不敢加价太多,菜贩称销量减少收益受影响 近来天气逐渐变冷,菜价也随之一路上涨。11月4日,记者走访城区几个菜市场及超市发现,除萝卜、白菜外,多数蔬菜每斤都在二三元,而大姜更是上涨到了每斤八九元钱。在市民感叹菜价太贵的同时,菜贩也纷纷诉苦,蔬菜贵了,他们的利润并没有跟着涨,销量反而越来越少。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受今年天气影响,很多蔬菜减产,供应量减少价格自然会上涨。
菜贩说不太敢进货了 4日中午,记者来到奎文区虞新街,在几个菜摊前看到,许多前来买菜的市民一边挑选蔬菜一边抱怨最近的菜价贵了不少。 一名摊主告诉记者,他老家是安丘,他的摊位上共有三十几种蔬菜,除萝卜1元/斤、白菜0.75元/斤外,其余的菜每斤都在2元以上。”该摊主表示,批发价贵了,他们进货后零卖的时候不敢加价太多,“现在的价格市民已经嫌贵,买得很少,如果把卖价提高了,买得就更少了,到时候生意更难做了。”该摊主告诉记者。 该摊主对记者说,他每天凌晨4时就要到南下河市场批发蔬菜,然后回来摆摊,一直忙到晚上7时许。“一天忙活17个小时,菜价贵了以后,市民买得少了,一天赚不到多少钱。”该摊主告诉记者,他有时候一天才能赚三四十元,批发回来的菜好的时候能卖出去三分之二,剩下的蔬菜只能留着第二天再卖,但是像菠菜、油麦菜等,叶子很容易坏掉,到了第二天只能赔本处理。 随后,记者来到奎文区李家小区菜市场。“今年菜太贵了,有些菜我都不敢进货。”常年在此摆摊卖菜的李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南下河市场白菜的批发价在0.6元/斤左右,进货后卖贵了没有人买,卖便宜了折本,“再过几天看看吧,如果价格一直这么高,我就先不卖白菜了”。 记者在佳乐家新华店看到,蔬菜区价格牌上的标价都在三四元每斤,生姜更是标价9.45元/斤,1元左右的菜只有几样。 市民逛菜市减量购买 “我记得上个月拿着20元钱来菜市场还能买很多菜,你看看我今天买这些菜就花了15元钱。”家住西上虞社区的王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下他所买的蔬菜,2个土豆、2根葱、1个卷心菜、3个洋葱、4头蒜。“你别看我买得种类多,但每一样都是只买一点点。”王先生无奈地说,以前菜便宜的时候,他都一买就是两三斤,现在菜贵了只能每样一斤半斤地买,多选几样。 记者在虞新街上一个菜摊前观察发现,有不少市民问完菜价后,会挑选一些让摊主先称一下,如果总价偏高就不要了。“现在菜贵了,不少人来买菜都是先过称,再看总价多少,合算就要,不合算就不要了。以前要是市民来买菜,如果总价高了,他们会说少买点,但现在他们就直接不要了。”摊主说着将过称后市民嫌价钱高的菠菜放回了原处。 正在李家小区菜市场上买菜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主要负责在家给孩子做饭,“现在菜贵了,钱就得省着花,以前只要是孩子喜欢吃的菜就买,现在只要当天吃不到的菜我就不买了。”王女士说,现在菜越来越贵,上个月的时候买一次菜二三十元钱就够了,而现在随便买几样菜就得花近50元。 受天气影响产量减少 至于为什么菜价涨得如此高,不少菜贩摊主都表示,蔬菜涨价跟蔬菜供应量减少有很大关系。“我去南下河进菜的时候,卖西红柿的只有两三个人,每人守着一车货,如果我们去晚了别说价格贵,连货都没有。”一名摊主告诉记者。至于过几天蔬菜会不会降价,该摊主表示现在天冷了,加之快过年了,菜价想再降下来有难度。 随后,记者联系到寿光市稻田镇官庄村的种植户李海燕,他们村的大棚里主要是种植小西红柿跟青椒。“由于今年的天气太热,他们村种的西红柿普遍减产。”李海燕指着一串小西红柿告诉记者,往年的时候,一个枝头能结二三十个小西红柿,而今年一个枝头才挂十几个果。 李海燕告诉记者,去年过年的时候,小西红柿收购价每斤仅两三元钱,而今年10月份的时候千禧的收购价已经到了5元钱,而春桃的价格更高。“价格翻了一番多,即便减产,收入也跟去年差不了多少。”李海燕说。 卓创资讯蔬菜方面的分析师郭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整体来看蔬菜价格都比较高,涨势比较厉害的属生姜。“去年价格比较低,农民种植面积减少了,加之今年上半年干旱,生姜普遍减产20%-30%,此外今年5月份毒姜事件,农户拔姜比较多。”郭女士分析说,受今年天气的影响,很多蔬菜的产量都受到了影响,产量减少后,价格自然会有所上涨。 文/图 本报记者 窦圆娜 张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