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曼加里安”号造价低廉,性能难保证 ◎已进地球同步轨道,明年九月或抵达 当地时间5日14时38分,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从印度南部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发射后40分钟内,“曼加里安”号从火箭上分离,进入地球同步轨道。有分析认为,如果发射成功,该探测器将在2014年9月底到达火星,将是亚洲国家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印度将成为继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后第四个成功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国家。 造价 为波音梦想飞机一半 “曼加里安”号项目由印度太空研究组织研发,耗资43亿印度卢比(约合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架波音梦想客机造价的一半。这项计划被认为是一项“低廉的任务”,而且去年8月份印度才宣布火星发射探测器计划,预算只有45亿印度卢比,整个准备过程也只用了15个月。就在5年前,印度发射了有史以来造价最低的月球探测器。 这是印度第一次向火星发射探测器。此前有分析指出,任务很可能失败。ISRO主席拉达克里什南表示,探测结果固然重要,但是由印度人自主发射和探测的全过程才最重要,“就(探测)火星来看,全球进行了51次任务,只有21次成功。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据悉,“曼加里安”号及其运载火箭50%左右部分都是由印度本国自主研发。 现状 已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当地时间5日14时38分(北京时间17时8分),“曼加里安”号在斯里赫里戈达岛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搭载“曼加里安”号的火箭升空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称,火星探测器任务的所有系统运行良好。 在火星探测器升空1个多小时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负责人宣布,运载火箭已将探测器送入地球同步轨道,火星探测器发射第一阶段已获得成功,他向整个研究组织祝贺。 此后“曼加里安”号将在11月6日至9日、11日和16日进行6次升轨,进入更高轨道。 任务 预计明年9月抵达火星 印度的这架“火星飞船”是一个无人驾驶的飞行器,体重1.35吨,外皮包裹着金色反光箔。它随身携带着四台测量仪器和一台火星照相机。 据悉,搭载火箭用40分钟把“火星飞船”送入地球轨道,不过由于推力不够大,“火星飞船”不能直接离开地球大气层,需绕地球飞行20天到25天,获得足够速度后,再奔赴火星。 如果一切顺利,“火星飞船”将在太空中飞行300多天,航程6.8亿公里,预计在2014年9月24日抵达火星。它的任务是测量火星大气,希望能探寻到甲烷的痕迹。这可能有助于证明火星曾经、甚至现在仍然存在生命。它将研究火星表面、大气和矿物特征,绘制火星表面地图,并传送光学数据,探测任务为期6个月。 新闻纵深 被指与中国展开太空竞赛 如果此次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印度将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第四个成功实施火星探测的国家或组织。近年来,由于中国、日本等都在积极发展空间探索事业,不免令人联想起印度意在与周边国家进行竞争。 英国《卫报》称,印度首次发射探测器不止是为证明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也并非简单地显示科技实力,而是意在与中国的太空竞争。但加拿大麦基尔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拉姆·贾库认为,亚洲国家围绕太空实力的竞争有别于当年美苏军备竞赛,“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争夺自然资源……印度火星项目向世界释放信号,展示寻找资源的平等、付出和能力”。 对于太空竞赛的说法,ISRO主席拉达克里什南否认印度此举是与中国竞争。“无论印度、美国、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有自身优先关注与发展的着重点。与其说印度在与别的国家竞赛,不如说是在和自己赛跑。”
批评人士指责决定“不当” 火星项目在印度国内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在火星项目支持者看来,发展太空科技,有助于民用科技的提升,比如,由于太空科技的发展,可以为印度民众提供更精确的天气预报。在上个月的一场大型飓风之前,政府根据精确讯息,提前疏散了100万人,拯救了数千人的生命。 但就在去年印度总理辛格宣布“太空飞船”计划的那个星期,印度6亿人口遭遇了世界上最严重的断电。因此,虽然很多人都沉醉于民族自豪感,但印度国内批评人士仍尖锐指出,在印度还有数亿人口挣扎在绝对贫困线之下时,耗巨资发射飞船的决定“不当”。 印度有3.5亿人口每天收入低于1.25美元,一半的人口用不上厕所,三分之一的儿童营养不良,三分之一的人口用不上电。对于争议,空间安全专家拉贾戈帕兰给出这样的解释,“面包和枪的争论在印度确实存在,但印度并不处在有利的周边环境中”。 外媒吐槽“厕所问题更急迫” 印度《印度快报》:“印度正在开启太空探索技术方面里程碑式的尝试。” 德国电信网:“新兴经济强国印度至今没有到达任何星球,却要发送无人探测器到火星。这样就可以一跃成为火星精英国家俱乐部成员。” 阿联酋《国民报》:“一个洋葱价格上涨就能让数百万家庭生活预算紧张的国家,能承担得起造价45亿卢比的火星任务吗?它能不这么做吗?” 美国《华尔街日报》:“印度每年花在空间项目上的资金有680亿卢比(合11亿美元),有20颗在轨卫星执行通讯和遥感等任务。批评人士称,在一个有3.5亿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1/3的人口用不上电的国家,更多的精力应该用来解决地球上的问题。” “印度正在冒失地尝试去抵达一个从来没有亚洲国家抵达的地方。” 英国《每日电讯报》:“相比发射火星探测器,印度解决厕所问题更急迫。” 专家分析 廉价难保性能,成功几率不大 航天专家庞之浩表示,印度花15个月建造火星探测器,时间确实太短,应该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而相比美国、欧洲等,印度7000多万美元的花费是最廉价的,这可能会导致航天器的性能无法得到保障。 庞之浩对印度火星探测器能否成功发射并不乐观,他用“从东京将高尔夫球准确地打进位于巴黎的球洞”形容探测器能够顺利进入火星轨道的难度。他说,印度在空间探测方面并没有特别领先的技术,“一切都是未知数”。 庞之浩认为,印度发射火星探测器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因为印度曾表示要在航天探索上赶在日本和中国前面。 谈到中国在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技术准备上是否具备条件时,庞之浩表示,我国火星探测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很好,首先是运载火箭推力比较大,我国的“长征五号”新型运载火箭马上就要投入使用了,完全能满足火星探测的任务需求。二是我国新建了大型的地面测控站,我们的测控系统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火星探测的需求。 “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 体重1.35吨,外皮包裹着金色反光箔; 随身携带四台测量仪器一台火星照相机; 目的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甲烷气体。 印度航天大事记 ●1975年4月19日 第一颗印度自制卫星从苏联火箭发射场发射成功。 ●1980年7月18日 在本国发射场发射自制卫星,成为世界上第六个可独立发射卫星国家。 ●2002年2月9日 自行开发的火箭超低温发动机试验成功,可将卫星送入地球上空3.6万公里。 ●2004年9月 使用超低温发动机发射对地同步卫星,将1.95吨卫星送上地球上空。 ●2007年1月10日 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首个返回式航天器送入太空。 ●2008年10月22日 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 本报综合《新京报》、《法制晚报》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