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此清代四室墓葬主人为钟永大,出土大量金、玉、锡制陪葬品
白色塑料袋中为出土的凤冠。 棺木上有用金粉绘制的精美图案。 墓葬发掘现场。
10月31日,在青州经济开发区郎家村村北,明代贤臣钟羽正后裔钟氏家族墓地搬迁,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为让这些文物得到更好的保存,钟氏后人将它们全部捐献给了青州市博物馆。据相关专家介绍,这是青州市博物馆建馆以来发掘的规格最高、文物最丰富、最精美的明清墓葬。 外观 墓葬建造豪华规格高 10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州经济开发区郎家村村北工业园内看到,挖掘机正在现场工作,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对墓葬进行清理,钟氏后人也聚集在此。 记者看到,现场出土的是一座大型清代四室墓葬。墓穴埋于地下约两三米的位置,墓穴西侧为三个青石垒制的墓室,最东侧的一室为青砖垒成。这四间墓室中间有“神道”相通,最东侧的青砖墓室还向东留有一条“神道”。现场考古人员介绍,男主人钟氏和原配夫人许氏的墓室居中,二夫人和三夫人的墓室分别居于西、东两侧。 记者看到,该墓穴青石齐整,建造精良,最上面的巨石盖板严丝合缝。据现场钟氏后人介绍,这里曾经被盗过,盗墓者仅挖了数尺还没挖到墓室便挖不动了。 记者看到,这座大型清代四室墓葬中间两座墓室规格相同,大小对称,墓室内高104厘米,宽106厘米,长265厘米。最西侧墓室内尺寸比两座主墓略小,最东侧次之。该墓穴底部由方砖呈菱形铺设,这些方砖都可以活动,最西侧墓室中底部的方砖上还留有排水孔。 在墓穴外的碑帽上写着“奉天敕命”字样。墓主人的棺木由名贵木材制成,还没有腐烂,棺木外层还有棺椁,墓室内设有雕刻精美的石质供桌,显示出墓主人地位尊贵。 记者了解到,墓主人为清代乾隆年间河南候选兵备道钟永大。兵备道是明制于各省重要地方设整饬兵备的道员。为整饬兵备,清代沿用了明代这一官制。在乾隆时,全国共置兵备道八十余人。 “按辈分,钟永大为明朝贤臣钟羽正的玄孙。钟氏家族声名显赫,名士辈出。”现场一位钟姓老人说,钟永大之后又出了一位武举,一位解元。钟永大的侄子为河南豫州制造,叫钟军。
内探 金漆覆棺陪葬品精美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墓葬出土的陪葬品非常精美。现场出土了锡制的酒具、灯具和茶具,多件玉器,数件青花瓷器以及康熙年间的铜钱。 钟永大及原配夫人许氏的棺木皆覆有金漆,棺盖上系有铜钱。原配夫人的棺前有金漆绘制的图案并写有文字,介绍了夫人的姓氏等情况。 二夫人的棺木外层虽然较为朴素,但墓室内较为豪华,陪葬物品也最多,该墓室出土了凤冠、纯金耳环、戒指等,还有一支乌木柄、玉石嘴的烟袋。 该墓葬男主人的随葬品有铜嵌金带扣、朝珠,还有一件两侧有精美镂空装饰的木质镀金牌位,牌位上写着“皇清诰封中宪大夫”。 周围村民向记者介绍,郎家村现在分为东郎村和西郎村,共有2100余名村民,有八九百人为钟姓。郎家村的钟姓人与钟家村明代贤臣钟羽正后裔为同一祖先。族谱上记载,论辈分钟永大为钟羽正的第五代孙。 记者了解到,政府帮助迁移,青州市文博考古队协助发掘清理,该墓葬出土的文物捐献给博物馆。对墓葬迁移虽然心中极为不舍,但是钟氏后人表现了极为高尚的品格,捐赠义举让现场人员感动。 据青州市文物局文管科科长庄明军介绍,这是青州博物馆建馆以来发掘的最丰富的明清墓葬。 现场参加墓葬清理的考古队员从10月31日上午8点至下午4点半整整忙碌了8个半小时,午饭也没有顾上吃,终于协助钟氏后人将墓葬迁移并把文物清理完毕。 “文物运到博物馆妥善保管,等待整理修复。后续棺椁和石室墓也在下一步保护之中。墓葬的发掘对研究清代官系墓葬等级和规格有较高价值,文物局决定对石室墓进行保护。”庄明军说道。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晓源 实习生 刘艳杰 ◎相关新闻 青州王府游乐园 发现完整宋代墓 青州市王府游乐园的山楂园里前不久发现了古墓群,青州市博物馆青州文博考古队进行了挖掘,目前已勘探发掘了九个比较完整的唐宋代古墓,其中一个宋墓是近几年国内发现的最完整的宋墓之一。 10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王府游乐园南侧山楂园,穿梭在硕果累累的山楂林中,看到了发掘出来的各具特点的墓坑。墓中文物已被清理保存至博物馆,但墓坑都保存完好,能清楚看出墓穴形状,其中一个墓中还有一具保存完好的遗骨。据考古人员介绍,因该墓当年曾被盗墓者盗掘过,这具骨骼应该是一名盗墓者的遗骨。 青州市文物局文管科科长庄明军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古挖掘,已出土珍贵文物200余件,部分了填补青州市博物馆藏品空白。其中在完整的宋墓出土文物为研究宋代丧葬风俗提供了很好的实物依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