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潍坊致远跑吧的队员用跑步迎接每天的朝阳。 |
|

|
|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出门晨练,他们用奔跑的方式迎接潍坊每一天的朝阳,一批爱好者甚至组建了民间长跑运动俱乐部。其中的致远跑吧经过五年多的发展,成员已经从最初的8个人发展到如今的400多人,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年龄相差悬殊,却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倡导广大市民:跟我们一起“跑吧”。 别死要面子 活受罪 □曾庆建 近日,不少市民呼吁“工作单位距家5公里范围内的,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等低碳环保的方式上下班,不要开车。”这个呼吁好,应该大力支持,加强宣传。 市民们给出的理由入情入理,首先在潍坊上下班的距离没有北京、上海等城市那么“遥远”,多数市民可以选择低碳环保方式。其二,我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越来越完善,试运行当日市民累计借车次数达到了1.1万余人次,平均每人次骑行时间10分钟以上,仅10月29日当天,就新增1600余位市民办理了借车卡。第三,也是最主要的,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今年1-9月份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慢性病死亡率已达到87%以上,预计到今年年底有可能达到92%。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组数字,要知道慢性病的发生与缺乏运动有直接关系。 即便是有了这么多理由,但在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外出就要开车,即使天天堵车也愿意开,因为他们觉得开车是一件特别有面子的事情,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车,如果上班迟到了理由也倍有“面子”:“不好意思,主任,路上堵车!”谁不了解谁啊!有意思嘛?这部分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到月底总会来这么一句话:“哎,这个月油钱又超了!” 网友“为了明天”的话非常非常犀利,他说,其实现在开个二十万元的小车,也根本谈不上有面子。还是节能减排的好。如果没什么值钱玩意留给子孙后代,那就给他们留一片青山碧水的环境吧!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那句老话,别死要面子活受罪,多运动运动不是坏事。 对了,看完文章之后,肯定有人在暗自窃喜,你们都去运动吧!都去低碳吧!我开车的时候就不会担心堵车了!千万别这么想,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要知道健康是自己的。 近百人操场晨跑 11月6日早上5时30分,记者来到潍坊学院体育场,远远地就听到音乐声,走近才发现,朦朦胧胧中,四五十人正在操场的跑道上跑步。他们三五成群,有的还揣着播放器放着歌,踏着音乐的拍子,脚步也格外轻盈,跑步的间隙,还会跟身边的伙伴聊上两句。 不多时,陆续有人走到场外收拾衣物准备离开。刚刚跑完步在场下做伸展活动的刘先生表示,他今年42岁,坚持晨跑4年多了,“这里面有坚持跑了10多年的老同志呢。今天我是5点来的,跑了12圈,差不多有5公里左右吧。还有来得更早的,人家4点半就来,等跑步的多了,人家已经跑完回家了。”提起跑步,刘先生滔滔不绝:“每天早上跑上这么5公里浑身轻松,回去洗个澡吃完饭去上班,既轻松又舒服啊,我都有好几年没有感冒过了。” 大约20分钟后,操场上的人开始渐渐多起来,近百名男女老少绕着操场跑步,情景很是“壮观”。年轻、体能好的成群结队地跑在最前头,年龄大一点、体能不是特别充沛的就在后面根据自己的节奏慢跑。跑在前头的步履轻盈、身姿矫健,跑在后面的全身放松、悠然自得。 跑的热了,有人干脆就脱了外衣。被跑吧队员们推选为队长的常先生看到人越来越多,开始带头喊起了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有跑累了在漫步放松的队员听到口号后,再次加快步伐加入到大队伍中。 6时30分左右,“大部队”慢慢地停了下来,他们纷纷走到场边开始做一些放松活动,有的借助场边的运动器材压腿伸腰,有的在地上做起了俯卧撑,60岁的周先生干脆抓着场边的铁座椅做起了倒立。“每天都会跑10多公里吧,跑步这运动会让人上瘾,越跑越爱跑,要是一天不跑,还浑身难受呢。”周先生说。 据常先生介绍,他们“跑吧”成立于2008年,现有队员400余名,年纪最大的78岁。“我们这个跑吧平时来这操场跑步,周末还有‘约跑’,白浪绿洲湿地公园、浞河、虞河我们都去,路程比平时多一点,大概会跑上个十几公里吧。最近我们还成立了马拉松协会,只有跑过马拉松全程的才能加入。”常先生边收拾东西边说。 “像你这样的小伙子应该平时多锻炼,没事的时候就来跑跑步吧,有好处!”临走时常先生还不忘叮嘱一句。 正在跑步的刘女士向记者介绍,到操场上跑步的人大多是“散户”,都是凭着个人爱好,每天早早地来,长年坚持不懈。 ◎人物故事 王德秋 发起组建跑步俱乐部 每天清晨,在潍坊学院的操场上,一群年龄不一的跑步者一圈圈跑过400米的塑胶跑道,他们用响亮的口号迎来潍坊的太阳,其中一部分就是“潍坊致远跑吧”的队员。作为潍坊第一支民间自发组织的长跑运动俱乐部,成员不断增加,从最初的8个人到如今的400多人,仅仅经过5年多的时间。这些长跑爱好者甚至有人拿过马拉松比赛的冠军。 在跑步的爱好者中间,一群三四十个人的队伍格外突出,领队不时喊着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这群人以中年人为主,其中也不乏20岁出头的年轻人和六七十岁的老人,这就是潍坊致远跑吧的队员们。 跑吧发起人之一王德秋今年54岁了,是在海关工作的一名公务员。十多年前,因为身体不大好,王德秋开始练习长跑,这一跑就是十几年。每天早上5时准时起床,一年四季坚持运动。王德秋说:“长跑是项寂寞的运动,一个人跑会很枯燥。”他认为运动应该是件快乐的事儿,几个在跑步中认识的朋友一商议便决定组织一个跑步俱乐部,大家一块儿跑步,可以边跑边说话,还能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就这样,2008年6月致远跑吧成立了。经过5年多的发展,跑吧的影响越来越大,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从成立最初的8个人已经发展成为拥有400多人的团队。这些人中既有退休干部,也有公务员、个体户,还有在校学生。“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要跑2万米,俱乐部传送的是健康理念,通过长跑锻炼强身健体。”王德秋介绍说。
谭伟玲 马拉松常客成功减肥 说起谭伟玲,俱乐部的每个人都竖起大拇指。36岁的谭伟玲加入致远跑吧俱乐部仅一年时间,去年9月份在烟台举办的中韩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她一举夺得女子全程第一名,成为那次比赛中的“黑马”。 谭伟玲在酒店上班,平常工作比较忙,但每天早晨她都会挤出时间练习长跑。说起长跑的原因,谭伟玲笑着说,自己最开始跑步只是为了减肥,早晨一个人在人民广场跑步,在跑步中认识一些朋友后,她也加入了致远跑吧俱乐部。 对谭伟玲来说,一开始练习长跑单纯是为了减肥和锻炼身体,根本没有想别的,有一次朋友拉她去东营参加马拉松比赛时她还很抵触。“因为之前受过伤,而且自己根本没跑过马拉松,不愿意去参加比赛,后来在朋友的一再劝说下才勉强答应去试试。”在那次马拉松比赛,跑完全程的谭伟玲仅用了4小时出头,这让她自己都感到非常意外:“应该说成绩不错,有点出乎意料,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在获得信心之后,谭伟玲一口气参加了5次马拉松比赛,而且每次都参加全程,其中去年9月份在烟台举办的中韩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她取得了女子全程第一名的好成绩。谭伟玲说,练习长跑不仅使她减肥成功,而且还锻炼了毅力,身体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会一直把长跑坚持下去。”谭伟玲说。
隋长德 甩掉药罐子戒了烟酒 53岁的隋长德前几年两次因为脑出血被送进医院抢救,出院之后遵循医生和家人的嘱咐开始跑步,等到加入致远跑吧俱乐部,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跑步运动。如今,隋长德不仅扔掉了药罐子,还戒掉了多年的烟酒,如今一口气跑个十公里根本不在话下。 “我原先上班的时候,经常要陪客户吃饭应酬,烟酒不离身,两次因为脑出血被送到医院抢救,好在神经功能损害较轻,没有留下后遗症,出院时医生叮嘱我,要多运动锻炼身体。出院之后家人就开始‘盯’着我运动,开始我十分不情愿,后来我参加了致远跑吧俱乐部,刚开始自己跑一圈再被家人逼着跑两圈,现在每天天不亮我就起床,为此还经常被家人抱怨。我是越跑越有劲了。”隋长德说道。 隋长德介绍,刚开始跑步时感觉非常艰难,跑一圈儿就喘得不行,看见别人跑个一二十圈很轻松,不服输的那股劲就上来了,经过医生的允许后,自己就刻意地加量。如今还把嗜好多年的烟酒都戒掉了。“刚开始的时候枯燥是难免的,只要坚持下来就会从中找到很多乐趣,你看我现在,根本就停不下来。我现在出门家人都放心了,不像以前,只要我一出门家人就提心吊胆,怕我喝多出个什么意外,现在咱身体倍儿棒,走到哪儿家人都放心。”隋长德心情愉悦地说着。 文/图 本报记者 曾庆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