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6版:诸城读本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改革风劲
 
标题导航
烧煤暖炕 撂倒三口
公司新人手头拮据隔三岔五盗窃同事
好心留宿离家小伙他却偷俺舍友的钱
老年助力三轮路上突自燃
2013年11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烧煤暖炕 撂倒三口
目前三人恢复良好,医生提醒烧煤取暖要防中毒
  王海峰的妻子马女士刚刚从高压氧舱出来。



  随着冬天的临近,取暖成了现在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据了解,目前诸城市多数的农户、出租房和部分学校仍然采用火炉、火炕和土暖气等取暖方式,如果取暖方法不当,极易引发煤气中毒事件。11月1日早上6时许,家住诸城市密州街道西下坡村的王海峰一家三口由于烧煤暖炕导致煤气中毒,幸运的是,被及时发现并送往医院,目前已无大碍。对此医生提醒,冬季取暖要谨防煤气中毒。
  烧煤暖炕致煤气中毒
  11月1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诸城市中医医院,此时王海峰一家三口正在高压氧舱里做高压氧,他的母亲和弟弟在门口焦急的等待着。王海峰的母亲说,当时是孙女打电话通知她,她才知道儿子一家出事了,随后她立刻赶到了医院。
  王海峰的女儿告诉记者,他们家住的是两层的楼房,她住二楼,爸妈和弟弟住一楼,事发时是早上六点多,她刚洗涮完准备去上班,“平常那个点我爸妈早就起床了,我弟弟也得上学,但是他们一个起床的都没有,我就感觉有点不大对劲。”王海峰女儿说,匆忙下楼后,她叫了几声,却没有人回应。
  感觉事情不妙,她便来到父母房间看看怎么回事,却发现父亲正挣扎着坐起来,但一直起不来,母亲和弟弟依旧在昏睡中,看到这情景,她赶紧拨打了120。“晚上他们烧煤暖炕,可能是门窗关的太紧,导致了煤气中毒。”王海峰女儿后来回忆说。
  当天上午9时30分左右,王海峰一家做完高压氧从高压氧舱出来时记者看到,王海峰最先出来,他已经有了意识,但四肢依旧无力,众人合力把他抬上了轮椅,紧接着出来的是他的妻子和儿子,妻子已经苏醒了,但儿子还在昏迷中,随后三人被推到了病房。
送医及时现已无大碍
  11月4日,记者再次来到医院看望王海峰一家,此时的王海峰已经康复出院,他的妻子马女士下午也准备出院,但还需做半个月的高压氧,比较严重的是他的儿子,虽然正在逐渐康复,但还需留院观察几天。
  王海峰告诉记者,他家的取暖工具是炕炉子,“天越来越冷了,我打算接丈母娘来我家过冬,我家生炕炉子,冬天暖和。”王海峰说。由于炕炉子已经一年没烧了,所以他准备先烧一烧试一下,10月31日下午5点多,王海峰就把炕炉子烧上了,当时没有发现异样。凌晨2点多时还起床添了一次煤,随后就躺下睡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我听到女儿叫了几声,但那时我已经没有力气了,也没法回应,挣扎着坐了好几次都没起来。幸好女儿进来看见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王海峰告诉记者,“煤气应该是从炕缝里泄露出来的,因为炕炉和卧室之间还隔着一个客厅。”他准备过几天把炕炉子拆掉,改用电炕取暖。王海峰一家由于送医及时,目前都已无大碍。
取暖要谨防煤气中毒
  诸城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玉光告诉记者,家庭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和天然气中毒等,前者多见于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时,后者常见于液化灶具泄漏或煤气管道泄漏等。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当意识到中毒时,常挣扎下床开门、开窗,但一般仅有少数人能打开门,大部分病人会迅速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会很快呼吸抑制而死。
  王玉光说,家庭中如发生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病人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同时注意保暖,并及时查找煤气泄漏的原因,排除隐患;松解病人衣扣,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清除病人口鼻分泌物;如发现病人呼吸骤停,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体外按摩及针刺治疗,轻、中度中毒者,针刺后可以逐渐苏醒;立即给氧,转往医院高压氧舱室作高压氧治疗,尤适用于中、重型煤气中毒患者,不仅可使患者苏醒,还可使后遗症减少。
  王玉光提醒广大市民,在家使用燃气热水器或煤气、燃煤、燃油设备时不要放在房间里或通风不良的地方,使用时注意通风,检查煤气管道是否畅通,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和破裂等;冬天应尽量避免使用煤炉取暖,在使用时不要紧关门窗,应保持室内通风,特别是夜间睡觉时不要把煤气炉放在房间里;睡前一定要检查煤气是否完全熄灭,煤气阀门是否关好。

新闻链接
  煤气中毒分为三种
  据王玉光介绍,煤气中毒常分三种类型。
  轻型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脱离中毒环境并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型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
  重型中毒。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郑波 通讯员 王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