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7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报道
 
标题导航
“双十一”驾到,咱潍坊的网店也准备好了
2013年1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十一”驾到,咱潍坊的网店也准备好了




◎我市电子商务渐成气候,网店遍地开花
◎网购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但发票问题令从业者头疼

  “双十一”,原本是年轻人的一个另类节日“光棍节”,但随着电商利用这一天进行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11月11日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购物狂欢节。记者11月8日、9日采访了解到,我市的众多淘宝店主们早早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存货,准备在“双十一”大干一场。据不完全统计,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潍坊本土网店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快递企业的统计显示,有七成以上快件来自网购。但网上购物繁荣的同时,网店店主们或买家也存在诸如发票难开、仓储限制等困难。
  “双十一”之探访卖家
去年断货,今年提高存货量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家本土淘宝网店发现,店主们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双十一”促销活动。11月8日,在奎文区淘宝店主崔国明的办公室,记者看到,房间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只有40多平方米,一处墙角堆放着很多待销的货物,一名员工正在忙着整理。办公桌前摆放着两台电脑,崔国明正在同时操作着这两台电脑,不停地装修网页,将最新款的货物放进网页。
  “‘双十一’之前,生意都不是很好,因为很多人期盼在这天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崔国明对记者说,因此,很多卖家利用这个时间准备货物,装修网页,以吸引更多的网络顾客。“去年我为‘双十一’准备了1000多双男鞋,结果不够卖的。因此,今年提高了存货量,准备了1500双。”
  不仅崔国明在忙着准备,其他卖家也没有闲着。在高新区淘宝店主刘先生的办公地点,记者看到,他正在准备着“双十一”销售的货物。“前些年,很多人对‘双十一’网购不了解,经过几年的发展,网购的人越来越多,‘双十一’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刘先生对记者说,“双十一”是网上购物的一个高峰点,所以要好好准备。
网上卖出自己用过的播放器,于是决定开网店
  随着近几年网络的快速发展,很多人看准了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纷纷开起网店。尤其是一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入了网商大军。崔国明告诉记者,他从上大学的时候就掌握了相关知识,并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网店。“当时很多人对网上购物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在网上开店了。我也是看准了商机,才创办了网店。”
  据了解,2007年,崔国明考上山东师范大学,大一时,他先后给饭店洗过盘子,在路边烤过羊肉串,还给一些公司发过宣传单。“这些工作虽然能够锻炼自己,但是技术含量很低,而且赚的钱比较少。”崔国明对记者说,上大二的时候,他“雇”了几名同学,向大一新生销售暖瓶、凉席等物品。“当时每名同学每天工资是50元,最后我算了一笔账,只赚了120元。后来,还用这120元请大家吃了顿饭。”
  这些工作经历给崔国明以后创业奠定了基础。大二下学期,崔国明想把手里的一台旧MP3播放器卖掉。“这台MP3虽说有些旧,但扔了有点可惜,最后我开始尝试着在网上销售。”崔国明说,他将这台MP3挂到淘宝网上,没想到,没过两天就以35元的价格卖了出去。“当时我在想,网上卖东西还挺靠谱,要不开一家网店试试。”
  “以后网络会越来越发达,网购必将成为一种重要购物方式。”崔国明说,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学习开网店的知识,并用半个月时间做了装修、推广网页工作。“经过努力,我终于把第一个网店开办了起来。”
一人带动七人开起网店,打算成立淘宝网店联盟推经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崔国明的带动下,有7名高校毕业生开起了网店,如今崔国明还开办了网购、网销培训班,教授市民如何开办网店。
  崔国明对记者说,上大三的时候,周围很多同学看着他开起了网店,便想向他学习,希望赚到人生中第一桶金。“相比于打工,开网店的利润比较可观。因此,当时就有7名同学跟着我学习开网店,他们经过几年的经营,现在都有了自己的网店。”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向崔国明学习开网店的王明。他对记者说,当时只是觉得比较有趣,并且还能赚钱,所以就学习了一些开办网店的知识,没想到后来开了属于自己的网店。“现在我的网店里销售手机和移动电源,每月成交量都在50笔以上。”王明说,除了他,当时还有很多同学跟着崔国明学习网络知识,现在也都经营着自己的网店。
  经过多年的努力,崔国明如今有了三家网店,年营业额已相当可观。如今,在继续经营网店的同时,崔国明打算成立淘宝网店联盟,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推广出去,让潍坊爱好、喜欢开网店但不会经营的市民加入进来,学习相关知识,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向我学习过开网店的经验。”崔国明告诉记者,前来学习开网店的市民既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40多岁的中年人,他们现在都开办起了自己的网店。
  “我前年下岗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崔国明,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会了网上开店。”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现在他自己经营了一家销售女鞋的网店,每月都有四五十笔生意。
  “双十一”之网店现状
淘宝网上潍坊的卖家已越来越多,仅高新区就超过三千家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网购,家住奎文区世纪花苑小区的谭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她几乎每个月都会拿出一半工资用于网购。谭女士向记者表示,从2009年开始,她开始网上购物,如今家中60%以上的物品都是从网上买的,不仅便宜而且质量也不错。“我的很多朋友也都喜欢网购,有的在商场试好衣服或鞋子后,再从网上购买。”谭女士说。
  11月9日,记者在淘宝网上以“女装”为条件,搜索所在地为潍坊的网店,搜出600多家,而以“男装”为条件能搜出200多家。一名在潍坊开网店的店主王先生向记者表示,他的网店已经经营5年了,主要卖一些饰品、工艺品等,现在他明显感觉出网购的市民越来越多,而潍坊的卖家也越来越多。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5万亿元,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11400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20万人,山东省电子商务企业数量排名居全国第七。中通速递高新区区域业务主管赵志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据他所掌握的数据,高新区仅在淘宝网注册的网店就有3000多家,大的网店已经做到了四皇冠以上,每天的交易量数以万计。赵志财说:“我们快递员的收益,派送件只占很小一部分,主要就是来自发件,而高新区这3000多家网店的发件就是我们重点发展的对象。”
  关于网购之瓶颈
大部分小店铺无法开发票
  虽然网上购物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不少弊端,并面临一些困境。
  家住奎文区的高先生经营着一家饭馆,开业后他便想在网上团购一些有个性的餐具。在网上查询到一款样式和价格都非常合适的餐具,但是经过咨询发现,购买这些小物品并不能开具发票,于是不得不放弃购买。而家住潍城区三友华锦苑小区的刘女士在网上买了一双鞋,穿了一个月后就开胶了,便要求更换新的,但是由于当时没有发票,并且卖家称店铺只有7天之内才支持退换货,几经周折,刘女士才退了这双鞋,并获赔了50元。
  遇到这种情况,经营了多年网店的崔国明告诉记者,他也在网上遇到过买家要求开发票的情况,但都是极少数,大部分的买家都没有这种要求。有一次,一家公司想团购30多件他们店铺的中国风服装,这对于他们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生意,但是由于该公司需要发票上报,所以要求他们开具相关的发票。
  “现在有不少像我们这样的卖家都是从工厂直接进货,我们又没有实体店,因此无法开具发票,”崔国明说,除了大型的电商,像他们这样的小店铺大都无法提供发票,因为产品从出厂开始就是不含税的,而是直接到了他们的手中。对于这笔生意,最后他们是开了收据后才完成交易。
  崔国明表示,他也从网上看到,现在有了网络发票,建议相关部门能大力推广,争取让每一笔交易在网上支付时都能自动产生电子发票,这样既能让网络购物更加规范,也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关于网购之监管
消费者要求开具发票网店不得拒绝,网店登记注册不强制
  对此,记者咨询了潍坊市国税局办公室的高主任。他向记者表示,电子商务和实体经营在税收方面政策是一样的。如果是个人将使用过的物品放到网络上进行销售,不涉及经营,应该是免税的。从事经营业务,我国有关税收法规也明确规定,应到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并领取发票。一次销售10元以上,不管消费者是否要求开具发票,销售方都必须开具发票;一次消费10元以下,销售方可以不开发票,但如果消费者要求开具发票则不得拒绝。如果在网上出售商品,销售方可能和消费者距离较远,应将开好的发票随同商品一并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对于网络开具发票,他表示,网络发票在个别地区还在试点,目前潍坊地区的纳税人还不能通过网络开具国税方面的发票。
  而对于网购市场如何监管和管理,潍坊市工商局网络监管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相关法规,网店必须实名制,符合条件的可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以提高自己的认知度。但是网店是否需要登记注册,办理营业执照,并没有强制规定,也就是是否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全凭借网店经营者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年潍坊的网络平台一共有18家到工商部门备案。由于网络平台上的网店必须向网络平台提交身份认证,所以网店还是由网络平台进行监管和信息认证,而工商部门主要监管的则是网络平台。
  关于网购之影响
快递企业 七成以上快件来自网购
  随着网购的不断升温,快递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规模不等的快递公司已有1万余家,快递业务量每年以60%—120%的速度递增。
  潍坊申通快递公司的副总经理丛俊辉告诉记者,仅他们申通快递公司,网购所占快递的比例能达到7成以上,而前年网购所占快递的比例仅仅只占到6成左右,网购所占快递数量的比例越来越大。
  为了迎接双十一,丛俊辉表示,他们公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场地进行了扩建,以前只是用一层,而现在2层也开始用做分拣,整个场地扩建了一倍;车辆方面,他们开通了潍坊直达省外1000公里以上的专线。
  对于网购对快递公司产生的影响,丛俊辉告诉记者,现在老百姓已经习惯了网上购物,这也促进了快递业的发展,但是让快递公司感到纠结的是,尽管快递件数的数量翻倍的增加,但是利润却比以前下降了不少。
小型实体店 网上和实体店销售相结合
  网上购物因价格便宜、购物方便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的主要消费渠道。记者了解到,城区的不少小型实体店受到了网店的冲击,有的还挂出了“吉铺转让”的牌子。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为了获得更大利润,一些店铺的店主采取了网上销售和实体店销售相结合的模式。
  近日,记者走访了城区温州购物商城、地下名店街等多处购物商城发现,部分店铺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一些店铺纷纷贴出了“吉铺转让”。一名售卖服装的店主坦言,由于实体店有房租、人工等费用,相比网店的商品价格来说相对较高,因此不少实体店的店主采取网上销售和实体店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市民谭女士在城区世纪泰华广场附近租了一间店铺柜台专门经营钱包,她向记者表示,她不仅在店铺内出售钱包,也在网上出售,两边同时经营还能挣两份钱,每个月都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这让她感觉很高兴。
大型商场 开始试水电子商务促销
  记者采访我市城区的大型商场发现,一些商场也开始试水电子商务。“现在电商是一种发展趋势,开办网上商城也是为了适应这一潮流。”网上泰华城网络推广部的工作人员高嵩说,自今年2月1日上线以来,网上商城的运营销售远超预期。“现在每天的点击量都在一万次左右,到目前已接到约5000笔订单。”高嵩说。
  据高嵩介绍,网上泰华城主要是与泰华内的各家店铺实现线上线下互补。“在店铺挑选一款特价产品,放到网上参加我们的换购、团购活动,网上流量不断上升,会对线下的商铺起到带动作用,也会促进线下商铺的连带销售。”高嵩说。
  那么网店销售会不会冲击实体店的营业额,致使商场利润下降呢?潍坊百货集团电子商务公司的王经理告诉记者,潍坊百货集团的小蜜蜂购物网上线以来,作为对传统营销途径的补充,暂时没有对实体商场造成冲击。
  A6-A7版文/图 本报记者 韩镇 王路欣 邓永杰
◎新闻链接
“双十一”:国内电商造节成功的典范
  仿佛在一夜间,“双十一”这个不起眼的日子就变成了一场全中国的消费盛宴。去年凭借“双十一”,天猫狂揽191亿元的销售额,这也刺激了今年更多的电商网站都加入到了“双十一”的队伍中,连实体商场也把“双十一”定位为年末新一轮促销热潮而严阵以待。
  原本是一个简单的光棍节,却在几年间成为了“明星”节,“双十一”不仅让消费者疯狂,也让商家们追捧。其实,“双十一”的背后,是一场成功的“造节”营销术。
  对于“双十一”这一“网购狂欢节”的火爆,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何在圣诞节、情人节、元旦、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扎堆下,却唯独火了名不见经传的光棍节。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双十一”是国内电商造节成功的典范。
  “双十一”是由阿里巴巴一手打造的。细算一下,天猫“双十一”到今年已经第5年,阿里巴巴首席运营官张勇介绍,“在2009年八九月时,那时候叫淘宝商城的天猫,商家数只是现在的一个零头。当时团队跟我在一起聊,我们怎么不一起来做一个网上的购物节,让我们的消费者能每年好好玩一次。然后,我们就开始干‘双十一’这个事情。”
  业内人士认为,“双十一”的造节成功,可以代表一类单身消费人群的心理,这一类人群正日益凸显出自己的消费特征和模式。相对应的表现有很多:依赖网络购物是一个重要特征,此外,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较高,对相应产品的大促销、大减价更加敏感,习惯独居并会选择小户型公寓或者租房居住。现在单身的人数大大增多,一旦这种同类产生了共鸣,就会产生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不过,虽然光棍节的购物热潮愈演愈烈,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冲动消费。光棍节现象已经成为非理性行为的群体现象。而事实上,真正想要购买实用刚需品的人并不多。因此专家预计,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双十一”或许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回归常态。 据《法制晚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