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全城寻“耳”,细微善举示大爱
一退了之关不上“入编”造假门
借书冒充“书香校园”只会散发乌烟瘴气□王军荣 
2013年1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退了之关不上“入编”造假门



  □邓子庆 

  湖南省江永县政府17日证实,网上举报反映的该县个别领导子女亲属在本地和异地调动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问题属实,决定对黄某、聂某等7名未经招聘程序违规进入事业单位的职工予以清退。
           (本报今日A22版)
  伪造在外地工作的档案,再将其调动回本地行政或事业单位工作,以此规避本应该参加的统一招考。此“创新”之举被网友调侃为“绕道”入编。如今,丑剧败露,当地却清退了之,怎么也说不过去。
  这些人之所以能成功“绕道”入编,关键在于他们是“领导子女亲属”。那么,推动“绕道”的领导干部又岂能毫发无损呢?若不参加统一招考,想轻易通过万马千军竞争公考的独木桥,绝非易事。如今,当地在处理此事时,显然不能避重就轻对幕后黑手视而不见。
  事实上,与“绕道”入编者一同承担连带责任的不仅是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领导干部,当地组织部门也要为此承担一定责任。要知道,伪造档案并不难被戳穿,只要稍微认真谨慎点,去原单位调查一番,必能发现其中蹊跷。更令人如鲠在喉的是,此事2007年前后就开始出现,永州市曾多次派人进行调查,但最后均无结果。那么,调查组是由谁组成的?是如何进行调查的?又为何长达6年无结果?
  不得不说,时下对违规选用“官二代”现象,似乎形成了一个“潜规则”,要么当事人岿然不动、不了了之,要么免职、清退了事,鲜有对始作俑者追究责任。对于这种严重伤害政府公信、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权力世袭事件,如果不能让伤害公平正义的责任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继续玩弄权力,更是从深层次伤害了用人选人的程序权威和法治原则。
  任人唯亲也是一种腐败,与传统意义上的权钱交易有形式上的不同,但它却同样是公权滥用的表现。部分官员利用手中特权,以多种方式帮助子女发展,若不严格限制,这种腐败对于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生活都将带来极大腐蚀。
  针对类似现象,治根之策是不仅要从制度上进一步推动信息公开,尽可能将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信息置于阳光下暴晒,更有必要在制度层面严肃处理所有违规责任人,让权责对等起来,实现违纪必究。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