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相关新闻公费医疗范围缩减至个别省 记者日前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今年又有部分省份取消了公费医疗制度并将国家工作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公费医疗范围已经缩减至个别省份。
公费医疗逐渐消亡 专家认为,在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背景下,目前在运行的四套医保制度将被整合为职工、城乡居民两大模块。 目前,我国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有四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中,因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缴费和待遇上存在较大差别,两者“并轨”成为民众一直以来的重要诉求。 早在1998年底,国务院公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此后,公费医疗就逐渐走向消亡。截至去年年底,已有北京、重庆等24省区市实现了公务员全部参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医保并轨大势所趋 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完全实现医保“并轨”已是大势所趋,接下来与之同时进行的,还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整合。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对记者表示,基于这一愿景,医保未来整合的目标将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框架结构。包括将公费医疗制度整合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地农民或者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建立单独制度。 在具体操作上,褚福灵建议,要做到划清时点,新老有别:一定时点前实行公费制度的现职人员自愿选择是否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一定时点后的新人按规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差距通过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加以解决。 据《经济参考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