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治雾霾岂能只揪百姓的小辫子
“禁便令”是一出憋不住的黑色幽默□新华社记者 王浩明 
大学生写“遗书”也是种生命教育
2013年1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雾霾岂能只揪百姓的小辫子



  “相当于小区里放屁”的结论未必符合事实,但却道出了民众内心的困惑:我对雾霾的“贡献率”究竟有多大?治理大气污染,人人无以免责,但相关部门和专家却揪住普通百姓的“小辫子”不放,对企业污染等听之任之,这不禁让人怀疑:雾霾“狙击战”只有捏软柿子的勇气。

  22日,知名媒体人崔永元向“以限制私家车来治理雾霾的方式”开炮。他说:“环保部公布北京私家车对雾霾的贡献是多少,一会百分之十六,一会百分之二十二,我觉得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北京市城市雾霾的影响,就相当于一个居民在自己的小区里放了个屁。”    (本报今日A22版)
  在谈“霾”色变的社会焦虑之下,任何关于雾霾的风吹草动都足以挑起民众紧绷的神经,崔永元的这次炮轰当然也不例外。他虽然并非专家,“相当于小区里放屁”的结论也未必符合事实,但他却道出了民众内心由来已久的困惑:我对雾霾的“贡献率”究竟有多大?
  民众之所以心存疑虑,在于官方报告“不清不白”,机动车尾气对雾霾的影响有几分,就连官方也显得犹豫不决,一会是16%,一会是22%,且不论这些报告是否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单就飘忽不定的结果就难以服众。
  此前,相关专家的“高谈阔论”层出不穷,他们的“枪口”大多指向了普通百姓,从炒菜催高PM2.5,到焚烧秸秆致雾霾,似乎都在告诉民众一个道理:普通百姓对雾霾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这也在民众内心烙下了深深的负罪感。在政府部门治霾措施中,也多视民众生活排污为“眼中钉”在北京的雾霾“狙击战”中,机动车尾气被视为“要害”,相关部门祭出了单双号限行和摇号购车等“重武器”,好像只要堵住了私家车的排气管,雾霾便会烟消云散。
  然而,如此兴师动众地折腾百姓,究竟受到了几分成效?统计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北京雾霾天数占了一半,比去年同期多5天;6月份雾霾天数更是达到了18天,比去年同期多6天。雾霾“狙击战”战果如何不言而喻。而进一步说,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改善民众生活,但为了治霾,限行、摇号却在处处为民众添堵,难道折腾百姓是治霾的唯一出路吗?
  不可否认,机动车尾气乃雾霾的诱因之一,但工业排放就可忽略不计了吗?一份报告显示,工业排放污染物约占17%,虽不知报告是否对工业排放的“贡献率”有所保留,但至少足以证明其不可忽视的影响。中石化等企业环评报告频造“乌龙”,我们何曾见过当地政府“折腾”企业?治理大气污染,人人无以免责,但相关部门和专家却揪住普通百姓的“小辫子”不放,对企业污染等听之任之,这不禁让人怀疑:雾霾“狙击战”只有捏软柿子的勇气。
  因此,无论崔永元“相当于小区里放屁”的比喻是否准确,都表达着民众对限行、摇号等治霾措施的疑虑和不满。政府部门应采取更多的治霾行为,而不是“专注”于折腾百姓,否则,不仅给民众留了欺软怕硬的话柄,也为雾霾打开了愈演愈烈的后门。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