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奶牛养殖户王成勇对于市场前景有些迷茫。 |
|

|
|
◎饲养成本大幅上涨,有不少散户甚至把牛杀了卖肉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预计“奶荒”明年十月份可缓解 从今年8月份开始,全国许多超市袋装奶供货趋于紧张,潍坊各大超市也出现了液态奶相继断货的情况,本报多次进行过报道。农业部近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生鲜乳价格已经连续13个月一路走高。按理说,此时正是奶牛养殖户获得丰厚利润的好时机,但11月22日记者对本地奶牛养殖户走访发现,很多养殖户表示“有钱难挣”,甚至准备选择退出市场。业内人士表示,本轮牛奶涨价,跟纯牛奶生产成本增高,奶牛养殖生产规模的减少都有关系,奶源不足的情况,预计得到明年10月份才会缓解。 超市 纯牛奶价格还要涨 11月22日,记者在奎文区东风东街上的永旺超市看到,各种礼盒装纯牛奶价格均在60元左右。记者查看了一下,并没有看到普通袋装纯牛奶在售卖。 “袋装奶从中秋节到现在一直断货,有传言说是因为奶源紧张,厂家可能不生产。”超市工作人员说,纯牛奶今年一直在涨价,说不定过几天还得继续涨价。“现在厂家还没有下通知,什么时候涨,涨多少还不确定,不过涨是肯定的。” “前段时间涨价的时候,一些顾客抱怨价格高,接受不了。要是再涨,市民一时半会肯定也接受不了。”这位工作人员说道。 记者又来到福寿东街大润发超市看到,纯牛奶销售区有些冷清,从悬挂的价格标签上看,礼盒装纯牛奶的售价多在五六十元,其中伊利金典有机纯牛奶的价格是73元/箱。 “礼盒装纯牛奶从涨价开始到现在,每箱都涨了快10元钱了。”一位正在整理货架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袋装奶现在只有三元跟佳宝的,其中佳宝的是塑料袋的。记者看到这两种奶的价格每箱在三十元左右。“估计以后会涨,但是厂家没下通知,我们也不好说。”大润发超市工作人员表示。 消费者 每月要多支出15元 11月22日,面对纯牛奶不断涨价,消费者直呼“喝不起奶”。“牛奶的价格涨得真有点猛了,上个月买一箱牛奶是36元,今天来买就成了39.6元,一下子就涨了3.6元。”家住高新区麒麟公馆小区的潘先生说,“以前我买的蒙牛纯牛奶平均下来一袋也就2元左右,现在一袋2.5元。一个月要多支出15元,听说还要涨价,这样下去真喝不起牛奶了。” 除了牛奶价格上节节攀升外,不少市民抱怨想买袋装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记者在佳乐家金马店牛奶销售区看到,冷柜里纸袋装液态奶只有伊利蒙牛两个品种,被挤到北侧一个小冰柜里。在冷柜外的常温奶、牛奶礼盒堆得满满当当,而塑料袋装液态奶却不见踪影。 家住奎文区康桥水岸小区的陈女士说:“我一直都喝伊利的塑料袋装纯牛奶,可不知道什么原因近来都买不到了,要是再没货就买其他牌子的先喝着。” 除此之外,近期奶源持续紧缺,有的乳企以复原乳代替生牛乳“救急”的新闻也让消费者对牛奶的质量有所担心。在外企工作的市民徐先生表示:“奶源紧,会不会有人动起歪脑筋?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牛奶质量安全事件一直不断,这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心理阴影。” 养殖户 一头牛每天投入60元 今年42岁的王成勇老家安丘市,在寒亭区奶牛养殖合作社内养殖奶牛。回忆起15年前刚养牛时的情形,他告诉记者:“那时候,四五头奶牛足够养活一家人。现在成本涨得太快,去掉成本,基本都要赔钱。” 谈起“奶荒”,王成勇说:“外人看来,奶荒牛奶价格上涨,我们养殖户只等着挣大钱了,其实我们还赔着钱。” 王成勇表示,虽然全国闹奶荒,看起来牛奶价格进入了黄金期,其实养殖户面临的却是有钱难挣的窘境。“一头成母牛的价格现在达到15000元,饲料成本也翻番涨,就颗粒成品料为例,从之前的1800元每吨涨到了2600元每吨,再加上草料和药钱,一头奶牛一天就要投入60元左右,这还不加配种、洗宫等费用。奶牛太金贵,一不小心就得病,所以处处都要小心。”王成勇说,这两年肉牛价格攀高,许多奶牛养殖散户都把牛杀了卖肉。 同样拥有十多年奶牛养殖经验的临朐人孙宝山告诉记者,虽然他的专业养殖场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有着散户比不了的优势,但养殖场规模难以扩大一直困扰着他。“一间100头牛的标准牛棚,基础投资、买设备就要100多万元,一般养殖户没有这么多资金。”孙宝山说。 对策 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 “虽然这两年奶牛养殖前景比较好,但养殖规模不是马上就能扩大的。”潍坊紫鸢乳业有限公司生产部一名马姓经理告诉记者,很多市民看到奶牛养殖业利润不错,就纷纷开始养殖奶牛,但奶牛养殖和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部分养殖户短期内看不到利润接连撤出养殖市场,奶牛的生产规模逐渐缩小,奶源减少。“从个人观点来说,明年10月份左右牛奶市场可能会稳定。”马经理说。 “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是必然选择,虽然看上去有些残酷,但散户终将被淘汰。”潍坊市畜牧局奶企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主任表示,单产、奶标、质量安全,每一个指标都是散户难以越过的门槛。“拿单产说,潍坊80%以上成规模的养殖场经营理念先进,用料精细,一头奶牛年产达12吨,而一些散养户低于6吨,肯定赚不到钱。”王主任说,近期他们曾组织专人到县市区养殖场进行调研,发现除青州、临朐、寒亭、昌乐四个奶牛养殖大县外,其他县市区奶牛养殖的相关补贴并不到位,“特别是设施补贴,比如混合搅拌机等补贴不到位,这也是影响奶牛养殖,促成奶荒的原因之一,之后我们会加大扶持补贴力度。” 文/图 本报记者 殷梦 窦圆娜 张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