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10月27日,日本东京,自卫队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自卫队日阅兵式。(资料图片) |
|

|
|
◎建立自卫队“经常性监视”体制,并创设两栖部队 ◎专家称安倍打着维护和平的幌子提升军事实力 据日本媒体11月28日报道,日本政府《新防卫大纲》概要11月27日出炉。日本《新防卫大纲》定下“积极和平主义”的基调,在此指导思想下,概要在应对与中国钓鱼岛争端、自卫队的离岛防卫以及创设新的部队等方面进行了着重强调,诸多细节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日本日益膨胀的强军野心。
强化自卫队监视能力 日本共同社27日报道了日本政府将在12月中旬决定的《新防卫大纲》的概要。概要明确提出,为确保日本周边海空安全,将建立自卫队“经常性监视”体制。 概要的一大特点是突出了基于冲绳、钓鱼岛等地的形势、调整自卫队应对离岛攻击的必要性,且自卫队将导入无人机及创设水路两栖部队。 此外,该概要明确表明为了应对朝鲜的“导弹开发”,提高应对弹道导弹的综合处理能力,将保有对敌基地的攻击能力。 概要是以今年7月份日本防卫省发表的“新大纲的中间报告”为基础制定的。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的解读,《新防卫大纲》的重点把强化自卫队的警戒监视能力放在第一位。日本决定增强军备和提升监控能力,旨在应对各种紧急事态,并为突发事件做准备。其中强调,牵制中国在南沙群岛以及西太平洋的海洋进出是重点。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政府27日向自民党、公民党等安全保障项目组出示了预计12月出炉的《新防卫大纲》的概要。概要言及中国时,提出要“扩大和加强日本周边海空领域的活动”。概要中还明确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关系,加强国际间安全保障合作。
外媒解读 安倍要退回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朝日新闻》的报道指出,日本自卫队将重点从冷战期的本土防卫转为离岛防卫。《新防卫大纲》纳入了以美国海军部队为模型配置建立水陆两用部队的方针,摆出一副强化防卫能力的姿态。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评论称,日本当局这次增强军备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本身与中国之间的岛屿主权纷争,它也表明要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扮演一定的积极角色。然而中韩以及日本国内有不少人对于所谓的“积极和平主义”抱有怀疑和警戒心理。 “安倍是要退回日本帝国主义吗?”英国《卫报》的文章如此发问道。该报指出,安倍认为,日本应该放宽1945年以来和平宪法的限制,重新站起来捍卫自身和盟友的利益。外交方面,他也积极地拉拢东盟国家,而安倍推行的这一切被称为是他的“新民族主义”。 《卫报》的文章指出,安倍无疑是一个右翼政客,他非常想去参拜靖国神社,其内心有强烈的历史修正主义。随后文章话锋一转,“但安倍的‘新民族主义’不会成功,毕竟日本的新一代人绝不会同他一路。”
◎专家观点 被动变主动难掩野心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吕耀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防卫大纲》的主导思想和最显著改变就是要推行积极和平主义。这将使日本自卫队能力在未来五到十年得到大幅度提升,甚至走向海外。 吕耀东还介绍称,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只能推行专守防卫的基本战略,但是现在安倍想要放弃此战略,转而推行“积极和平主义”,借此提升军事实力。日本将增加用于防卫的军事设备和监听设备,增加兵力并提高其作战能力,加强对西南诸岛的监视,在夺岛方面进一步推进演习等,如果日方判断对方有攻击可能性时,甚至可以采取主动进攻等行为。此外,新大纲的出台届时或将帮助安倍增加防卫预算,也将对安倍修宪有辅助作用。通过这一切改变,安倍将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达到最终日本成为所谓“政治军事大国”的目的。
◎相关新闻 日机闯我防空识别区 据共同社消息,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11月28日在记者会上透露,日本自卫队飞机在未通报中国的情况下进入了中国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 中国国防部在11月23日曾表示,在东海防空识别圈内,不遵照中方指示的飞机,中国军方将采取“紧急措施”。日本海上保安厅在当天曾以“运用上存在困难”的名义,暂停飞行,但23日以后又继续在东海“通常业务”飞行。 本报综合央视、《法制晚报》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