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8版:安丘读本·人文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填土拆顶,224块墓石全取出
2013年1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填土拆顶,224块墓石全取出
  董家庄汉画像石墓墓室透视照片。(安丘市博物馆供图)   在安丘市博物馆院内,有一座著名的汉画像石墓,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画像石墓之一。墓内画像构图复杂,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显示了汉代高超的绘画水平和雕刻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它先后分别被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这座董家庄汉画像石墓为什么搬迁到安丘市博物馆院内?它迁移的原因是什么?要了解这段历史,还得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说起。
  专家考察董家庄汉画像石墓。(安丘市博物馆供图)



揭秘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被发现、发掘和异地复原全过程
    在安丘市博物馆院内,有一座著名的汉画像石墓,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画像石墓之一。墓内画像构图复杂,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显示了汉代高超的绘画水平和雕刻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它先后分别被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这座董家庄汉画像石墓为什么搬迁到安丘市博物馆院内?它迁移的原因是什么?要了解这段历史,还得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说起。拟建水库区有四座古墓 看了三座都没发掘价值
  1959年冬天是个多年不见的寒冬,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全国各地开展的治山改水群众运动热火朝天。当时的中共安丘县委、县人委经过科学规划论证,利用冬闲时节,在全县组织了五六万民工,在县城西牟山东侧腰斩汶河修筑水库,靠肩挑、人抬、小车推,打响了一场修建水利工程的人民战争。
  当时县里发动机关干部踊跃到工地参战,县人委文化科的郑其敏同志也是其中一员。他原是学校的一名教师,因工作需要调到文教科,成了全县唯一的文物干部,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文化科安排他到水库工地,主要是负责文物保护工作。从1958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上看,正在建设的库区内至少有四座较大的古墓葬和一处故城址。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如何保护?他心里没底,请示县领导批准,便写了一份汇报材料,附上文物普查资料,上报到省文管处,请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定夺。
  安丘县的汇报材料寄到山东省文物管理处,领导们非常重视,由于全省同时开展的水利工程有上百个,各地的请求支援的报告陆续寄来,而省文管处的工作人员屈指可数,根本跑不过来。因此上级组织部门紧急抽调了一批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干部,经过一个多月的文物基本知识培训,陆续分配到各地县的水利工地协助搞好文物保护工作。
  根据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的安排,到安丘县指导工作的文物干部是李步青和邰继武。他们二人到县人委文化科报到后,立即由郑其敏带领赶赴牟山水库工地。他们一到工地,便投入工作,先在汶河北岸考察了两座较大的古墓葬,因年代较晚,价值不大。又到南岸挖开一座封土高大的古墓葬,经探查也没有发掘必要。最后他们来到凌河公社董家庄村,这里靠近汉代的安丘故城址,据地方文献记载这一带可能有重要的古墓葬。当地群众也反映这里曾有一个大冢子,只因封土已被推平,辟为农田,古墓葬的确切位置谁也说不清楚。

挖开董家庄村“速渗”地 大墓顶盖墓道赫然眼前
  郑其敏同志的老家是凌河公社郑家河村,他对牟山周围的情况比较熟悉。他带领省文管处的李步青和邰继武两位同志,通过走村串户深入调查,终于找到了有价值的线索。董家庄村(现在安丘版图上的凌河镇董家庄村为搬迁后的移民村,文中所说的“董家庄村”现已淹没在牟山水库中。)的一位老农民向他们反映,村北约100米处原有一座古冢子,后来推平种了地,但那地方种的庄稼特别不耐旱,下雨的时候渗得特别快。
  郑其敏等向县领导做了汇报,后组织民工刨开冻土打孔探查。经过考古钻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距地表以下约1米深处,发现了巨大的石板,也就是墓葬室顶的盖石,并由此推断出墓道的方位,继续挖掘清理,果然很快找到了砖砌的拱型墓道,民工挖出填土后,两扇巨大的石门赫然暴露在眼前。
  这是一座规格很高的汉画像石墓。它有前、中、后三个墓室,总长14米,宽约8米,高近3米,全部用预制石材构筑。虽早期被盗,随葬品仅剩寥寥几件陶器,但是大量精美的画像石却保存完好。画像内容有奇禽异兽、神话传说和社会生活及历史故事等方面,雕刻技法全面而高超,所刻人物动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他们三人经过认真考证,认为这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必须进行发掘和迁移。于是他们一边清理墓内的淤泥和腐朽的棺木等杂物,一边向省文管处报告。上级很快下达指示,让他们抓紧进行抢救性发掘,务必在牟山水库建成合龙,库水淹没此地之前,将这座汉墓抢救迁移出来。

大墓被拆成224块巨石,用了一个月才全部转运
  发掘工作从1959年12月底开始,第一步是拓印、测绘、照相等,为拆迁做好必要的准备。安丘县委、县人委对文物工作非常重视,县里主要领导经常到发掘现场察看。
  墓室处于地下,光线太暗,县里送来一盏汽灯供照明使用,那个年代能用上汽灯照明是非常奢侈的,可见县领导的重视程度。发掘人员冒着风雪和零下十几度的严寒,白天在墓室里工作,晚上整理资料,夜以继日,手脚冻得发麻,县人委派人送来煤块生火取暖。挖土抬石等重体力活,他们干不过来,水库工地指挥部又专门调来几十名民工,由他们负责指挥调度。1960年元旦春节期间,为保证水库按时竣工合龙,发掘工作正常进行,省文管处的李步青和邰继武两位同志没有回家,坚守在工地上,分管文化的副县长郑守田同志亲临发掘工地,与他们一同过节并送来景芝烧酒和年货。
  准备工作完成以后,他们开始着手拆迁,没想到冒出了一个难题。因为这座汉墓的室顶呈覆斗式,各斗壁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石板,其两端均凿成斜面,以便于结合,互相支撑。斗底(即墓顶石)由三石组成,两端有榫,平扣于斗壁之上。要拆必先取下顶石,而顶石一取就会使斗壁塌陷,极易造成人员和文物画像石的损害。怎么办呢?他们三人通过多次开会讨论研究论证,又拜访了一位当地有名的老石匠。了解到这种建筑物是在四壁建成以后,他们将墓室空间填满土,上面筑成覆斗式模型,然后放上顶石使卯榫扣牢,再将土通过墓门取出。他们根据这一传统的经验做法,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顺利地取下了墓室顶石,做到了工作人员、文物画像石双保险。
  1960年2月,汉墓的石材全部拆完,并用草绳层层捆扎。一共224块,大的重达数吨,小的也有几百斤。县委、县人委决定全部运到县城北关大队果园内集中存放,并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突击运完,以免大坝合龙时,被水库淹没。从凌河公社董家庄村到县城近20里路,运输工具又成了问题。小推车不顶压,马车、小地排车又不好装卸,这时省文管处的邰继武同志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从水库工地上申请要来了一些粗大的木料,让木匠加工做成了三个大平板,下面安装固定上马车用的车轴和两个胶轮,上面没有车棚,即坚固又便于装卸,驾驭上牲口,在民工的护运下,他们就用这种特制的大地排车,一天两趟抢运了近一个月,终于在1960年3月底全部运完。
十几年后才得以复原 罕见画像石惊动考古界
  李步青、邰继武两位同志完成了该画像石墓的发掘清理拆运工作,回到省城以后,多次建议省文管处的领导尽快复原安丘汉墓。但由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自然灾害和国际形势的紧张,计划中的汉墓复原工作只好一次次搁浅。
  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好转,省文管处派人再赴安丘,在县委、县人委的大力支持下,将汉墓在县城北关大队果园内进行了复原。1964年4月,山东省博物馆考古专家张学海、蒋英炬等在《文物》杂志上发表《山东安丘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为加强对该墓的保护与管理,县里拨专款维修了汉墓,修建了门楼,并在其西侧修建起了博物馆陈列大楼。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包华石率先前来参观考察该汉画像石墓,一时引起社会各界的轰动。
  安丘县博物馆成立后,1992年春,曾派人到烟台专程拜访了当时参与考古发掘的李步青(后供职于烟台市文物管理处),详细了解了当年这段发现、发掘经过。1992年10月,安丘县文化局、安丘县博物馆编辑出版了《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一书,全面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这座汉画像石墓。
  现在,这座被誉为“罕见的汉代艺术杰作”的汉画像墓,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游人慕名前来。
           贾德民 刘冠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