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永远的曼德拉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情牵中国,建交立下头功
2013年1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牵中国,建交立下头功
   1992年10月,曼德拉首次访华并登上长城。(资料图片)



曾两次访问中国,深受中国革命经验的影响
如饥似渴研读《毛泽东选集》
  曼德拉与中国的渊源始于他早年的开普敦生活时期。曼德拉平日里酷爱读书,尤其喜爱《孙子兵法》这样的战略书籍。
  上世纪60年代初入狱后,在长达27年的铁窗岁月里,中国革命的经验影响着曼德拉。
  在曼德拉与帮他撰写自传《漫漫自由路》的老朋友理查德·施腾格尔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他对中国革命的推崇。曼德拉说:“中国革命真是一部杰作,是真正的杰作。如果你了解到他们开展革命的方式,就会相信所有事情皆有可能。中国革命真是个奇迹。”他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使他对中国革命、长征、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有了深刻的了解。
  1990年4月,曼德拉刚刚告别牢狱生涯一个月,在纳米比亚遇到时任中国副总理吴学谦。交谈中,曼德拉对与他年纪相仿的中国新朋友说:“我二十多年在罗本岛狱中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
  曼德拉说,他在牢房里坚持看书,发妻温妮应他的要求捎来《毛泽东选集》(英文版),他如饥似渴地从头到尾认真研读,比较和思索南非、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和中国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

74岁时实现了登长城的心愿
  获得自由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曼德拉访问了不少国家,中国则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国度。
  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钱其琛后来所著的《外交十记》里写道:“曼德拉说,他对中国心仪已久,很想去看看那块伟大的土地和人民。”
  1992年10月4日至10日,还是南非非国大主席的曼德拉访华之旅终于成行。曾驻南非的新华社老记者滕文启在曼德拉访华前采访了他,滕文启说:“曼德拉提到,在中国他要参观万里长城和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遗址。他问我们红军渡过河的桥梁是否犹存。我们猜想曼德拉是指大渡河的铁索桥。”
  第一次中国之行,曼德拉没有看到铁索桥,但圆了登万里长城的心愿。访华期间,曼德拉受到中国的真诚接待。“杨尚昆主席举行欢迎仪式,会见并宴请了他,江泽民总书记也会见并宴请了他,李鹏总理同他进行了会谈。接待规格之高,如同接待国家元首。”

当选总统积极推动与华建交
  1994年5月,曼德拉在南非首次多种族大选中当选南非第一名黑人总统。当选南非总统后,曼德拉积极推动与中国建交,决定遵守非洲统一组织的立场,以及1971年联合国的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从1998年1月1日起,中国和南非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99年5月,在总统任期结束之前,曼德拉终于实现了以南非国家元首的身份访华。曼德拉在会见中国领导人时说,中国对南非人民争取解放的事业给予了宝贵的支持,我们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中南建交15年来,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今年11月,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出口南非的首批电力机车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正式交付使用。这是我国首次向非洲出口电力机车。当地计划将这批新机车命名为“曼德拉”号,向中南关系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曼德拉致敬。
曼德拉走了但其精神永不朽
  曼德拉走了,一个世纪伟人停止了呼吸,但其精神不朽。
  ——曼德拉是耸立在世人面前的一座伟大丰碑。他率领南非人民,通过非暴力方式,结束了世界上最黑暗的种族隔离制度,让南非走上了种族和解的道路,为战乱地区和国家解决冲突树立了榜样,可谓居功至伟。
  ——曼德拉在种族隔离政权的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27年。出狱后,他用宽容和博爱化解种族仇恨,为南非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而且,他在事业和名气如日中天之际,悄然“裸退”,“让”出总统宝座,从此再也不干预政务,可谓德彪千古。
  ——退出政坛后,曼德拉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10余年里,“曼德拉基金会”帮助建立了数百所“曼德拉学校”,向难计其数的艾滋病患者伸出了援手,可谓恩泽众生。
  曼德拉则用最简朴的语言概括了自己的一生:“生活的意义不是我们曾活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而在于我们是否为其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大爱无疆、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这就是曼德拉。
◎相关链接
《光辉岁月》 是为他而写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
  在他生命里
  彷佛带点唏嘘
  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
  是一生奉献 肤色斗争中
  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
  疲倦的双眼带著期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迎接光辉岁月
  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自信可改变未来
  问谁又能做到

  香港乐队“Beyond”的主唱黄家驹,当年受到囚禁27年的曼德拉事迹的启发,在1990年为曼德拉写了一首词,最后被谱成经典名曲《光辉岁月》,向曼德拉伟大的一生致敬。
  1990年,曼德拉出狱,黄家驹创作了《光辉岁月》的歌词,他说:“我很佩服曼德拉,20多年的牢狱,不知他怎样耐过这段孤独岁月,但我知道一定有坚强的信念支撑他。在香港做音乐,做乐队很难,很孤独,这条路注定是longway without friends,我这辈子不会转行去干别的,就是做音乐了,我亦相信人定胜天的,终将有那一天……”
  如今,黄家驹虽然已经离世,但“Beyond”成员之一,他的弟弟黄家强忆述当年哥哥因为留意到关于曼德拉的新闻报道深受感动,觉得他在为人民争取自由,而当年曼德拉刚出狱不久,黄家驹是以歌送予曼德拉一个祝福,希望他能够成功。
  黄家强说《光辉岁月》歌词中提到内容:“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就是指当年曼德拉出狱虽然年纪已很大,但相信他坚持到底,可以战胜一切。
  据说,有人曾经给曼德拉翻译《光辉岁月》的歌词,他听到最后潸然泪下。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