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11日至13日在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接受瞻仰 “生命中重要的,不仅是我们曾活过这一纯粹事实,而是我们使其他人的生命发生哪些改变。这决定了生命的意义。
——曼德拉 等待细节 民众可向灵车致哀 南非官员预计,曼德拉葬礼相关活动至少会吸引数以万计甚至更多人参加。但官方尚未公布明确的时间表和活动细节。 现阶段已经明确的日程安排是,10日,政府将在可容纳9.5万观众的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举行悼念仪式;15日,曼德拉遗体将在故乡古努村下葬。11日至13日,曼德拉的遗体将被临时安放在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的联邦大厦,并每天两次乘灵车穿城而过。民众可赴联邦大厦吊唁,也可以在道路边向灵车致哀。 面对各国记者连续追问,南非总统府部长柯林斯·沙巴纳说,眼下无法提供更多信息,他本人也不知道悼念仪式是否会因为拥挤而出乱子,不知道警方打算如何维持秩序,不知道由谁来主持悼念仪式。 沙巴纳说,现阶段曼德拉葬礼相关活动由多方合力组织,包括曼德拉家族、政府、军方和非国大(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多方需要就细节问题协商处理。
寄托哀思 民众自发进行悼念 曼德拉家族7日首次就曼德拉逝世发表声明。“我们家族的栋梁走了,正如在他27年痛苦牢狱生涯期间他离开我们,但在我们的内心和灵魂深处,他一直与我们同在。”曼德拉家族发言人滕巴·坦普尔顿·马坦齐马说,“他的精神常在。” 非国大成员打算在14日这天在比勒陀利亚附近的一处空军基地举行党内悼念仪式。议会两院、即国民议会和全国省级事务委员会特别联合会议打算9日举行议会悼念仪式。 虽然国葬安排尚不明了,但各地出现民众自发举行的悼念仪式。 在曼德拉位于约翰内斯堡的寓所附近,数百人7日歌唱自由歌曲悼念曼德拉,人们捧着鲜花和曼德拉的画像,用自己的方式为曼德拉送行。 药剂师普雷舍斯·尼克伊亚纳捧着一幅用旧报纸屑粘成的曼德拉画面,画面中,曼德拉左眼里写着他当年遭囚时的编号“46664”,右眼里写着南非民众对他的爱称“马迪巴”。“这是我追思马迪巴的方式……他教给我们,如果你发现你能帮助某人,那就出手吧,那不会让你损失什么。”
各方表态 多国政要亲赴南非 一些国家领导人已表明打算参加曼德拉的悼念活动或葬礼。除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前总统乔治·W·布什夫妇和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外,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等也表示会亲赴南非。 朝鲜7日发表官方声明,赞扬曼德拉“为反种族隔离和民主”奉献一生。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通过“脸谱”发声,称赞曼德拉是“反种族主义、反仇恨、反占领、反不公正的指路明灯”。 美国、法国、英国以及纽约联合国总部为曼德拉降半旗志哀;巴黎埃菲尔铁塔亮起代表南非国旗颜色的灯;印度宣布悼念5天,称曼德拉是“真甘地主义”;在巴西世界杯分组抽签仪式上,体育场大屏幕亮起曼德拉的照片,全场默哀一分钟。
意外插曲 捷克总理表示反感 在各地悼念曼德拉的大氛围中,也有一些小插曲。 捷克过渡政府总理伊日·鲁斯诺克6日在议会与国防部长弗拉斯季米尔·皮采克的一段交谈被录音并在捷克电视台7日播出。交谈中,鲁斯诺克对不得不出席曼德拉葬礼表示反感。 “我那天的午餐和晚餐都有约,我真不想去……应该让总统(米洛什·泽曼)去”鲁斯诺克说。皮采克反问,总统泽曼膝盖有伤,“你能告诉我他该怎么爬上飞机的舷梯吗?”紧接着,这位即将离任的总理说,飞到南非“真是恐怖的距离”,“他(泽曼)去不了我就遭殃了”。其间,鲁斯诺克吐了几个脏字。 先前,鲁斯诺克发表公开声明,称他对曼德拉的离世表示“深切悲痛”。
专家解析 暴力活动或愈演愈烈 “没有曼德拉的南非,什么人能继承他的‘衣钵’?他的‘非国大’能否继续给当地带来稳定与和平?”加拿大媒体一连发问后说,南非恐怕会再次成为分裂的社会。 12月8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洪一接受采访时称,曼德拉的逝世对南非社会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因为他不光是南非精神财富的象征,也是党内各党派之间团结的基石。 王洪一说,他的逝世对于各党派之间合作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看,曼德拉逝世对南非的政治带来的损失是可以逐渐弥补的。因为南非目前可以说已经完成了种族隔离到“彩虹国家”的完美变身,社会形态已经形成了。南非现在面临的挑战主要还是争取社会发展,而且是均衡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 一些西方媒体猜测,曼德拉逝世后会不会出现暴力活动的爆发,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中伟说,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南非的一些暴力活动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但有一种可能是,这种暴力活动有可能在未来5年愈演愈烈,因为一些极端分子少了曼德拉这样一个精神上的约束,可能会变得更加放纵,但不太可能会有一个集中的爆发。 本报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