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瑞美用吸管给公公喂水。 |
|

|
|
◎60岁老人刘瑞美悉心照料92岁瘫痪在床的公公 ◎每晚为公公换三四次尿布,六年来一天未曾间断 “百日床前无孝子”,短时间内照顾老人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能够做到悉心照顾老人的子女却少之又少。六年多来,家住安丘市兴安街道十二户村的刘瑞美起早贪黑,忙里忙外,精心照料自己瘫痪在床的公公,受到街坊邻里的好评。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公公,她忍痛关掉了自己的服装店,全天候的照顾公公,几乎足不出户。公公的吃喝拉撒,她都亲力亲为,从不埋怨。六年多的时间里,她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严重的睡眠不足使她患上了精神衰弱,夜里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她惊醒。对于这一切,刘瑞美认为她只是做了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事情,根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她说她还会一如既往的伺候好公公,让他在有生之年能够幸福快乐。 六年多没睡过囫囵觉 近日,记者在安丘市兴安街道十二户村见到了刘瑞美。今年已经60岁的刘瑞美逢人就笑,圆圆的脸上挂着两个可爱的酒窝,十分开朗乐观。走进刘瑞美的家,干净、整洁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在南面向阳的卧室里,记者见到了刘瑞美的公公,虽然已经瘫痪在床六年多了,不会说话,胳膊和腿也失去了活动能力,但他的精神很好,眼睛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偶尔还会浅浅的笑一下。 据了解,刘瑞美的公公已经92岁了,他安静地躺在西面的床上,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公公的身上,暖洋洋的。卧室的东面还有一种床,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药品、两把剪刀和一个放大镜。刘瑞美拿起放大镜向记者解释道,她的眼睛不太好,常年的熬夜让她的视力不断下降,很难看清药盒上面的字,于是,她就买了把放大镜,用放大镜看药盒上面的用量说明,以免给公公喂错药量。 据了解,2002年的时候,刘瑞美的公公开始出现全身哆嗦等脑萎缩引起的并发症,但生活能够自理。虽然刘瑞美带着公公看过医生,吃过很多药,但一直没有好转。直到2007年,公公严重到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料。随后,刘瑞美赶紧把自己开的服装店关掉,以便能够全天候的照顾公公。“我也不想关掉自己的服装店,但是没办法呀。”刘瑞美在关掉服装店后,十分难过,但是思量再三,最终决定先照顾老人,放弃自己一手经营的服装店。 “一晚上要起来换三四次尿布。”刘瑞美告诉记者,自从公公瘫痪在床后,她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晚上只要公公一喊,她就会醒,然后去给公公换尿布,陪公公聊天直到公公再次睡着。“每天晚上最多睡三四个小时。”这六年多的每一天,刘瑞美的眼睛都是红红的,甚至有点儿肿。严重的睡眠不足,已让她患上了精神衰弱症,夜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她从睡梦中醒来,但她却从未埋怨过。 一顿饭喂半个多小时 每天早上5点多,天还没亮,大多数人还沉静在睡梦中的时候,刘瑞美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给公公换尿布是她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换完尿布后,先给公公烫一包牛奶喝,给老人补充能量。随后,她开始给公公做饭,五花肉、大骨头汤和半个馒头是公公的营养早餐。 每次喂饭之前,刘瑞美都会提前半小时给公公吃一片吗丁啉,帮助公公消化食物。公公大脑萎缩,虽然嘴里的牙还有,但却已经失去咀嚼能力,平时吃饭也是直接把饭咽下去。刘瑞美把五花肉炖得烂烂的,再用刀剁碎。炉子上常年炖着大骨头汤,咕嘟咕嘟的慢慢熬,直到把汤熬得又浓又香。她先用大骨头汤泡透馒头,再把馒头绞碎,然后,加入已经剁碎的五花肉,搅拌均匀,一小勺一小勺的盛给公公吃。“都是一勺饭,然后再一勺骨头汤,用汤把饭冲下去。”她告诉记者,喂饭又累又麻烦,每一次喂饭差不多都要用半个多小时。 刘瑞美还经常用榨汁机给公公榨点儿果汁喝。“得吃点儿水果,均衡营养。”她告诉记者,因为公公没有咀嚼能力,所以她特意为公公买了个榨汁机,给公公榨点儿香蕉等水果的果汁,让公公全面地补充一下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心灵手巧,为公公做了各种小垫子 公公长时间卧床不起,缺乏锻炼,胳膊和腿的肌肉开始退化,瘦的皮包骨头。为了让老人躺着更舒服一些,刘瑞美特意制作了很多个四方形的软绵绵的小垫子,最大限度地减轻老人的痛苦。记者看到刘瑞美制作的小垫子上有些小窟窿,有的两个,有的一个。“平着躺和侧着躺用的小垫子不一样,侧着躺,用有一个窟窿的那种小垫子,那样就不容易硌得慌。”她告诉记者,这些小垫子都是她亲手缝制的,上面的小窟窿是她比量着公公屁股上骨头突出来的位置特意留的。 在刘瑞美公公的房间里,记者还看到了很多颜色各异的小布整齐地摆放在一边,近半米高。“这些全都是尿布,还有一些在阳台上晾着。”刘瑞美指着尿布说道,洗尿布是她每天必做的事情。白天的时候,只要刘瑞美发现公公尿床了,她就赶紧换尿布,换下来的尿布用84消毒液清洗;晚上尿床的时候,就先换下来,放在一边,等早上的时候一起清洗。“要是不赶紧洗的话,屋里就会有味道。”她解释道。说起给公公换尿布,刘瑞美告诉记者,一开始的时候,心里很别扭,很尴尬。“毕竟男女有别,有些事情很不方便。”但是照顾一段时间后,刘瑞美想开了,谁都有老的时候,不能因为性别关系而不管老人。 刘瑞美每天都会用湿毛巾给公公擦擦脸和手,经常给公公换洗衣服、床单、被罩,让公公每天都干干净净的。六年多的时间里,公公在刘瑞美的照料下,身上一个褥疮都没有长过。 深居简出,卫生纸一次买一大袋子 为了能够时时刻刻的照顾公公,除了外出买菜和生活用品外,刘瑞美几乎足不出户。每次剪发,她都会把头发剪得很短,也从来不烫发,尽量缩短外出时间。“衣服差不多是我女儿给买的。”她告诉记者,六年多来,她几乎没有时间逛街,买衣服,就连买卫生纸也是一买一大袋子,装有6大包。“那么一大袋子卫生纸也就用20多天。”她半开玩笑道,因为经常去买卫生纸,一次又买那么多,卖卫生纸的老板认为她是开小超市的,批发卫生纸用来卖的。 每一天,几乎都是刘瑞美自己一个人照顾公公。无法外出逛街,没有人说话聊天,她也十分苦闷、无聊。为了打发时间,从不种花的她开始种各种各样的花,其中以芦荟居多。“听说芦荟能净化空气,所以在客厅里也摆了两盆芦荟。”她指着柜子上的芦荟告诉记者,刚买来的时候,芦荟只有巴掌大,现在已经长的快半米高了,光花盆就换了好几个了。 无怨无悔,受到乡里乡亲一致称赞 最近几年,公公越来越糊涂,智力不断退化。“刚瘫痪在床的时候,经常发脾气。”刘瑞美告诉记者,无论喂饭、睡觉都得哄着公公,一不顺心,公公就发脾气,骂人。看着公公乱发脾气,有时她也感到很委屈。据了解,刘瑞美的公公总共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刘瑞美的丈夫是公公的小儿子,自从公公瘫痪在床后,一直由刘瑞美照顾。“孝敬老人是应该的。别人平时都很忙,没时间照顾老人。我这样算是给孩子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好好地孝敬老人。”刘瑞美谦虚地说道,她坚持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份内该做的事情。 刘瑞美悉心照顾公公六年如一日受到乡里乡亲的一致称赞,成为十二户村孝老爱亲的典范,“这样的好媳妇打着灯笼都难找。”刘瑞美的邻居杨女士十分佩服刘瑞美,如果没有刘瑞美的细心照料,老人不可能活到现在。“伺候她公公伺候的太好了,比亲闺女都好。”邻居李金城提起刘瑞美连连称赞,他说刘瑞美是孝老敬亲的好榜样,值得大家学习。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国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