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6版:诸城读本·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过期糖,小店闭着眼硬卖
压面机、老鼠药,娃们很受伤
2013年12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期糖,小店闭着眼硬卖
  记者买到的过期糖果,按照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4个月计算,已过期近一个月了。



个别学校附近小商店出现过期食品,商家应勤查看
  11月28日,市民赵女士发现,从孩子学校附近小型超市买回的糖果已超过保质期多日了,是过期食品。随后,记者调查发现,在大型超市内通常难觅过期食品的身影,但是个别小超市确实存在销售过期糖果、面包等食品的现象。食用过期食品危害孩子们的健康,让不少家长担心。诸城市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附近的小超市客流量少,商品流通慢,易出现过期食品,应自觉每天查看商品,杜绝销售过期食品。
  
  聊起买到过期糖果的事情,赵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在府前街小学读三年级,“27日下午放学后,我接她回家的时候经过府前街与兴华东路交叉口西南处的一个小型超市时,她闹着要吃糖,我就给她买了一条阿尔卑斯树莓牛奶硬糖,后来,我仔细一看糖果的包装袋上打印的生产日期为2011年11月15日,保质期为24个月,显然是过期了。”赵女士说。
  随后,记者来到该超市,在店内发现了赵女士所说的那种糖果,买了一条剥开之后仔细观察,发现糖果略显粘稠。记者转了一圈发现,在该超市内还存在着其他的过期食品,如阿尔卑斯蜜桃牛奶硬糖、面包等。
  对此,孩子家长表示,由于该小型超市邻近府前街小学和实验中学,放学后学生们经常会来这里买零食吃,而且孩子们多数没有查看食品保质期的习惯,若食用了过期食品,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实验中学的学生李浩告诉记者:“我曾经就在小商店里买过过期的面包,当时打开包装袋咬了一口,感觉舌头发麻,特别难受,就扔了。”
  相关专家指出,任何一种食品都有保质期,外观、颜色、口感、味道、安全性能等在保质期内均合格。过了保质期食品品质就可能发生改变,食用后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食物中毒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大类。“生物型”中毒,是指过期食物受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突发性疾病;此外,过期食物在受细菌感染的同时也有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产生黄曲霉素、亚硝胺、丙烯酰胺等物质,导致“化学型”中毒,诱发癌变心血管疾病甚至基因突变。
  “非法售卖的过期食品大多比较便宜,市民在选购食品时,切忌不要贪图小便宜。广大市民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不要购买无出厂日期、又未注明保质期的食品。”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市民健康,避免食用过期食品,国家对各类食品的保质期作了明确的规定,食品的保质期一般在盛装罐、盛装袋上加以注明,未注明的可以根据其生产日期进行推算。”
  此后,记者查阅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关于规范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记者在市内的几家大型超市内仔细搜寻,并没有发现过期食品的身影,百盛超市增福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超市内一个食品品牌至少有两位工作人员负责,每天我们都会对所负责的食品检查好几遍,而且每种食品都有其对应的下架日期,比如保质期是两年的,我们会提前半年就下架,保质期就短短十几天的,我们约提前两天就下架。”下架食品会进行返厂处理。
  诸城市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型超市本身对所售商品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而小型超市、小商铺货源质量相对较低,且客流量少,导致了商品流通较慢,出现销售过期食品的现象。学校附近的小超市更应每天查看商品,杜绝销售过期食品,保证孩子们的食用安全。”
      文/图 本报记者 岳锡玉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