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约会健康·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宝宝幼小,家长看护切勿疏忽
2013年12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宝幼小,家长看护切勿疏忽
  李靖宇被烫伤的伤口已经开始结痂。



◎近年来意外伤害已成0-14岁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 ◎冬季是烫伤的多发期,父母应加强防护避免悲剧发生
  近日,奎文区一名不满两岁的男童在家中不慎被热水烫伤,造成体表面积12%中度烫伤。记者从市人民医院烧伤科了解到,医生每年都要收治几十名烫伤儿童,一岁左右幼儿占一半以上。另外,记者从城区各大医院获悉,去年同期,有的科室曾连续收治4例1-3岁颅脑损伤婴幼儿。孩子的身边充满了各种危险因素,父母不仅要守护孩子健康成长,更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儿童安全问题,永远别说“没想到”。
妈妈疏忽 热水放桌上烫伤小宝宝
  12月12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烧伤科病房,1岁零9个月大的宝宝李靖宇侧卧在妈妈的怀里,在妈妈的安抚下含着奶嘴刚刚入睡。主治医生告诉记者,小靖宇已经住进医院十天了,现在恢复情况良好,如果不是疤痕性皮肤,应该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记者观察发现,李靖宇的烫伤情况较为严重,脸部、脖子和左侧肩头都有一定面积的烫伤,伤口已经结痂,耳后和左肩也已经长出红红的新皮肤。
  “开水烫的,都怪我,都怪我没有看好孩子。”提起儿子的烫伤,李靖宇的妈妈宋女士露出满脸的惭愧。据宋女士介绍,12月1日,自己用家用的电热水壶烧了壶开水,随手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并在茶几边上哄着不满两岁的儿子玩,因为孩子哭闹,就到别的房间拿玩具来哄孩子,去之前特地把孩子抱到了离茶几稍远的地方,却不料只一会儿就酿成悲剧。
  “那壶水放到茶几上有十分钟了,里面只剩半壶吧,当时孩子哭闹,我就进屋去拿玩具了,这时孩子又跑过去,摔倒在茶几旁边,把水壶推倒了,热水顺着桌面浇到了孩子的头上,我听到哭声跑出来的时候,孩子脸上、脖子上全都红了。”宋女士看着在梦中紧皱眉头的儿子一度哽咽。
  送到医院后,经医生诊断,李靖宇体表面积12%烫伤,属于中度烫伤。“现在留不留疤还不好说,医生说如果不是疤痕性皮肤,应该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但愿孩子能好好的不留疤,要是留下疤痕的话,我这辈子可就后悔死了,孩子刚烫伤的那几天,我整天以泪洗面,心疼自责了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宋女士含着眼泪跟记者说,“以后可得看好了,孩子要是有个不测,真是要了当妈的命啊。”
儿童烫伤 一岁左右幼儿占了一半
  据市人民医院烧伤科主任张林清介绍,冬季是烫伤的多发期,其中儿童患者比例较大,大都是因为父母照看不周,在家中被开水烫伤。今年以来,该科室已经收治了50余例烫伤的儿童患者,一岁左右的幼儿占所烫伤儿童的一半以上。“儿童患者多是一岁左右的幼儿,其中男孩占了多数。宝宝一岁左右正是学走步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孩子淘气好动,对什么都感兴趣,喜欢到处乱抓乱摸,又没有任何自我防护意识,父母稍一疏忽就容易出现意外。”
  张林清还表示,除了热水直接烫伤孩子,扳动饮水机热水阀也容易烫伤,电炉子、电饭锅、热水袋等多种加热电器也是导致烫伤多发的原因。防范宝宝烫伤应注意生活细节,比如抱宝宝的时候不要端热饮或热食,也不要将热饮、热食放在桌子边缘,防止发生意外。尽量让宝宝远离电热炉、热水瓶、饮水机、汤盆等物品。
  “当遇到儿童烧烫伤时,家长要保持镇定,首先要让孩子避开热源,可以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续冲洗伤处,或将伤处置于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30分钟。然后,家长将覆盖伤处的衣裤剪开。烧烫伤后,千万不要揉搓、按摩、挤压烫伤的皮肤,也不要急着用毛巾拭擦,以免表皮剥脱;创面不要用红药水、紫药水、碱面、酱酒、牙膏等乱敷,以免造成感染。除了较轻的烫伤可自理外,最好送往医院处理。”张林清说道。
不可不防 孩子从床上滚落摔骨折
  近日,记者从市市立医院急诊科获悉,去年同期该科室曾连续收治4例1-3岁颅脑损伤婴幼儿,轻者脑震荡,重者发生颅内血肿,其中一例患儿进行了开颅手术,实施血肿清除术,所幸抢救及时,没有留下严重后遗症。对此,该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树森表示,婴幼儿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坠落伤,特别是坠床,其次为车祸带来的损伤。做父母的如果能提前想到,很多意外完全可以避免。
  床或沙发并不高,孩子摔下来也会很严重吗?刘树森说,脑外伤不是以从多高摔下决定危险程度,有时候摔到关键部位,“寸劲”也会带来致命打击。“我去年就曾接治过一个3岁的孩子,家长的防护措施没有做好,睡觉时从床上滚了下来,造成了颅骨凹陷骨折,经过手术才脱离危险。从再矮的地方摔下,孩子都有可能被摔成重伤。
  现在父母骑摩托车、电动车带孩子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是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坐电动车,这实在太危险,即使没发生车祸,车辆急停急走的惯性,同样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损伤,这就是最常见的“挥鞭样损伤”。这是一种离心力作用,孩子的头部被甩出,如同挥出的鞭子,产生的剪切力足以让脑部受损甚至颈椎骨折。”刘树森说。
  刘树森称,这都是因为婴幼儿神经系统与成年人不同造成的,婴幼儿颅脑外伤具有症状明显、易致颅骨变形、后遗症较少等特点。“小儿头皮比较疏松,血管丰富,颅骨较薄,富于弹性,就像一颗乒乓球,很容易受到外力损伤。家长一定要加强防护措施,加强防护是降低婴幼儿颅脑损伤发生率的根本所在。”
  刘树森还表示,小孩摔伤后,家长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过于安静、呆滞,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或冷漠等,则可能有脑实质性损伤。此外,伤后出现呕吐也是危险信号,提示可能有颅内出血或脑水肿所引起的颅内高压,这可危及生命,必须立即送急诊检查治疗。
医生提醒 没什么事是偶然的
  统计数据显示,意外伤害占我国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长,意外伤害已成为0-14岁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儿童意外事故52%发生在家庭,19%发生在街道,12%发生在学校。专家认为意外伤害的特点是意外性和突然性,绝大多数儿童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导致儿童受伤的各种事故仍然在我们身边不断地发生,想要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作为父母必须清楚地知道,如何做才能照顾和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据市市立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刘树森介绍,孩子受伤后,年轻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想到”,后悔不迭。“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涉及孩子伤亡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由于无人看管,加上孩子本身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不高、身体素质偏弱、易受外在人为或客观存在的因素影响造成的。如果孩子遇到潜在危险的时候身边有大人指导,不仅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能教育孩子,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孩子的安全问题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千万不能想当然,没有什么事情是偶然发生的,儿童受到伤害,永远别说没想到。”
◎相关链接
  警惕家中危险源
  今年以来,儿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人们在为之痛心的同时,也不得不把儿童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
  今年6月份,南京江宁两女童饿死家中;8月份,黑龙江一名幼女的体内被扎入数根钢针;8月24日,山西省汾西县一名6岁儿童被人骗至野外挖去双眼;9月份,南昌新建县一对年幼的小姐妹爬入洗衣机被活活绞死;近日,发生在重庆的女童摔婴案,更是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争议……
  随着这些儿童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儿童安全问题越来越牵动人们的神经。类似的儿童安全事故,绝非个别和偶然,儿童安全问题,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长期工程,儿童安全方面出现问题,是监护者、教育机构的责任,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政府部门的责任。在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只有全社会将儿童安全问题高挂心间,警钟长鸣,才能阻止儿童安全悲剧的一再发生。
  家中哪些地方最容易伤到孩子呢?1、楼梯,在楼梯上一定要装安全栏杆,否则很容易发生跌落事故;2、电源插座:手指或物品插入插座,就有触电的危险。市场上有卖儿童安全插座,父母可以考虑;3、窗户:避免孩子攀爬,这是需重点防范的;4、厨房:厨房能满足宝宝的好奇心,但热水瓶、刀、叉等物品,使这里成为发生烫伤、割伤等伤害事故最多的地方;5、桌子:桌子的四个棱角坚硬,孩子一碰就起一个大包,可用边角保护套套起来;6、小物品、小食品:不管是小物品,还是小食品,孩子拿了就会往嘴里放,从而导致窒息事故发生的可能。在这些方面,家长一定要格外小心,看好孩子。
文/图 本报记者 曾庆建 张身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