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良下野离开济南后,窦来庚迅即返济。几年下来,太乙门已经在武林独成体系,窦来庚也被高凤岭视为“光大我门”的最佳人选。1923年4月,全国武术运动大会在上海西门公共体育场举行,师徒二人前去广泛观摩各路高手的表演和比赛。归来后,窦来庚立志要战胜连年夺冠、全国无敌手的“铁砂掌”,他结合气功苦练太极拳,终于于1928年在南京中央体育场举办的“第一届国术国考”赛场上,他的一记太极柔拳,数次将“铁砂掌”张三打下擂台。为此,冯玉祥特赠“救国源泉”锦旗,国府委员兼立法院长林森特约高、窦师徒到家中长谈,将自己的一把折铁宝剑赠予窦来庚,并推荐窦留任国民政府保健司司员。 恩师栽培,亲历比赛博采众长 高凤岭已成全国屈指可数的武术名家,他当然不愿意重整马良之“旗鼓”,只是注重物色可塑良才,传承太乙门武术,窦来庚已被高凤岭视为“光大我门”的最佳人选。高凤岭也就倾其所有,传授于窦来庚。 光阴荏苒,转瞬四年过去了。这四年之间,太乙门已经在武林独成体系,高凤岭作为崛起的一代太乙门派掌门人,已经广收弟子,誉满海内了。时在1923年4月,全国武术运动大会在上海西门公共体育场举行。高凤岭接到邀请函,即与爱徒窦来庚商量,他想让窦来庚亲历比赛现场,广泛观摩各路高手的表演和比赛,以博采众长,更有领悟。窦来庚当然对恩师的良苦用心心领神会,他当即表态:随师赴沪。 上海西门公共体育场上,擂台高筑,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林高手们各怀绝技云集于上海。比赛项目不外乎各个武术门派的表演和对抗性的散打技击。窦来庚果然大开眼界,他观摩名家武术,尽皆有会于心。特别他在看到许太和南拳表演时,更是顿生灵感:南方人身材矮小却灵活;北方人身材高大而显笨拙。这类南拳短打、小架,步伐灵活,步稳、拳刚,势烈,多短拳,擅剽手,可知“南拳北腿”之说不谬。 按比赛规则:凡表演赛及格者,方有资格报名参加第二阶段的对抗性比赛。当然,武林耆宿们是不参加对抗性比赛的。这第二轮的参赛选手,多数是血气方刚的中、青年武术精英,也都是各门派的高足。所以,双方对抗性极强,比赛十分激烈。特别是那位名叫张三、绰号“铁砂掌”的选手,铁砂掌功底深厚,对手只要挨他一掌,表面上似乎无伤,而皮下肌肉组织却已被损坏或腐烂。所以,他已经连续两届夺得冠军,众人知道他的厉害,临场对阵时,只要这张三举起铁砂掌,观其掌心如墨,众对手皆望而生畏,不敢与之交手,唯主动退却,向他鞠一躬,便退下献台了。“铁砂掌”满面得意,不可一世。 窦来庚不禁怅想:这铁砂掌果然厉害,但看此人五短身材,胖壮如熊,必定有此硬功而体势笨拙,若能躲闪过他的毒掌,乘势击其破绽,又何愁不能取胜呢…… 窦来庚随师傅回到寓所,把准备如何取胜的想法跟师傅讲了出来,高凤岭大喜。 苦练太极,立志战胜“铁砂掌” 大会结束之后,窦来庚随师返济。师兄林信斋在他的“裕祥昌”货栈摆下酒宴,为师傅高凤岭和同龄师弟窦来庚接风洗尘。林信斋借此机会将刚从北京警官学校毕业的四弟林秉礼(字经三)介绍给师傅,意在要拜他为师。高让林秉礼练一套拳,让他拜窦来庚为师,林秉礼欣然从命。之后,窦来庚创办“志诚”武术社,带艺从师的林秉礼率领众弟子练武,被众人敬称为“大师兄”。 由于窦来庚成为“高猴子”的得意弟子,已小有名气了。他的母校济南一中和济南高级中学都来礼聘他为国术教员。 自从上海国术运动大会归来,他陷入深思:两个会武术的人对抗交手,掌来臂挡,这是必然的。若想让那“铁砂掌”掌掌打空,又谈何容易呢?即使是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的化势,也总得接招啊!若只图避开他的攻势,一味闪躲,又怎能反攻呢…… 窦来庚经过昼思夜想,终于作出了结论:若想避开毒掌而又得反攻,必须有疾退疾进的功夫。于是,他就开始了一项技能练习:在住房门口外掘一条沟,先从一尺宽掘起,纵身出入、进退,直到掘宽九棉布尺,就达五米了,他就每日每时地练习这窜出、窜进,而且是疾后退、疾前进,很快就达到运用自如了。他又同时苦练太极拳,结合气功——先开始在小树下发力揉树,树直震颤;后又对大树发力揉之,直练得一揉之下,黄叶飘零……师傅高凤岭看窦来庚功夫已练到这种程度,不禁叹道:“来庚啊,你扬名显身的时机快到了……”
赛台亮相,击败张三一举成名 窦来庚苦练太极拳,已过五年之久。至1928年10月18日,中央国术馆在南京中央体育场举办“第一届国术国考”,这又使全国武术精英齐集一堂。早被列为武术名宿的高凤岭率盼望已久的爱徒窦来庚赶到了赛场。 来自全国的武术精粹,先进行刀、枪、剑、棍、拳的表演赛,及格者方能参与技击比赛。高手云集,各显功力,窦来庚都顺利地过关了。 对抗一开始,高潮迭起,散手比赛大为精彩。蝉联冠军张三又上场了,所有对手一见他举起黑掌,又是唯唯礼让而退。这时,窦来庚听到唱名:“山东窦来庚!”便健步登台,在长方形的擂台上,铁砂掌狠狠地盯着这个笑容可掬的山东大汉,一脸不屑地冷笑着,又举起了他手心如墨的铁砂掌。窦来庚十分谦恭地一鞠躬,但未退步。这张三又连举黑掌,窦仍是抱拳为礼而不曾后退。铁砂掌只气得黑脸暗红,喝道:“窦来庚,你这位山东大汉,不怕死吗?” 窦来庚含笑道:“前辈,承让了!”张三怒喝:“我这铁砂掌,从来没承让过任何人物,你就接掌吧!”部署(场裁)面嘱规则:不准伤二目、咽喉和下阴后,大喊一声:“开!” 铁砂掌晃动身躯,连连抡掌进招,窦来庚身手灵便,敏如猿猴。张三连连击空,只气得哇呀怪叫。他也一变动作,采取虚实并举,一掌举起,却并不落下,他想麻痹窦来庚。但窦来庚闪避及时,又伺机反击,却使张三挨了几下拳脚,引起台下一片掌声。这张三觉得自己被对方戏弄,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他嘴里骂骂咧咧,举手掌掌夺命。窦来庚见张三连连击掌,开始喘粗气,知时机已到——他见张三又一掌打来,“嗖”地一纵身,退到台边;张三认定对方要跌下献台,正暗自庆幸,却不料窦来庚飘忽间往回弹身一跃,正回至张三身边,趁张三落掌尚未举起,只往他身上一揉,这铁砂掌就像一棵拔根的大树,推倒的铁塔,“轰”然跌翻到台下去了。擂台四周一片喝彩之声。 这张三猛地爬起,又跃上擂台,再举黑掌。窦来庚攻防有度,看准时机,又是一记太极拳,张三再次跌下擂台。他咬牙三上擂台,窦来庚郑重劝道:“前辈,您还是承让了吧?” 张三不再说话,再举黑掌。这一次,窦来庚趁对手足步踉跄之际,使一记“大闹天宫”似的金猴一跃,飞脚踢中铁砂掌手腕,顺势落下,一记太极“劈面掌”,将张三打倒在台上,他挣扎想爬起,却颓然倒地,不能动弹了。这时,“部署”连忙挡住窦来庚,举起他的手高喊:“山东窦来庚获胜!” 窦来庚获十五名“最优等”,冯玉祥特赠“救国源泉”锦旗,又获银盾、天然石宝剑。国府委员兼立法院长林森特约高、窦师徒到家中长谈,将自己的一把折铁宝剑赠于窦来庚,并推荐窦留任国民政府保健司司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