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称,此举是朝鲜在向外界展示国内稳定 ◎张成泽被处决后,金正恩连续两天公开现身 朝鲜12日以从事颠覆国家阴谋行为为由,判处张成泽死刑,并已于当天执行。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在肃清张成泽期间,其妻子金敬姬“久未露面”,而在前者被处决后,金敬姬迅速“复出”。 朝中社14日称,朝鲜将为劳动党中央检阅委员会委员长金国泰举行国葬,金敬姬名列治丧委员会委员。 之前隐退 久未现身朝鲜官方场合 金敬姬现年67岁,是张成泽妻子、金正恩的姑姑。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金敬姬虽是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但在张成泽被逮捕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她并没有出席。《中央日报》称,金敬姬已经很久未在官方场合亮相,有传闻称她身体不适。另有韩媒体称,金敬姬有可能卸下所有职务,完全从政界隐退。 美国广播公司援引韩国智库“朝鲜战略情报服务中心”领导人李尹镐的话说,在这次肃清中,张成泽的妻子金敬姬起到了关键作用。
事后复出 出任高官国葬治丧委员 据朝中社14日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决定为13日因病去世的朝鲜劳动党中央检阅委员会委员长金国泰举行国葬,金国泰的遗体将于16日下葬,朝鲜治丧委员会15日接受吊唁。 这次葬礼,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任治丧委员会委员长,委员包括内阁总理朴凤柱,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人民军总参谋长李永吉,人民武力部长张正男,劳动党中央书记金己男、崔泰福等53人;其中,张成泽的妻子,现任朝鲜劳动党中央部长的金敬姬也在治丧委员会的名单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朝鲜问题专家王俊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敬姬的“复出”表明,朝鲜正在极力地告诉外界,张成泽事件在朝鲜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不会影响其他,金正恩在向外界展示国内稳定。
连续现身 金正恩视察崔龙海陪同 朝鲜媒体15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当天视察东部海滨城市元山市一座新建滑雪场,这也是他的姑父张成泽被处决后,金正恩连续第二天现身官方媒体。 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金正恩参观马息岭滑雪场和酒店设施后说,整个工程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很好地反映酒店的用途和特点,完全依靠朝鲜自身力量和技术建设,是朝鲜最好的一家酒店。 前一天,金正恩视察了人民军设计研究所,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等陪同。 韩国联合通讯社解读,金正恩在肃清张成泽后连续两天公开现身,显现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心,同时展示自己执政成果。 韩国媒体称,主导这次“平逆”的核心人物是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8日,张成泽被从会议现场拖出去时,他坐在金正恩的右侧。今年,他是陪同金正恩外出活动次数最多的高官。 共同社报道,去年朝鲜官方媒体对金正恩的152场活动进行了报道,张成泽的名字出现了上百次;而在今年,朝鲜官方媒体报道张成泽陪同金正恩出席活动的次数锐减到56次,而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的次数则增加到142次,两人地位一降一升的变动十分明显。
布局 风暴过后“金正恩体制”基本形成 张成泽的落马,只是金正恩上台执政以来“官场风暴”的一个最高潮。 韩国统一部今年10月公布的报告称,金正恩执政后,218名党政军干部中有97人被替换,比率达44%。除了让一批军方元老“解甲归田”,金正恩还提拔了许多年轻军官,逐步完成在军队的人事部署。 2011年12月17日,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在当月28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除金正恩外,被称为“七元老”的李英浩、张成泽、金永春等7人陪同护送了金正日的灵车,这8人被看做是朝鲜当时政界的核心力量。而如今,两年过去,“扶灵七元老”中,有超过一半人被解职、部分免职,乃至处以极刑。 对于张成泽遭遇的最极端结局,韩国媒体称,虽然对象、时期和性质不同,但清理反对势力,是朝鲜巩固最高领导人执政重要的手段。《中央日报》报道则认为,尽管是“传统”,但像张成泽一样被公布“所有能想到的”重大罪名,并受到严厉处罚,在之前没有先例。 报道称,严厉惩处了自己的姑父,可见金正恩有着自己的政治打算——对内树立威信,对外表明态度。分析称,从金正日逝世以后朝鲜发生的诸多事例来看,金正恩的权力基础已经基本稳固,而张成泽的肃清则可以看成是“金正恩体制”基本形成。因此,预计金正恩未来一定会更加明显地发挥出自己鲜明的特色。 传承家族血统亲属继续掌握大权 有专家指出,由于朝鲜是一个重视血统的国家,金正恩铲除自己姑姑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依靠金敬姬填补张成泽的空位”。 朝鲜第一夫人李雪主也已有两个月没有出席公开场合。据悉,李雪主是在张成泽的介绍下与金正恩结婚的,韩国《中央日报》称,有观测认为她很有可能短期内不会在公开场合亮相。 此外,《中央日报》还提出,金正恩的亲哥哥金正哲和亲妹妹金汝贞也可能成为新的掌权者。其中,如果姑姑金敬姬下台,金汝贞有可能担任“后金敬姬”的角色。他同父异母的姐姐金雪松由于“主导了张成泽被肃清事件”,而有可能与丈夫“上升到权力核心位置”。 ◎专家分析 经济改革值得期待 韩国媒体认为,金正恩的巩固执政的“强硬色彩”,可能也会让他推进经济改革的手段更加果敢。 报道称,“去年以来,朝鲜不断引进市场元素,并逐渐扩大到了很多经济团体,进而强化了内阁控制经济的能力。” 去年4月15日,金正恩发出誓言:“决不再让人民勒紧裤带过日子”,已经成为朝鲜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 据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11月21日发布政令,宣布在各道建立13个经济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名称不一,有的叫“经济开发区”、“工业开发区”、“旅游开发区”等。与此同时,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宣布在边境城市新义州部分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有媒体报道说,朝鲜计划在每个开发区吸引7000万美元至2.4亿美元的外资,总目标为15.9亿美元。 此前,“开城高新科技开发区”已经于11月13日动工建设,参与建设的是由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中东和非洲地区的企业组成的“和平经济开发集团”。 报道称,再加上原有的罗先经济贸易区、黄金坪岛和威化岛经济开发区、开城工业园区及金刚山国际旅游特区,朝鲜的各类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可谓遍布全国。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新变化。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朝鲜问题专家于迎丽表示,从大的方面来看,金正恩上台后,其做法和自己的父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金正恩继承的是一整套体制。他上台后,多次表示要继承父亲的遗训,包括“先军政治”,核试验、导弹试射等。 但也有一些不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朝鲜经历了主体思想、先军政治两个时代之后,现在进入双并重时代,双并重时代就是发展核武器和发展经济都要搞。于迎丽也表示,按照统计数字,今年金正恩一共外出视察190多次,大约80多次是去与经济相关的地方。这一比例比金正日时代要高。金正恩提出经济和先军并行发展,看起来是要将国家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去。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