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少年父母双亡,谁来帮帮他
2013年12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少年父母双亡,谁来帮帮他
  胡乐明正在帮大伯干活。



◎寿光胡乐明住进伯伯家,这个家庭变得拮据 ◎感恩大伯大娘,表示长大后会好好孝敬他们

  寿光市洛城街道后牟西村的胡乐明,今年12岁,在他6岁时爸爸去世,7岁时又失去了妈妈,9岁时奶奶也离他而去,惨痛的经历占据了他的童年。他性格孤僻,不爱说话,也没有小伙伴和他玩耍,好心的大伯一家收留了他,尽心尽力地照顾让他非常感动。懂事的他表示,长大以后会好好孝敬大伯大娘。

现场 乖巧懂事,有空便帮着大人干活
  12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寿光市洛城街道后牟西村,胡乐明的大伯胡士春家大门紧闭。村民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应该都在大棚里干活。“胡乐明这个孩子真可怜,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这名村民一边说着,一边带领记者向胡士春的蔬菜大棚走去。
  记者赶到时,看见胡乐明正在干活,大棚里温度比较高,他额头上挂着汗珠。胡士春告诉记者,胡乐明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放学回家总是帮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当天恰好是周末,他做完作业后主动到大棚里来帮忙。“一个12岁的孩子,我们也不忍心让他干累活,但这孩子很懂事,非说自己在家闲着没事,愿意来大棚待着。”胡士春说。
  据胡士春介绍,胡乐明今年12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在他6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从那以后,他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在胡乐明7岁那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之后,胡乐明跟奶奶相依为命,在他9岁时奶奶去世。
  一个个亲人的离去,胡乐明变得沉默寡言,“他刚来我们家那段时间,很少说话,经常自己一个人躲在屋里不出来,现在有所好转,但仍然很少和同龄人一起玩。”胡士春说。

处境 尽管收入微薄,仍尽心尽力照顾
  胡士春夫妻俩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靠种大棚为生,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自家还有一个20岁的儿子,目前在寿光一所职业学校读书,每年的花费在1万多元。
  胡士春表示,自从弟弟去世后,他就开始帮忙照看胡乐明。3年前,老母亲去世后,胡乐明来到胡士春家生活。“现在我们就是他最亲近的人,没有别的办法,孩子还这么小,我们不能眼看着他在外面受苦受罪。”胡士春说,胡乐明上六年级后就开始住校,一个星期才回家一趟,每次回来妻子都特别给他做好吃的。
  记者和胡乐明聊了几句,他话不多但很诚恳。胡乐明说,大伯一家对他都很照顾,每次从学校回来,大娘都给他做好吃的。但看到小伙伴和父母在一起,他也会想起自己的父母,虽然对父母的印象并不是很深,但看他们照片的时候还是会默默流泪。
  “过年的时候我特别想念他们。”胡乐明说,他最怕过年,因为过年是个全家团圆的日子,而他的父母却再也不能陪在他的身边了。

学校 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最大照顾
  目前,胡乐明就读于寿光市洛城二中。随后,记者联系到了胡乐明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李建彬。他告诉记者,学校在得知胡乐明的情况后,尽最大可能地给予照顾。“因为他离家较远,需要住校,寿光市教育部门每学期给予他600多元的住宿补助。”李建彬说。
  李建彬告诉记者,目前胡乐明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考虑到他家庭情况特殊,学校的老师经常找他谈话,做心理辅导。“有时候下课会看到他独自一个人发呆,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看到他这样,我们心里也非常难过。他还这么小,本应该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李建彬说。
  记者了解到,每年都有义工组织或爱心企业为学校的贫困学生奉献爱心,学校方面考虑到胡乐明的家庭情况,已将他的情况提供给义工组织,希望他能在大家庭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文/图 本报记者 郑波 王路欣实习生 陈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