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导读

第A02版
新闻评论

第A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病房里有晚报看,不无聊了
2013年12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病房里有晚报看,不无聊了
  孔繁礼老人在病房内看《潍坊晚报》。



◎今年城区几家大医院每天为患者免费赠送《潍坊晚报》 ◎报纸进病房深受患者及家属欢迎,本报多了不少粉丝
  生病住院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在病房里无所事事又不能随便外出,更令人头疼。为了解决病人及陪床者的苦恼,今年城区几家大医院每天为患者免费赠送《潍坊晚报》,病人们待在病房里看看报纸,聊聊身边发生的事,也就不无聊了。12月19日上午,记者走进解放军第89医院、市中医院和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的病房了解到,阅读《潍坊晚报》已经成为病人们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本报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欢乐。
谈感受 住院几天爱上了晚报
  19日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解放军第89医院的老干部病房,看到护士张文娟将一份当天的《潍坊晚报》送到了3号病房内。88岁的患者孔繁礼马上拿起报纸,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老人旁边的空病床上放着厚厚一沓看过的《潍坊晚报》。
  当老人看到19日A6版刊登的《雪景虽美,带来麻烦也不少》一稿时,他边看报纸边对身边的老伴儿说:“你看看,下那么点儿雪还引发这么多交通事故,现在的人开车也太不小心了。”得知记者的身份后,孔繁礼老人很高兴,不停地夸奖《潍坊晚报》办得好。
  上午10时30分,记者来到潍坊市中医院的外医泌尿外科病房内看到,做完手术半个月的病号李宗宝正拿着一份当天的《潍坊晚报》全神贯注地读着。在他身旁的报纸架上,也放置着厚厚一摞看过的报纸,他的妻子坐在床边跟他一起看报纸。
  李宗宝告诉记者,他是诸城人,半个月前来中医院做了胆囊割除手术,现在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准备这几天出院。
  李宗宝告诉记者:“手术很顺利,恢复得也很好,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在医院待了半个月。刚开始几天,除了打针吃药外,就只能和我妻子说说话,最多在走廊上走走,成天躺在床上吃饭睡觉,觉得很难受、很无聊。后来护士们就给我拿来一些报纸和杂志打发时间。以前很少有时间读报纸,没想到十几天时间我就爱上了《潍坊晚报》,一天不看就觉得少了些什么。”
提建议 希望多关注老人健康
  据平日负责照料孔繁礼老人的护士介绍,老人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血压有点高,今年4月份住进了医院。
  平时除了打针吃药,孔繁礼老人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报纸。医护人员不忙的时候就陪着他看,给他读报纸,讲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对外面发生的事却很关心。医院给老人们订了《潍坊晚报》后,他特别高兴。他说,这上面报道的都是咱们潍坊人自己的故事,很有看头。”护士告诉记者。
  孔繁礼的妻子今年83岁,一直在医院陪床。她告诉记者:“我们家一直订着《潍坊晚报》,好多年了,我几乎每天都看。上面的新闻种类很多,选的角度也很好。基本上都是咱们普通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像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冬天不喜欢出门,又不会上网,想要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报纸,《潍坊晚报》对我们来说挺实用的,我和老伴一天不看就觉得少了点什么。”
  谈及对《潍坊晚报》的建议,孔繁礼老人表示,他很希望报纸能增加一些关于老年人健康的报道。“我们年纪大了,毛病也多了,最希望的就是身体能够健健康康的。我看咱们报纸只有在特定的时候才会出健康版,我希望以后这样的报道能多一些,比如说怎么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得上这些病应该注意些什么、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之类的报道,也能给我们提供点健康方面的知识。”
看效果 缓解压力更有利治疗
  上午11时许,记者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肿瘤治疗中心见到了患者赵先生,他是《潍坊晚报》的“铁杆”读者。“有报纸看,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住在病房里,和家里一样,有报纸读,有家人陪,有全天的热水供应,没想到医院考虑得这么周到。”聊起晚报进病房活动,赵先生说道,“我身体不好,所以对养生健康一类的话题特别关注,《潍坊晚报》上所有关于健康的报道我都看了,跟病友们交流的时候,还经常把这些知识传递给他们。”
  市中医院外医泌尿外科护士长杨志敏告诉记者:“以前那种能下床走动的病人都在床上待不住,要么跟同病房的病友聊天,要么在走廊上转悠。自从医院给他们订了《潍坊晚报》,每天只要报纸一送来,走动的病人就马上见少。有时医护人员忙,送报稍微晚点儿,病人还会来催呢。”
  杨志敏表示,医护人员空闲时也会看《潍坊晚报》。“我特别喜欢看热线和社会版上的新闻,看了后能吸取经验教训,要是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有防范意识。”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李贵新告诉记者:“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除了身体健康的需求外,心理的健康也至关重要。患者看报纸,既可以解闷,又能缓解心理压力,更积极地配合治疗。我们往病房内送报纸,是想让更多的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为患者带来全新的医疗服务体验,也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文/图 本报记者 曾庆建 孙永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