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12月19日,家住城区的几位市民给本报96663打来电话称,为了方便,他们在办理的公共自行车卡上打了孔,然后拴在了钥匙链或绳子上,谁知再次使用时,却发现卡不能用了,无奈只能重新办理。不但耽误了时间,也给相关工作人员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12月19日,家住奎文区广文街道文化路社区的张先生向记者表示,12月初他办理了一张公共自行车卡,为了防止丢失,他用电钻在卡上打上了个孔,然后穿在了钥匙链上。谁知大约一个星期后,当他再次使用时,却发现这张卡不能用了,无奈他只能又重新办了一张。“我当时还特意避开了左侧芯片的位置,在卡片右侧打了孔,谁知道还是不能用了。”张先生后悔地说。 家住潍城区三友华锦苑59岁的翟女士在12月中旬办了一张公共自行车卡,同样是在卡上打了孔,然后用绳子穿了起来,再次使用卡时,也是不能用了。“我们老年人年纪大了,怕把卡丢了,才让老伴给打上了孔。”翟女士说,当时她还特意看了,卡上并没有标明不能打孔,她觉得公共自行车卡上应该标注不能打孔,以提醒市民。 随后,记者咨询了潍坊公共自行车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对方提醒市民,公共自行车卡上不能打孔,会对卡造成损坏。对于是否能在卡上进行标注“不能打孔”等相关提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记录下来并向领导反映。在潍坊公共自行车网站的服务指南上已明确表明:因持卡人弯折、打孔等人为原因损坏的,先办理换卡手续,再支付10元的卡费。 (记者 王路欣 实习生 陈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