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专题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导读

第A02版
新闻评论

第A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驻华大使 奥巴马挺鲍卡斯
2013年12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华大使 奥巴马挺鲍卡斯
   马克斯·鲍卡斯(资料图片)



◎曾推动中国入世谈判,但在对华贸易等问题上立场强硬 ◎中方表示,期待与新任大使共同努力促进中美关系发展
  民主党官员18日称,奥巴马有意提名现年72岁的民主党资深参议员马克斯·鲍卡斯为新任美国驻华大使。目前担任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的鲍卡斯曾经推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但在对华贸易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上也采取了较为强硬的立场。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奥巴马最终提名鲍卡斯接替骆家辉,显示了经济和贸易问题在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期待着与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需参院批准,年内还无法敲定
  美联社和路透社18日分别援引不同的匿名消息来源报道了奥巴马准备提名鲍卡斯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消息。
  目前为止,白宫还没有对上述报道发表评论。鲍卡斯本人在国会山庄被问及这一问题时打起了“太极拳”:“我本人对此无可奉告。这样的情况偶尔会发生,名字满天飞。”
  鲍卡斯发言人凯西·韦伯的反应则耐人寻味,她说:“马克斯将自己的生活献给了为公众服务,当他被请求承担某项工作时,他总是非常认真地加以对待。”
  现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11月20日宣布,定于明年年初离任回国,以便同家人团聚。
  如果奥巴马最终提名鲍卡斯担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一任命还需要得到国会参议院的批准,而参议院相关委员会在明年年初之前不会就这一任命进行讨论和表决,这意味着接替骆家辉的新任驻华大使人选在今年内还无法敲定。 

立场温和,能同时被两党接受
  鲍卡斯被视为温和的民主党人,无论在内政还是外交上都很少支持极端路线,而且善于沟通交流,是一个能够同时被民主、共和两党接受的人物。
  在外交政策上,鲍卡斯反对美国对古巴进行制裁和封锁。
  他曾经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动武,但是在2007年反对美国向伊拉克增兵,呼吁美国逐步从伊拉克撤军。
  在对华问题上,鲍卡斯既发挥过建设性作用,也有态度强硬之举。
  路透社援引不愿公开姓名的民主党官员的话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过程中,鲍卡斯曾经扮演了积极作用。
  在担任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期间,他推动民主、共和两党议员向奥巴马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对中国的“不公正贸易手段”采取强硬态度。
  今年7月,他和其他三名有影响力的国会议员致信奥巴马,要求华府在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上向中国施压。
为奥巴马医改法案出力甚多
  鲍卡斯1941年12月11日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海沦娜一个富裕的农场主家庭。在家乡完成中学学业后,进入斯坦福大学就读。他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艺术学学士学位后,又进入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攻读,获得法学博士。
  毕业后,鲍卡斯在华盛顿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当了3年律师。1971年,他回到故乡蒙大拿州,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同时开始了自己的从政之路。
  1973年,年仅32岁的鲍卡斯当选蒙大拿州众议员,次年当选美国联邦众议员,并在1976年连任。
  1978年,鲍卡斯当选联邦参议员,连任六届至今。
  鲍卡斯的本届参议员任期将在2014年结束,他曾表示自己将在明年11月退出参议员竞选,不再寻求连任。
  鲍卡斯在美国国会常年处理财政、税收和贸易问题。从2007年起,鲍卡斯担任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其间,他为奥巴马政府推出医疗改革法案出力甚多;2011年8月,美国参众两院共同组成国会减赤特别委员会,寻求削减高企的联邦政府赤字,在参议院民主党领袖哈里·里德的提名下,马克斯·鲍卡斯成为特别委员会成员。
  鲍卡斯有过三段婚姻,现任妻子梅洛迪·哈内斯曾经是他的办公室主任,两人在2011年结婚。
  鲍卡斯还是一名长跑健将,曾经参加过50英里(约合8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比赛,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相关链接
美历任驻华大使
  他们不全是“中国通”,却或多或少地拥有着“中国缘”;他们是拥有“外交授权有限”的美国驻华使节,这一职务曾被形容为“全球最显赫的外交官”。即便是卸任,也能以其拥有的“中国资本”纵横于美国学、商、政三界。下面盘点一下中美建交后十任美国驻华大使。
  第一任:伍德科克
  任期(1979—1981)
  伍德科克是首位美国驻华大使,卸任后在密歇根大学教授政治学。
  第二任:恒安石
  任期(1981—1985)
  恒安石在中国出生,其父母亲为美国传教士。
  第三任:温斯顿·洛德
  任期(1985—1989)
  温斯顿·洛德曾陪同基辛格访华,在美国外交界获称“中国通”。
  第四任:李洁明
  任期(1989—1991)
  李洁明出生于中国青岛,卸任后出任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
  第五任:芮效俭
  任期(1991—1995)
  芮效俭出生于中国南京,父母是美国传教士。
  第六任:尚慕杰
  任期(1995—1999)
  第七任:普理赫
  任期(1999—2001)
  第八任:雷德
  任期(2001—2009)
  第九任:洪博培
  任期(2009—2011)
  洪博培有一个中国养女,名叫“杨乐意”。卸任后他宣布竞选美国总统。
  第十任:骆家辉
  任期(2011—2014)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2013年11月20日上午宣布,将于2014年年初卸任大使一职。骆家辉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表示,自己能担任驻华大使是“一生的荣耀”。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