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A01版
导读 |
第A02版
新闻评论 |
第A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范仲淹知青州的经历将被演绎成30集电视剧 ◎剧情曲折感人看点多,预计明年五一前后上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名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可谓家喻户晓。如今,在青州,一群热爱表演和创作的“专业草根”,将范仲淹在青州任知州的经历演绎成传奇故事,并且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已完成25集。12月16日,记者探访了剧组,了解了该剧的剧情、创作历程,以及各主创人员对范仲淹的理解。 现场探访 片场零度以下 演员热情不减 记者了解到,《范仲淹知青州》这部30集电视剧自2012年10月14日开机以来,已经拍摄完成25集,按照目前的拍摄和制作进度,预计2014年5月1日前后就可以与观众见面了。 12月16日上午,记者前往片场探访时,《范仲淹知青州》剧组正在青州偶园文毅堂拍摄范仲淹陪钦差大臣审案的片段。 经过化妆、布景等一系列精心准备,随着一声“开始喽”,现场人员马上到位,身着官服的“官员们”纷纷落座,“衙役”则拿着水火棍肃立两侧,大厅上方悬挂着写有“明镜高悬”的匾额,记者俨然来到了古代的公堂。 为了保证光线充足,现场只能敞着窗户进行拍摄,当日气温达到零度以下,可这丝毫没有影响演员们的热情。记者看到,无论台词还是表情都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导演赵铁全神贯注地盯着监视器,喊停后又开始指导演员们如何表演,这时剧组其他人员也参与进来一起讨论。 拍摄现场记者还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花絮。开始进入下一个拍摄环节时,导演忽然大喊一声:“那个衙役摘下眼镜来!”原来一个饰演衙役的群众演员忘了摘下眼镜,为防止穿帮,大家只好又NG了一遍。 经过一上午的紧张拍摄,审案片段暂时告一段落。演员们纷纷脱下戏服开始吃午饭。记者看到,一碗南瓜粥、几个烧饼就是剧组人员的工作餐了,十分简单。 男主角 边演边探讨,找到内心戏感觉 饰演范仲淹的李达人今年62岁。他告诉记者,从1970年开始,他在文工团做了10年舞台剧演员。上世纪80年代文艺工作者分散到工厂去,他成了厂里的文艺骨干,工厂工作8年后他回到文化馆担任业余辅导工作,2004年便退休了。 李达人说,在文工团时自己专业从事舞台表演,也曾经小有名气,退休后内心难免有一些失落。“因为干了一辈子表演,始终还是放不下。”李达人说,退休后他和一群喜爱表演的朋友一起创作了电视戏曲片《雪蓑献寿》、《大寿传奇》,以及52集电视室内情景剧《青州人家》。完成这几部戏之后,大家的自信心增强了。大约三年前,这帮朋友商量拍一部宣传青州、弘扬青州的电视剧,就选定了范仲淹这部戏。 “范仲淹这个人物性格正直、柔中带刚,他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办实事,从造型上看,范仲淹很少穿官服,多数时间是一袭灰色布衣。”李达人说,他理解的范仲淹就是这样一个“亲民”、“为民”的形象。 李达人告诉记者,他塑造起范仲淹的平民形象时得心应手,让他感到有难度的还是与朝廷官员较量时的戏份。“这个时候既要有官员的威风,还要有暗中的较量。”李达人说,为了饰演好这个角色,他了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并且与导演、编剧、剧组其他人员凑在一起,边拍边探讨这个人物应该是什么样的,肢体和表情上应该如何表现,慢慢地找到了感觉。 导演兼编剧 边写边落泪,一年多完成剧本 片场身穿军大衣的导演赵铁今年65岁,他同时也是该剧的主要编剧。赵铁告诉记者,从前年冬天到今年夏天,花费一年半时间才将剧本创作完成。 “创作剧本的过程非常艰苦,定下这个立意简单,做起来难。”赵铁说,首先,因为范仲淹是妇孺皆知的人物,要拔高不符合历史,写得太低满足不了观众的要求;而且,范仲淹在历史上的事情,众所周知,创作时不能让史学专家失望,也不能让老百姓失望。经过慎重思考,他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做了演绎,比如,将为青州百姓治疗红眼病演绎成治疗瘟疫;兴修水利是他的前任富弼做的,也演绎到了范仲淹身上。《范仲淹知青州》就是这样一部在历史基础上演绎出来的传奇故事。 赵铁向告诉记者,创作剧本的一年多里他没睡过一个好觉,因为脑子里想的全是剧本。那时床头上总是放着一个本子、一支铅笔,灵感一来爬起来奋笔疾书。 “曲折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是这部戏的看点”,谈起《范仲淹知青州》的剧情,赵铁认为,范仲淹与钦差大臣辩论为官之道是该剧最具思想性的部分。范仲淹说:“为官只有两个字——不欺。上不欺君,下不欺民,中不欺心。”这是历史上范仲淹写给他的学生的一段话,在电视剧以辩论的形式体现出来了。 赵铁说剧本中很多地方他是含着泪写的,向记者讲述时赵铁再次哽咽落泪。结尾范仲淹离开青州到颍州赴任这一段也是含着泪写的。赵铁介绍,历史上范仲淹是冬天走的,同行家眷随从40余人,因为生病,一路上走走停停,五月份到了徐州去世了。剧中只有一个老仆跟着范仲淹赴任,途中漫天大雪。后来范仲淹睡着了,老仆将棉衣脱下给范仲淹盖上,并立在跟前给他挡着风。等他醒来,老仆已经冻死。这时候范仲淹病情发作,一路向前爬,爬到一棵松树下,仰望长天,回顾他的一生。
制片人 边拍边筹钱,戏服全部是DIY 记者采访了解到,剧组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刚过完60岁生日的制片人马传根饰演钦差大臣夏德雨,导演赵铁饰演老仆,摄像师也在剧中客串角色,拍完自己的戏份,饰演范仲淹的李达人又成了灯光师。 为了节省费用,剧组很多工作人员都参与了DIY道具。“隔断、匾额是找人制作的,案几上的花纹是我们自己钉上去的,演员们的服装、现场的道具也是剧组人员自己动手制作的。”马传根说去年四五月份,他去淄博周村采购了一批布头,剧组的几位女成员便开始做戏服,两个月时间愣是将300多套戏服用缝纫机一一赶制了出来。 记者了解到,这部片子得到了青州市委市政府,以及青州宋城集团的大力支持。宋城集团除了提供工作基地、拍摄场所还赞助了一部分拍摄经费。但是,资金问题仍是影响拍摄的一个瓶颈。 “服装道具布景都需要资金,因为经费问题群众演员也不好找。”马传根说,上周日也在拍审案这一部分,立在公堂两旁的衙役就是不同的人,因为原来饰演衙役的群演周一上班去了,只好又找了一批。“如果资金再宽裕一点,片子的质量还能提高一大截。”采访结束时,制片人马传根说道。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晓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