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11月份空气质量排名居全市各县市、开发区之首,为打造碧水蓝天全方位努力着 根据潍坊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全市11月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等情况的通报,在全市县市、开发区空气质量排名中,昌乐县以总分96.77名列第一。12月19日,记者对昌乐的治理污染成果进行了实地探访。昌乐松江印染有限公司自建湿地净化污水,可满足周边十几个印染厂的除污需求;尽管每吨生产成本上涨了约8元,全国第二大水泥厂山水集团昌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还是新上了净化污气等设备。据了解,昌乐县今年对100多家存在异味污染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目前,昌乐县正在为打造碧水蓝天全方位努力着。 异味曾引百姓不满 如今厂区难见烟尘 12月19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昌乐县昌盛街的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刚走进厂区,就能闻到一股玉米发酵散发出来的酸甜味道。这里是全球最大的柠檬酸生产企业,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一家特级酒精生产企业,柠檬酸生产规模占世界总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记者参观整个厂区后发现,整个工厂非常干净,没有丝毫烟尘和废气,工人们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工作着。 “随着市民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柠檬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异味曾引起附近百姓的不满。”该公司环保部部长亓会军对记者说,为了处理柠檬酸废气,公司投资1780余万元建设了6套双碱法炉外脱硫设施,处理效果非常好,达到了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对空气几乎不产生污染。 亓会军指着远处三根高十几米的大烟囱对记者说:“这些烟囱是公司热电厂的,自从对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进行改造并建设烟气脱硝工程后,公司内几乎闻不到烟尘的味道。烟囱内排放出的烟尘明显减少,公司周边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同时,柠檬酸提取车间排放的废水经IC塔厌氧处理后,产生的沼气用于锅炉燃烧,提供了清洁能源,降低了锅炉的燃煤用量,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现在附近百米内的老百姓几乎闻不到一点异味。”亓会军对记者表示,公司循环经济的项目还有很多,在IC塔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颗粒污泥作为菌种外售;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碳的酒精尾气经分离纯化、压缩可以得到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外售;柠檬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菌丝渣和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糟经蒸汽管束烘干机烘干后制得饲料外售;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进行中水回用,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先后建三座处理厂,设施占地 亩 12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昌乐县乔官镇北岩村的昌乐松江印染有限公司进行探访。 这是一家以针织坯布印染加工为主的企业,2007年新上了由潍坊市环保局审批、验收的年生产2000万米的印染生产线项目。伴随着产能的大幅增加,公司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该公司先后建造了三座污水处理厂,辐射了十几家印染公司。 该公司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设施占地50亩,记者看到在这里,巨大的污水处理池中,机器在不停运转,污水也在不停翻滚。污水呈暗红色,仿佛是一池“酱油”,虽然没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但光看这一池污水,就给人一种恶心的感觉。 公司的负责人王法庆向记者介绍,第一个废水处理池是煤渣处理池,主要作用是对污水进行深度一级处理,第二个污水处理池叫生物曝气池,主要是让细菌降解污水当中的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 种植芦苇,利用人工湿地多重净化 在污水处理池的右侧是成排的柳树和连成一片的芦苇,这是该公司最令人瞩目的治理污水的方式——引进的人工湿地技术。“为了更好地处理污水,我们特意引进了人工湿地技术,大力种植芦苇等植物来处理污水。目前,公司已种植芦苇几百亩,沿公司东侧制造了全长3000米的人工湿地带。”王法庆说。 据悉,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类似自然沼泽地,但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是一种人为的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地植入植物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基质一方面为水生植物提供载体和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依附表面,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 经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和人工湿地治理后,印染厂排放的污水已完全达到有关排放标准。“除了传统的生化处理技术和炉渣烟气处理净化技术处理废水,我们还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做再一次的净化过滤,使公司污水排放口水质清澈,完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经过我们处理的污水,养鱼都完全没有问题。”王法庆说。 王法庆表示,为了更好的净化污水,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全方位的污水处理系统,年产能在2000万立方米左右,“周边还有十几家印染厂通过我们公司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治理,可以说不留一滴污水。”王法庆说。 投资400万元引进污气净化设备 19日下午,记者来到全省最大、全国第二大水泥生产商——山水集团昌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区。厂区内生产机器正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工人们正在忙碌。虽然车间内声音比较大,但是粉尘并不是很多。 “现在是水泥的生产淡季,再加上现在县环保局对排污控制严格,我们采取了众多手段,来减排降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刘继鹏对记者说,为了减排,公司投入了400万元引进了一套净化空气的设备。 随后,刘继鹏带领记者走进厂区西侧的一个房屋,里面一套净化污气设备安装已经接近尾声,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各项功能。“这套设备的各项功能调试结束后,便将投入使用,从根本上减少了污气排放。”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说。 刘继鹏告诉记者,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为碳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和粉尘,这些成分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污染。 “这套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将会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刘继鹏对记者表示,新设备采用了降低水泥窑氮氧化合物排放技术,对水泥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脱硝处理,“其原理是利用低浓度氨水与废气中的碳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发生反应,形成不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氮气。” 治理污染,每年投入五六百万元 刘继鹏对记者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近期的雾霾天气,与废气排放有着很大关系,如何处理雾霾天气成了摆在公众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公司也希望能为减少雾霾天气贡献一份力量。” 刘继鹏表示,现在水泥制造工厂非常多,加上今年房地产行业不是很景气,导致水泥销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公司依然花费400万元购买了这套治理污气排放的设备,使用后还要再投入一部分成本。使用这套设备后,制造每吨水泥的成本平均增加七至八元。成本的增加必然使利润空间缩小,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竞争力的难度。”刘继鹏对记者说,他们公司每年能生产80万吨水泥,在治理污染上就要投入五六百万元。 “治理空气污染就要从源头抓起,实行标本兼治。治理空气污染是公司的责任,必须努力进行。”刘继鹏说。 居民生活 以前外出要戴口罩,如今感觉很舒服 19日下午,在昌乐县宝都街道三和社区,记者看到道路上洁净无比,基本看不到垃圾。 “每天呼吸着清新空气,感觉格外舒服。”社区居民王女士说,以前他们家紧挨着一家热电公司,只要一出门便能闻到刺鼻的气味,以至于外出不得不戴上口罩。“当时我们不止一次到环保部门反映,今年治理后,该热电公司排出的废气明显减少了,空气质量提高不少。” 居民刘晓伟对记者说,除了热电公司的排污明显改善外,如今空气质量的提高还得益于植被覆盖率的改善。“植物本身就有绿化空气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社区周围不断提高植被覆盖率,保证了空气新鲜度。” 对于昌乐治理大气污染感受最深的除了普通市民,还有就是负责这项工作的昌乐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了。工作人员记者说:“以前一天能收到十几起甚至几十起大气污染的投诉,天天忙着处理这些事,而现在一周接到的投诉也不过十起左右,说明我们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成效。” 老年公寓挨着工厂,空气照样很清新 在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以北约500米处便是昌乐县宝都街道老年公寓。据该老年公寓一名王姓负责人介绍,老年公寓是两年前建起来的,虽然挨着工厂,但是空气非常清新,不会对老人的健康造成影响。“老年公寓建立的首要原则是需要空气清新,如果此处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我们也不会建在这里。”这名负责人说。 如今昌乐县加强空气治理之后,环境明显改善,一批养老功能区也正在建设中。其中,作为山东省重点民政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的“昌乐寿阳山养老产业功能区”已经开建,其位置在昌乐县宝通街南侧,大沂路与朱孔路之间,距离昌乐县城中心约7公里,距离潍坊市中心25公里,距离潍坊机场20公里。 昌乐县民政局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快,养老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寿阳山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而且紧邻一个休闲旅游度假区,气候四季分明,宜居宜养,具有明显的区域竞争优势,是打造全国性养老服务基地的绝佳地方。“该养老功能区的开发和建设,与当地空气质量密不可分。”该负责人说,寿阳山养老产业功能区项目建成后,将以三级甲等医院及康复中心为支撑,配套完善养老所需及涉及的各种服务,解决功能区内老人的养老问题。 “项目全部建成以后,可解决2000位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供5000个家庭居家养老,打造成为服务老年群体、满足老年人全方位需求的综合性产业功能区。”该负责人说。 政府声音 治理企业、煤改气,多方面改善空气 针对空气污染治理问题,昌乐县环保局副局长王安堂表示,他们今年对100多家存在异味污染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其中对朱刘片区30家存在异味污染的重点企业,全部落实县级领导包靠,进行重点治理。目前,28家企业已完成治理任务,恢复正常运行,片区异味明显减少。“其中,潍焦集团、万山集团等近十家重点企业,分别新上脱硫、脱硝、除尘、异味治理设施,总投资达到4.6亿元。这些空气污染大户采取治污举措,空气情况自然会得到改善。”王安堂说。 此外,煤燃锅炉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大原因,对此,王安堂表示,昌乐县今年全面加快城区煤改气工作。目前城区42家使用6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的企事业单位,已有18家燃煤锅炉停用或拆除,4家企业准备搬迁。“这一工作完成,城区空气质量会提高一大截。”王安堂对记者说。 针对汽车排污对空气质量造成的污染,昌乐县加快了黄标车的淘汰进程。“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经济鼓励和限制行驶的措施。如果车主提前报废黄标车,我们会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后期限制黄标车行驶。”王安堂说,今年全县已清查黄标车7460辆,注销1693辆。 潍坊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新一期《潍坊市总量减排和环境质量情况通报》,对全市11月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等情况进行了发布。在全市县市、开发区空气质量排名中,昌乐县以总分96.77名列第一,高出最后一名35分。
明年想实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河里 除了大气污染的治理外,水污染的治理也是昌乐县环保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据王安堂介绍,县环保局今年对城区的丹河流域3个污水直排口进行了取缔改造,彻底杜绝了城区污水直排的现象。“今年我们投资2亿元,对城区3个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提升,全县投入运行的4个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达到一级A标准。” 另外,昌乐县环保局还特别注重对自备井的管理。今年全县共检查企业649家,排查非农业用井614眼、农业灌溉及畜牧业用井7418眼,关闭城区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井139眼。 针对河道的生态修复,昌乐县全面开展了对丹河、桂河、汶河、白浪河、红河等“六河”的生态治理工作。其中,白浪河、红河共完成河道治理7.5公里。汶河、大于河生态治理方案正在编制。 王安堂表示,目前昌乐县城区的所有污水全部都已经纳入到了污水管网,基本上消灭了污水直排,对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养殖污水都加强了监控和监管,等明年全部工作完成后,昌乐县有望实现所有的污水全部实现回收清理,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到河里。
A4—A5版文/图 本报记者 韩镇 邓永杰 赵春晖 本报通讯员 高伟仁 刘海花
|
|
|
|
|